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厦门鼓浪屿鹿礁路34号,有一个由原西班牙领事馆改造而成的畲族民俗馆。<br>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约70万人,大多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br> 民俗馆展览以“走进畲族,非遗之路”为主题,介绍畲族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承以及崇拜祖先等民俗。<br> 这是畲族的四大姓氏(盘、蓝、雷、钟)。 这展示的是畲族刀耕火种时代的器具。 展馆重点介绍了畲族的四个非遗项目(畲族婚俗、畲族刺绣、畲族医药、畲族工艺)。 先看看畲族的婚俗。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本族内部可以通婚,但同姓不行。畲族青年自古男女恋爱自由,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 畲族刺绣。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这是一些刺绣展品。 畲族医药。畲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中积累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畲族医药,它与中医药渊源相通,但又具有鲜明特色。 畲族手工艺,最出名的就是银饰,流传有“三千来去客,四万打银人”的谚语。畲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溶银、倒条、打型、切料、压模、雕花等十余道工序,有的还有进行点翠、珐琅等工艺。 畲族人特别崇拜祖先。相传远古时期,天地相连,混沌一片,是畲族始祖盘瓠用神力将天地分开,创造了世界。所以他们认为祖先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庇佑后代,带来福祉与平安。在畲族的传统习俗中,祭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在一些重要节日或家族大事时,畲族人会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由长辈带领族人向祖先牌位或画像虔诚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