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名:zmzg理睬</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1513398</p> <p class="ql-block"> 木棉花,又称为红棉花、攀枝花、英雄花,原产印度,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木棉因其浓烈的颜色、硕大的花朵和轩昂的气势,自古以来就是南方地区的重要观赏树木。在广东省德庆县九市镇三洲村,有一棵远近闻名的古木棉树,人称之为木棉王。在肇庆有这样一条古村,文化底蕴深厚,藏着四“宝”,这便是德庆县九市镇三洲村,三洲村周围多为土山,唯独三洲岩孤峰鹤立鸡群,它高约30米,由石灰岩构成。</p> <p class="ql-block"> 山峰内是一个巨大的溶洞,可纳数百人,洞壁上有许多石刻,仅宋、明两代就有174人、190刻。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周敦颐、李纲、陈白沙等都在此留有题刻。2002年,三洲岩摩崖石刻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三洲村的西江边有一个古渡口,渡口处还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古木棉树。据记载,三洲古渡口建于清代,设有平台,梯级由江边延伸至岸上,总长30多米,呈“之”字形,石级曾用花岗岩石条和黄石砌成。在宋朝,苏东坡就从这个渡口上岸去三洲岩游览。</p> <p class="ql-block"> 现在古渡口周边难以找到当年的遗迹,一块块大石卧伏岸边,波涛激荡,浪花四溅,响声不绝,似乎在回忆着当年的喧嚣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三洲村始建于宋朝,因村口旁有三洲岩洞而取名三洲村。现有李、罗、梁、黄、石、何六姓600多人,先祖在三洲村开村时候,已经有木棉树。</p> <p class="ql-block"> 2019年,三洲村建起了一座文化广场,四周装上了围栏,设置有石凳,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当中有几株大树点缀,其中一株木棉树尤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挂在木棉树干上的一块牌子显示,树龄达230年,树高超过30米,主干要四个成年人才能环抱。树木显得苍劲、挺拔,气势十足。</p> <p class="ql-block"> 这棵木棉树,是目前肇庆市域最古老的木棉树,也是西江流域最大的古木棉树,被称为“木棉王”。树干上布满青苔,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每年三、四月,木棉花开时,满树红光,远远望去像熊熊烈火在燃烧,吸引了众多大湾区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 “明虾出海游,伴月下三洲”之说,认为木棉王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村庄的象征。三洲古渡头是个渡口,商贾、渔民外出归航时为了辨别方向,古人在此处种了木棉树,至于植于何时就无人知晓了。</p> <p class="ql-block"> 从前三洲古渡头是个渡口,商贾、渔民外出归航时为了辨别方向,在此处种了一批木棉,至今只剩这一株,这株木棉树冠开展,形如一面旗帜,指引着他们回家的方向,是外出游子归家的心灵寄托。</p> <p class="ql-block"> 木棉千百年来以它独特的魅力,融入了肇庆人的生活与情感之中。木棉、榕树是岭南人的村庄风水树。珠三角水网地区多植榕树为风水树,而西江中、上游村庄多木棉树,它们来自大自然和母亲河西江的恩赐,其多为自然生长,肇庆很多村庄将木棉视为风水树。</p> <p class="ql-block"> 木棉王花开时,红彤彤的木棉花争奇斗艳,远远望去像是熊熊烈火在燃烧。如今,这株木棉树不仅成为村里的宝贝,更是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它屹立村边、江边,见证了岁月变迁和朝代交替。</p> <p class="ql-block"> 木棉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药用和食用价值。当地村民常将晒干的木棉花用来煲粥、煲汤或煲凉茶,具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两广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和枕垫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