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经过长达14年的顽强斗争和巨大牺牲,中国军民成功击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p><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那边已经开始暗中筹划,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一边想独吞胜利成果,一边准备挑起大规模的内战。</p><p class="ql-block">蒋介石为了推卸发动内战的责任,试图利用国际和国内舆论来打压我们。他假惺惺地连续发了三封电报,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和平",其实是想把挑起战争的黑锅甩给我们。</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深思熟虑,正要前往重庆谈判,然而启程之际,前线接连传来紧急军情,我军处境十分危急。</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前往重庆前,经过反复考虑,秘密下达了一项关键指令,迈出了极具风险的一步。</p><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刚启动,原本信心满满的蒋介石得知实情后,顿时惊讶不已,脱口而出:“糟了!”</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军究竟面临了怎样的危急局面?</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当时发布了什么秘密指令,采取了哪种大胆策略?</p><p class="ql-block">蒋介石为何在一个月后感到如此惊讶?</p> <p class="ql-block"><b>【观察组】</b></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始终是国际社会认可的中国合法政权代表。</p><p class="ql-block">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广大抗日军民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与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然而,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压制和封锁,他们长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国际社会对我党和军队的了解也非常有限。</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在美国,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主要来自重庆方面的官方报道和美国记者斯诺写的《西行漫记》。这种信息源让美国陷入了两难:一边是国民党政府描述的"黑暗延安",另一边则是斯诺等西方记者笔下的"光明延安"。</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党展现了两面:一面是陈旧的弊端与残酷,另一面则是不断前进的光明与期待。那么,究竟哪一面更能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真实面貌呢?</p><p class="ql-block">出于更精准把握中国抗日战局和未来国内形势的需要,美方萌生了与我党建立直接联系的想法。</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我们党特别希望外界能够公正地认识我们,这样就能更好地揭穿蒋介石长期以来对付共产党的那些坏主意。</p><p class="ql-block">在我党和左翼进步人士的积极推动下,美国政府最终在1944年同意派遣考察团前往延安,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p> <p class="ql-block">为了接待美国观察团,毛主席发动延安军民对荒废的机场做了简单修整,但即便这样,机场看起来还是十分破旧。</p><p class="ql-block">1944年7月22日快到中午的时候,大概11点半,美国观察组的第一批飞机慢慢降落在机场,可没想到出了意外。</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部队对修建机场跑道完全不懂,以为只要把地面弄平就行,连基本的指引线都没画。美国飞行员只能凭感觉大致对准降落区域,没想到在滑行过程中,C47运输机的左前轮陷进了一个没清理的旧坟坑,导致机身剧烈晃动并向左倾斜。幸运的是,机上人员都平安无事。</p> <p class="ql-block">包瑞德从飞机上下来时,脸色还没缓过来。周总理迎上去,握住他的手,笑着安慰说:“我觉得你这架受了伤的飞机挺了不起的!更幸运的是,你这个‘英雄'一点事都没有。我代表毛主席,欢迎你平安到达。”</p><p class="ql-block">包瑞德在中国待了多年,对中国文化非常熟悉,他马上用《论语》里的一句名言笑着回应:“人受伤了吗?别管马了。”</p><p class="ql-block">一场意外的变故,在双方机智又风趣的交谈中,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化解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隆重的接待活动,调研团队的首批人员被安排到窑洞中稍作休整。</p><p class="ql-block">不过,由于观察组第二波人员即将到达,机场的跑道得赶紧整修一番。</p><p class="ql-block">下午,调研小组在窑洞小憩后,兴致勃勃地出门想领略延安的风土人情。谁知一出门,就看到机场上一片繁忙景象,官兵和百姓正干劲十足地忙碌着。</p><p class="ql-block">走进干活的人群时,他们又吃了一惊:竟然看到了和周总理一起来接机的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只见他脸上全是汗,身上沾满了泥土,一看就知道已经忙活了好一阵子。</p> <p class="ql-block">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惊讶,他们中的多数人长期在中国工作,以往见过的国民党军队里,军官们从不参与劳动,即使是最基层的排长也不例外。通常,这些军官都是悠闲地端着茶杯,在一旁指挥监督,至于那些养尊处优的参谋长亲自下地干农活,更是闻所未闻。</p><p class="ql-block">被深深打动的考察团成员立刻加入其中,和延安的百姓共同投入到劳动中。</p><p class="ql-block">8月7号,第二批观察组的人坐的飞机安全到达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机场修整后的次日,延安方面举办了一场欢迎晚宴,招待美国观察团。席间,观察团成员再次见识到了意想不到的新鲜事。</p><p class="ql-block">和重庆那边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厅里大摆宴席、吃着珍贵食材形成鲜明对比,延安的聚餐安排在一个露天的院子里,没有讲究的布置,座位不分贵贱,大家都很随意。桌上摆的菜是农家风味的鸡蛋和肉,这在当时的延安已经是最上档次的美食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彭老总和叶参谋长到场时,身边一个警卫都没带。他们就像普通人一样,随便找了张桌边的椅子就坐下了,一点架子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宴会上大家聊得很开心,气氛特别放松。