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作家赫广利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西风》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钱锦龙(中国-陕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西风》(上.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赫广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赫广利,西安人。祖籍蓝田白鹿原人氏。据传言乃五胡十六国大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后裔,自号“统万一孤”。自幼喜静,衷情于文学、历史。读书不求甚解,唯愿友朋常聚。最爱五代李珣之句:“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作家赫广利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西风》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秦商风雨行.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钱锦龙(中国-陕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写《古道西风》书评,是一件郑重其事的写作使命,意义重大,需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书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刻了解,只经过通略阅览无法达到作品故事对社会积极启迪作用的透彻理解,就写不出书中丰富的知识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地域概念,秦商环境等相融合的意义深远的书评。</p><p class="ql-block"> 写作书评的心情迫切,在其它作品写作计划完成了一个阶段后,我尽最大努力抽出时间开始精读作品《古道西风》,起初我想拉短完成阅读作品的时间节点,准备利用晚上夜静人静心思静,注意力集中仔细阅读认真体会,为写书评做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互联网兴起直至普及,网媒阅读逐渐代替了纸媒阅读,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阅遍天下文章,凡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方便快捷,弥补了平常家中缺少藏书无法广泛阅读的缺憾,从十年前的很少阅读纸媒到现在的几乎不阅读纸媒,不是这次为写书评阅读纸媒,都不知道自己晚上阅读纸媒困难,昏黄的灯下看书眼前的字迹模模糊糊看不清楚,或者是自己年龄导致的视力下降问题,亦或是灯下光线问题,搞不清楚。晚上无法阅读,拉短完成阅读作品《古道西风》的时间节点成了自己的一厢情愿,已不可能。就将作品上下两册带到单位,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进行阅读,逐字逐句逐段斟阅,为了深刻领会书中故事思想的核心理念,遇到不认识的字查阅,不确定读音的字查阅,字词意不懂的不确定的查阅,细细品味,专注赏析,力求融会贯通,理解透彻,思想精髓入心入肺。一边阅读,一边查阅,一边笔注,一边思思想想,全身心投入,不断的从书中吸收正能量营养,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让精神品位得到质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作品《古道西风》时间有限,又是精读,时间更有限,无形中拉长了完成阅读作品的时间节点,也是没有办法,只要已经开始,完成阅读只是时间问题。慢点不要紧,宁慢勿粗,这是自己阅读《古道西风》的宗旨,当完成阅读掩卷而思的时候,写好书评就是阅读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故事引人入胜,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地方独有的风土民情文化的描述很能吸引人的眼球,“利在义先”的秦商情怀感动着我,跌宕起伏,关子连连的人物命运演绎让我的阅读欲罢不能,历经三个多月时间算不上漫长的阅读,终于为这部恢宏的长篇巨著的阅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的我,忘情的进入了角色,仿佛自己就是作品《古道西风》人物故事里赫祝轩、周凤鸣、蒋淳良、李德才、朱正堂,东去河南怀川、西到甘肃陇南、北走陕北靖边,这些秦商古道上这个最佳组合团队中的一员。我浮想联翩,扼腕长思,感随心动,理清思路,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活起来,脑海中渐渐形成了一个撰写《古道西风》书评的清晰脉络。</p> <p class="ql-block">1:义在利先的秦商情怀 </p><p class="ql-block"> “义在利先”是作品《古道西风》着重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正能量满满很接地气的条理性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于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社会氛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故事主人公英俊倜傥,仪表堂堂,聪慧过人,虑事缜密,是“义在利先”秦商形象的践行者。</p><p class="ql-block"> 开场故事是说赫祝轩作为一家西京药行办事得力的助手,深受东家信任。