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正式开启此行。</p><p class="ql-block">检查轮胎,调整座垫高度,戴好安全头盔,灌满水瓶...各就各位,我们上路了。</p><p class="ql-block">自行车队一行六人,Rob 和 Linda来自加拿大,两人都退休了,每年有1/3的时间在全世界旅行,酷爱山地自行车,曾经到意大利的Sadinia去骑车。James和Shaw 小夫妻从英国来,自行车运动爱好者,骑完这次,五月份要去法国骑赛车,从巴黎到里昂,一天一百公里。Tony来自英国,看着年纪不轻,但是人家老当益壮,去年才爬了喜马拉雅山,上到8300米海拔,没用氧气瓶。要知道,海拔8000米以上就是死亡地带了。</p><p class="ql-block">再高的热情,靠我们自己也是玩不转的。两个领队,主领队Lop是泰国人,负责全程;付领队Tan是当地人,只管越南段。</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带(Mekhong Delta) 热带的骄阳火辣辣地晒下来,气温35C,湿度100%。感觉就是在一大蒸笼里,站着不动,都觉得喘不上气。我很怀疑自己是不是疯了,这么会报这个名?!</p><p class="ql-block">无尽头的颠簸的土路,数不清的歪歪斜斜的、几乎坍塌的、不设栏杆的窄桥,平均骑速每小时十八公里,每天70 公里...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遭这份罪!</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雪山,绵延4350 公里,流经中国、缅甸、泰国、柬埔寨,最后从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注入南中国海。</p><p class="ql-block">河边到处都是泡在水里的红树林(Mangrove)。红树对保持河岸土壤起到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地人喜欢把船拴在红树上。</p> 着蓝衣者是Lop,主领队 有水的地方就有美丽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椰子种植园里,工人把椰子插在固定于地上的如矛般的尖刀上,三、两下,纤维质的外皮就去掉了。</p> 晃晃悠悠的吊桥,骑在上面有荡秋千的感觉 谋一份生活太不容易了 当地人是这么过河的 随行的一部大客车 还有一部卡车 <p class="ql-block">路边歇脚,Lop跟苗圃女工交谈。她们问我们为什么要骑自行车,这么热的天;说,我们现在有钱了,骑摩托车了,只有穷人、小学生才骑自行车(她们不知道,我们骑的自行车,价钱比有些摩托车还贵呢)。听说我们从万里之外飞来,花了大价钱,就是为了受这份罪,她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盯着我们的神情,好似见了外星人。</p><p class="ql-block">越南领队Tan说,在我们国家,钱花在买房子、摩托车、耗费巨资(平均$1000)的婚礼上。旅行,钱花了,得不到实在的东西,太不可思议了!</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啊</p> 上学的路上 <p class="ql-block">小女孩骑自行车带小小女孩</p> 连人带车,轮渡到对岸,再接着骑 那河水,看着让人不放心;当地人若无其事地在河里冲凉 今晚住岛上民宿,船靠他家的小码头 河边洗洗涮涮,日常生活 祖孙主人家 女主人教我们做越南饭,比餐馆的美味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骑车之前,先去看湄公河的水上市埸。</p><p class="ql-block">小贩们来此批发蔬菜水果,再拿到市场上去零售。船来船往,热闹极了</p> 船头的竹竿上挑着的,就是货物的幌子。这艘船卖萝卜 <p class="ql-block">这艘船卖西瓜。</p><p class="ql-block">当地人喜欢在船头画上眼睛,相信会带来好运。但是捕鱼船是不能有眼睛的,因为鱼会看见眼睛,逃走</p> 母亲摇着船,男孩向遊客们兜售鲜切水果 他不去凑热闹,静静地在自家吊脚屋边钓鱼 匆匆赶埸的 领队和副领队在路边摊上给我们买水果 <p class="ql-block">路过一片橡胶林,领队Lop给我们讲如何种树、割胶。</p><p class="ql-block">他说,现在种橡胶树不如以前赚钱,因为中国人在东南亚大批租赁土地山头,租期99年,雇当地人种胶,压制成胶板,运回中国。当地的小胶园无法与之竞争,纷纷砍树,改种别样作物。</p><p class="ql-block">Lop感慨地说,中国人太厉害了,他们看中的、插手的,别人就别想活了!</p> 鱼翁 妈妈在晒稻,小傢伙跟我们车队的Rob成了好朋友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很喜欢看到他们自己出现在这个小小的机器上;车队的Shaw满足了这个小小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出发之前,领队、副领队就告诉我们,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人民非常友好、热情。</p><p class="ql-block">但是车队所过之处,受欢迎的程度还是出乎意料;从白发老翁,到学步儿童,人人对我们高喊"Hello!" 有时经过小学校,一教室的孩子们尖声大叫Hello,有着震耳欲聋的效果,不知道上着课的老师做何感想。一路骑行200公里,回应Hello,直到嗓子眼冒烟。</p><p class="ql-block">明天进入柬埔寨,那里的人民会是怎样对待这些不可理喻的、自己找罪受的骑车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