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于推动2005年政府提出的“9073”养老模式(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落实的提案框架,结合当前社会老龄化现状与政策实施痛点提出具体建议:</p><p class="ql-block"> 关于深化落实“9073”养老模式的实施方案提案</p> <p class="ql-block">一、背景与目标</p><p class="ql-block">1. 政策背景</p><p class="ql-block"> 2005年提出的“9073”养老模式旨在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p><p class="ql-block"> 当前中国老龄化加速(截至2023年,6<span style="font-size:18px;">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需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服</span>务短缺,失能老人家庭支持薄弱。 </p><p class="ql-block"> 技术赋能滞后:智能监测设备、紧急呼叫系统普及率低。 </p><p class="ql-block">2. 社区养老(7%)短板</p><p class="ql-block"> 设施覆盖率低: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社区网点分布不均。 </p><p class="ql-block"> 服务单一: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文娱活动等需求未满足。 </p><p class="ql-block">3. 机构养老(3%)矛盾</p><p class="ql-block"> 结构性失衡:公办机构“一床难求”,民办机构空置率高(部分区域达40%)。 </p><p class="ql-block"> 服务质量参差:护理标准不统一,医养结合推进缓慢。 </p><p class="ql-block">二、现状与问题分析 </p><p class="ql-block">1. 居家养老(90%)痛点</p><p class="ql-block"> 服务供给不足:上门医疗、家政服</p><p class="ql-block"> 2. 实施目标</p><p class="ql-block"> 2025年前实现90%居家养老精准服务覆盖、7%社区养老设施完善、3%机构养老提质增效,形成区域均衡、供需匹配的养老服务体系。</p> <p class="ql-block">三、实施路径与具体措施</p><p class="ql-block">(一)夯实居家养老基础:构建“居家+智慧”服务网络</p><p class="ql-block">1. 推广“家庭养老床位”</p><p class="ql-block"> 政府补贴家庭适老化改造(防滑地板、智能监测设备等),按需对接护理机构上门服务。 </p><p class="ql-block">2. 建立“社区助老员”制度</p><p class="ql-block"> 每社区配备专职助老员,定期探访独居老人,协调解决生活需求。</p><p class="ql-block">(二)强化社区养老支撑:打造“15分钟养老圈”</p><p class="ql-block">1. 完善社区养老设施</p><p class="ql-block"> 新建小区按标准配建养老用房,老旧小区通过腾退空间改建日间照料中心。 </p><p class="ql-block">2. 推进“社区医养结合”</p><p class="ql-block">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老年病科,提供定期巡诊、慢病管理等服务。 </p><p class="ql-block">3. 培育社区养老品牌</p><p class="ql-block"> 引入社会资本运营社区食堂、康复站,通过“公建民营”提升服务专业化。 (三)优化机构养老结构:分层分类精准供给</p><p class="ql-block">1. 公办机构兜底保障</p><p class="ql-block"> - 优先接收失能、低保老人,探索“轮候入住”制度,杜绝资源错配。 </p><p class="ql-block">2. 扶持普惠型民办机构</p><p class="ql-block"> - 对接收中低收入老人的民办机构给予税收减免、床位补贴。 </p><p class="ql-block">3. 发展高端康养产业</p><p class="ql-block">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满足高收入群体品质养老需求。</p> <p class="ql-block">四、保障机制</p><p class="ql-block">1. 财政支持</p><p class="ql-block"> 设立养老服务专项基金,按地区老龄化率动态分配资金。 </p><p class="ql-block"> 试点“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失能老人护理费用。 </p><p class="ql-block">2. 人才培育</p><p class="ql-block"> 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定向班,毕业生入职补贴3万元/人。</p><p class="ql-block">3. 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p><p class="ql-block"> 鼓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存储服务时长换取未来自身养老服务。</p> <p class="ql-block">建立养老护理员等级认证制度,提高职业荣誉感。 </p><p class="ql-block">3. 监督考核</p><p class="ql-block"> 将“9073”落实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定期发布养老服务质量“红黑榜”。 </p><p class="ql-block">五、预期成效</p><p class="ql-block"> 居家养老:实现80%以上街道提供“菜单式”上门服务,智能设备覆盖50%以上独居老人。 </p><p class="ql-block"> 社区养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达60%。 </p><p class="ql-block"> 机构养老:民办机构入住率提升至75%,护理型床位占比超60%。</p> <p class="ql-block">六、附录</p><p class="ql-block">1. 分阶段实施计划表(2024年试点、2025年推广、2026年评估调整) </p><p class="ql-block">2. 国内外“9073”模式典型案例参考 </p><p class="ql-block">提案亮点</p><p class="ql-block"> 精准分层:针对不同养老需求细化服务,避免“一刀切”。 </p><p class="ql-block"> 科技赋能:通过智慧养老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率。 </p><p class="ql-block"> 多元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家庭责任+社会互助相结合。 </p><p class="ql-block">此提案需结合地方实际调整细则,建议选取典型城市试点后全国推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