东家具有开拓精神,想扩大生意规模,拓展经营范围,将生意做强做大。四川无川多山,山药干货等物产丰富,对于做药材山货生意有地利之势,就有了将西京药行经营项目拓展到四川、做药材山货生意增进业务的意向,于是派赫祝轩随顺道回四川的一帮商客去当地考察,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p> <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年交通落,民间一般出门都是步行的居多,几乎很少有出远门的,普通人中做成了一些事的,交通出行走长路不过也就是骑马或者乘坐车驾,那时的车驾是马拉的,车厢呈轿子型,有华丽的装饰,感觉不亚于现在的名车奔驰宝马,使用者都是成功人士,会引来众人的羡慕。</p><p class="ql-block"> 社会现实是百姓生活艰难,政府机构松散,社会治安混乱,强盗四起,土匪横行,旅途凶险,东家安排赫祝轩随顺道回四川的一帮商客一路同行,能加强行程中的安全系数,是一个周到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成都府住着前朝西京同知刘老爷,西京履职时对东家提供诸多方便,多有照顾,近日刘老爷寿诞,东家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让赫祝轩本次四川之行一定要在刘老爷寿诞之日前去代行拜寿,为此精心准备了礼品,借祝寿表达敬意之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京望族周伯韬和刘老爷是过命之交,中国是传统礼仪之邦,旧时代君臣父子,尊卑有序,拜访感恩,亲情友情礼尚往来,条条框框甚多,几千年来都是中国社会约定俗成的道统礼仪,9月9日重阳节正好是刘老爷寿诞,要举行盛大家宴庆祝,周伯韬是西京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精神上的贵族,经受过系统的儒家文化熏陶,重视礼仪的国学已经镌刻在骨子里,与他的血液融合在一起,不管沿途有多凶险和不安全,四川成都之行为刘老爷拜寿成为必然。</p><p class="ql-block"> 时代不断的在演变中前进,旧礼制在传承发展中形成了新的社规民约,现在的人们工作学习社会生活多样化,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礼制束缚,向周伯韬的这种四川成都之行为莫逆之交刘老爷祝寿,如确实出行不便或者繁事缠身可以找个推辞不去,只要心意到达,事主一般都能理解,社会也不会说三道四。现代社会的礼制无论多么演变,而国学中传统礼仪的根本从不会改变,只要中华传统礼仪的根本不变,无论我们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以什么样的身份地位生活,我们都是龙的传人。</p> <p class="ql-block"> 周伯韬和女儿周凤鸣在刘老爷的寿宴上遇到了代东家拜寿的赫祝轩,年轻人贪玩,刘老爷盛情真诚挽留,有意让他们尽兴,以尽周到的地主之谊,就打乱了周伯韬原本寿宴结束就返回西京的计划,多耽误了几日。</p><p class="ql-block"> 作为赫祝轩的偶遇周伯韬是一种幸运的福兆,周伯韬家大业大,在西京政界商界均享负盛名,属于社会名流,出门家人随从一众,有安全保障,若果出远门,还会请镖局武师安保,一般可以规避路途环境安全风险,况且周伯韬为了提防歹人劫财还随身携带自卫枪支,又多了一层安全防护。 持枪防身在当今法制健全的文明社会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旧体制下公权松散,社会不安定,持枪防身却是商贾名流的一种时尚,身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对于刘老爷来说,周伯韬是贵宾,祝寿结束就会返回西京,在返程中刘老爷对他的人身安全一定会做周密部署,切实保证周伯韬的归程不出意外,是出于一种厚重的交情。这样赫祝轩的偶遇周伯韬回程西京与他们结伴同行在环境上就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反过来有赫祝轩同程肯定会增加周伯韬他们一行的安保力量,是双赢。</p><p class="ql-block"> 从他们归程中山地遭遇土匪事变的演进,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刘老爷作为赫祝轩东家的朋友,就赫祝轩与周伯韬他们的一路同行,从他受人尊敬的形象赏析他的为人一定是大仁大义礼遇有加,肯定会对周伯韬有所交代。关于这一点作者赫广利老师在书中没有表述,可根据简单的逻辑读者就很容易得到这个结论。作者在这个首场故事中安排出现的人物成都府刘老爷和家人来福,西京商贾名流周伯韬和其女儿大家闺秀周凤鸣,家人铁锁,镖局武师朱正堂,向导涂安涂平二兄弟等,为他们而后与主人公赫祝轩秦商之路过程中的交集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待续…3)</p> <p class="ql-block"> 钱锦龙,网名雾中影。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人,文静优雅,爱好写作,喜欢以文会友,作品散见于《梅花亭诗歌》、《在蓝田》、《蓝田文艺》、《蓝天文宛》等文学网及各类网络空间。</p> <p class="ql-block">【白鹿原文学-风情专刊】</p><p class="ql-block"> 是【白鹿原文学】品牌名下的一个美篇平台,专注于白鹿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包括地理地貌,自然风光,物产特产,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云人物,神话传说,谚语典故,行政机构,经济商贸,对外交往等,堪称白鹿原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欢迎对白鹿原感兴趣的朋友投稿,点阅,点赞,点评,赞赏,留言,晒朋友圈,转发各群,宣传推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