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黄帝内经》素问 ( 白话文版): 说明脉象与四时的关系<br>诵读 雨田笠翁<br> <div>本篇专门阐述了各种诊断方法,论述了脉诊的要领,内容丰富多彩而又精微神妙,所以名为“脉要精微论”。下面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脉象与四时的关系。<br><br></div> 黄帝问:<div><br></div><div>脉象是怎样顺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内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外部呢?您能详细为我讲解一下这五个问题吗?<br><br>岐伯说:</div><div><br></div><div>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地的运转循环相适应的情况吧。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变化,阴阳的相应,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气候暑热,秋天的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的寒杀之气。与这种四时气候的变化类似,人体的脉象也不断变化而升降浮沉。春天人体的脉象犹如圆规画圆那样圆滑,夏天人体的脉象犹如方形的矩一样盛大,秋天的脉象像秤杆那样平稳恒定,冬天的脉象像秤锤那样沉伏下垂。四时阴阳的情况也是这样,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br><br></div> 四时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人体脉象的变化也与之相应。如果脉象变化与四时阴阳不相应,就是病态,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病发生在哪个脏器,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四时阴阳变化之微妙,都在脉上有所反映,因此不可不细心地体察;诊察脉象的纲领,是从辨别阴阳开始。阴阳也有开端,它是借着五行产生的;而它的产生又有一定的法则,就是以四时变化为规律。诊断疾病时要以四时阴阳为准则,遵循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而没有偏离,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阴阳相统一。如果真正掌握了这种看问题的诀窍,就可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和死生。所以,人的声音是和五音相应合的,人的气色是和五行相应合的,人的脉象则是和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相应合的。<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