沉静的辉煌

时间的印迹在脚下在眼中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现代考古百年历程中,法门寺地宫是最重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4月,两千多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建于东汉末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分为两部分:唐代风格的旧址建筑群(法门寺院和珍宝馆)与新建文化景区。</p> <p class="ql-block">佛光大道上。这条1230米长的甬道两侧有很多佛教文化景观。东侧是佛陀圣迹雕塑,西侧是法界源流雕塑,真的有种走在佛教文化历史长河中的感觉!大道中间两侧还设有经幢和菩萨雕像,佛教氛围超浓厚。</p> <p class="ql-block">通往旧址的墙壁上有释迦牟尼的成佛故事长篇壁画。</p> <p class="ql-block">旧址建筑群包括铜佛殿、大雄宝殿和真身宝塔等建筑,整体采用以塔居中,殿在塔后的“塔庙制”布局设计。</p> <p class="ql-block">真身宝塔,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涅槃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塔原为四层木塔,下有地宫,除藏有佛骨之外,还有唐皇室供养的大量金银珠宝,法器,锦缎衣饰等供品。</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7年2月重修宝塔时发现地宫,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指舍利重现世间。</p> <p class="ql-block">普光明殿始建于1939年,为仿明清建筑,内奉华严三圣像,韦陀尊天菩萨和十八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新建文化景区内则有法门寺塔、地宫、合十舍利塔以及法门寺博物馆等重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博物馆。这可是国内首座以大唐宫廷珍宝为馆藏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很多令人惊叹的文物都在这里展出。比如八重宝函、鎏金四轮十二环迎真身银锡仗、秘色瓷和琉璃器等,每一件都精美绝伦,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秘色瓷</p> <p class="ql-block">"秘色"一词最早出现于晚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以"千峰翠色"比喻秘色越器的青釉色泽。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实物印证,扑朔迷离的"秘色瓷"成为千古之谜。1987年,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的发现,为中国古陶瓷研究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秘色瓷的鉴别和断代研究提供了标准器。</p> <p class="ql-block">丝绸服饰</p> <p class="ql-block">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武则天、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等皇室贵胄供奉的丝绸服饰700余件,包括30多个品类和10多种工艺,其数量之多、品类之全、质量之精、内涵之丰富,为唐代丝绸考古所罕见,堪称中华纺织奇珍、世界丝绸宝库。</p> <p class="ql-block">琉璃器</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璃"。法门寺地宫出土的20件琉璃器,大多属于域外入唐贡品。</p> <p class="ql-block">金银器</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金银器数量多、等级高、种类全,且多有錾文或墨书题记,全面真实反映了唐代中晚期中央和地方官府作坊金银器的风格特点,向人们呈献出一幅鲜活生动的大唐皇室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是以法门寺出土文物为核心,通过精心策划和布局,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佛教文化以及法门寺的辉煌历史呈现给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起始处矗立着一座精巧与庄严并存的鎏金铜浮屠模型,其后背景为暮色笼罩下的古代法门寺复原图,奠定了展览总基调—“宁静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明代铜塔刹</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遗址现存最早的古碑,又称四面造像碑,此碑刻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为了解法门寺早期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p> <p class="ql-block">1981年8月24日,法门寺明万历年间修造的十三级“阁楼式”砖塔(“真身宝塔”),在经历了三百七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后,因雨水浸渗而半边坍塌。</p> <p class="ql-block">1987年4月,在重修砖塔、清理原塔基时,考古工作者在扶风法门寺塔基遗址中发现唐代地宫,出土历经千载而幸存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与唐代诸帝竭诚供养的数千件法物珍宝。</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5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地宫后室八重宝函时发现一枚"影骨",为玉质。最外层檀香木函出土时已残朽,其余七重锁钥齐全,由大至小依次相套,"影骨"舍利套置于最里层金塔内的银柱之上。</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9日,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地宫秘龛五重宝函时发现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即"灵骨"。由外及里第一重为孟顶铁宝函:第二重为鎏金四十五尊造像孟顶银宝函:第三重为银包角孟顶檀香木宝函;第四重为嵌宝石水晶椁子;第五重为壹门座自玉棺。</p> <p class="ql-block">合十舍利塔,高达148米的巨塔,双手合十的造型真心让人震撼!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这可是世界上仅存的一颗哦,放在八重宝函里,神圣感爆棚。</p> <p class="ql-block">舍利塔共六层,分地面及地宫。自下而上,供奉着佛教佛(即:法、报、化三身)各方菩萨等佛教文化景观造型。寓意为"三身法像,六重法界"这里是人们理想的彼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祖真身舍利存放于舍利地宫中厅,每逢重大佛教节日才升起展示。信众可集结于舍利塔十万人广场瞻仰圣物。它会让瞻礼者得到心灵的净化,感悟人生的和谐与光明。</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不仅是一个佛教圣地,也是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旅游胜地。通过品尝当地的美食,游览历史遗迹,感受文化的底蕴,你将会度过一个难忘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