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规“高中双休”意味着什么?

言和行🀄️

<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两会”对基础教育做了新规定:高中每周要实行双休。结合此前的“双减”和中考、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艺术特长生等取消加分,但教育部认可了43项可以免费参加全国比赛得奖🏅的学生,此类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可以获得一些学校降分录取的机会),可见,国家和教育部不像几十年来那样只是大张旗鼓的宣传素质教育以推进教育改革,而是默不作声的下狠手、用行动说话了。</p><p class="ql-block"> 国家对教育的基调非常清晰:教育要适应、配合、促进国家发展战略的部署和实施,国家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强国目标,教育就要跟上这个步伐,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以前学校流水线式、工厂式培养人才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已经到来的Ai时代的需要,靠规模经济发展为主转变成了以创新发展为主,相应的人才需求也从原来的懂得、精通某项技能为主以便进行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像Deepseek、宇树机器人那样的创新型人才为主以便摆脱“卡脖子”开辟新赛道,同时用这种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增加新型就业渠道和岗位。</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第一轮教育改革的时候(现在也不提是多少轮的教改了),其方向就已经定下来了:留给学生和教师足够多的时间闲暇以提供自由自主发展和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但演进的历程似乎越来越卷以至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出手“双减”……现在新规“高中双休”,学生在这每周的两天闲暇里怎么度过,值得关注。</p><p class="ql-block"> Ai时代已来,它不仅能取代人们的大量重复性体力劳动,而且大量的以往认定的脑力劳动和技术性劳动也可以被Ai取代,那么人们再学习那些为获得脑力劳动岗位和技术性劳动的岗位而进行的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呢?况且Ai的学习能力极强、尤其在有条不紊的梳理海量知识和信息方面,它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超人类,这种态势下,鸡娃学那些知识还有多大的用处?</p><p class="ql-block"> 跟人链接的能力、跟世界链接的能力,发现和体验美好事物的能力,目前看是Ai所不具有的可以与人抗衡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