两边的人开诚布公地交谈,彼此都很投缘。观察组的人听到一个让他们吃惊的消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120万人,再加上260万民兵,这个数字让他们很意外。</p><p class="ql-block">解放区的规模迅速扩大,从最初的10万平方公里增长到10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突破了一亿大关。在抗战期间,共产党指挥的部队共进行了12万多次战斗,击毙了50多万日本侵略军,还消灭了近120万伪军。</p> <p class="ql-block">观察组之前从国民党那里听到的消息完全不符实际。国民党一直轻视的那支所谓不起眼的杂牌军,实际上已经壮大成一支无人敢小觑的强大力量。</p><p class="ql-block">美国观察团在延安见识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天地,这里的一切都与重庆大相径庭,让他们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地方,领导们很接地气,出行全靠走路,不需要警卫跟随,唯一的一辆旧车也专门用来救人。</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地方,士兵和军官待遇相同,不会像国民党那样用绳子捆绑一群壮丁,也不存在军官随意打骂士兵的现象。</p><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军民亲如一家,不分你我,大家都朴实无华,个个干劲十足,整个地方充满活力,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气息。</p><p class="ql-block">从1944年到1947年3月,美国观察组在延安驻扎了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工作开展得很顺畅,延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协助,双方相处融洽。观察组与中共各级领导、军队干部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向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发回了许多实地考察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1944年秋天,由于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观察组向延安方面提出了一个不寻常的请求。</p> <p class="ql-block"><b>【救命恩人】</b></p><p class="ql-block">1944年秋天,陈纳德作为“飞虎队”的指挥官,接到美军命令后,从中国基地派出60架B29轰炸机去袭击日本。在任务结束后,其中一架飞机在返航途中遭到日军战斗机攻击,严重受损,无法继续飞行。飞机上的9名机组人员不得不选择跳伞逃生。</p><p class="ql-block">飞机上的几位飞行员摇摇晃晃地降落在了山西境内,刚好落在了八路军太行军区管辖区域的边缘地带。</p><p class="ql-block">军区参谋长李达刚得知有架大飞机坠落,八路军四分区还发现了两名美国飞行员。他马上让通讯队队长何雨农领着一个骑兵排和军医,连夜赶去救人,必须在日本兵找到他们之前把人救出来。接着就出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双方都反应迅速,何雨农迅速确认了还有7名飞行员幸存。接着,在当地民兵的协助下,何雨农带领小队在一天内成功找到了所有剩余人员,并将他们安全护送回了军区司令部。</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中美两国是盟友,美国飞行员来执行轰炸日本的任务。李达同志特别细心地照顾他们的生活,不仅安排了舒适的住处,还专门办了一场欢迎宴。由于司令部有自己的农场,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还有黄油、面包、果酱和用西红柿酿的酒,都是他们熟悉的西式风味。</p> <p class="ql-block">美国飞行员们惊讶不已,对八路军战士感慨道:“都说你们根据地条件艰苦,没想到居然能吃到这么丰盛的西式餐点,这简直就是在困境中创造出的惊喜!”</p><p class="ql-block">短短几天后,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这些飞行员,并设宴款待。为了美军飞机能够顺利接走他们,在机长的提议下,邓小平同志动员当地军民,在黎城县长宁川的一片空地上修建了一个临时机场。</p><p class="ql-block">尽管机场又出了点小状况,飞机轮子卡进了坑里,但幸运的是没啥大问题。9位飞行员高高兴兴地带着李达送的日本军刀,被顺利接走并安全抵达了成都。</p> <p class="ql-block">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当年那些幸存的飞行员特意前去拜访他,大家共同追忆了那段生死与共的往事。</p><p class="ql-block">美国观察组在延安得知飞行员被成功救出,他们不仅表达了深深的谢意,还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请求:希望在太行军区设立一个观察组,这样还能协助救援飞行员的工作。毛主席亲自批准了这个请求。</p><p class="ql-block">李达同志在太行山负责接待观察团,他特别关照美国人的生活需求,指示后勤部门尽量保证他们能吃到肉类、鸡蛋和牛奶等食品。</p><p class="ql-block">一位观察组的军官去看望李达时,发现他吃的很简单,和观察组的伙食水平差距很大,感到十分意外和感动。回去后他把这事告诉了其他组员,大家都觉得应该用实际行动向八路军表达谢意。</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的党组织和八路军人员在往返太行山与延安的路上,时常能搭上美军的便机。</p><p class="ql-block">1945年6月到7月,李达同志负责指挥了安阳战役,对抗日军。美国观察组特别联系了西安机场的美军轰炸机来支援,这让日本士兵感到非常困惑:以前总是用飞机轰炸八路军,这次怎么八路军也能用飞机轰炸我们了?</p><p class="ql-block">因此,观察组的人对太行山的八路军根据地和长宁机场,就跟对延安一样,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迅速行动,借助美国提供的飞机和舰船,紧急调动军队抢占各地。这一举动让一场潜在的危机逐渐逼近我们党和军队。</p> <p class="ql-block"><b>【绝密飞行】</b></p><p class="ql-block">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两面手段齐出。</p><p class="ql-block">表面上,他因为外界的压力,不得不三次“真诚”地邀请毛主席去重庆,想要进行所谓的“和平谈判”。</p><p class="ql-block">他在暗地里积极调动军队,向我党控制的各个主要区域推进,形成了一种重兵围困的局面。</p><p class="ql-block">要是毛主席不去重庆,蒋介石就能把发动内战的帽子扣在我们党头上;要是毛主席去了,他又能凭借军事上的强势,让我们在谈判桌上处于下风。</p><p class="ql-block">1943年夏天过后,随着抗战形势明显好转,我军各主要根据地的指挥官们陆续接到命令,返回延安参与“整风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当国民党军队向各个主要根据地逼近时,我们军队的不少高层指挥官还没能返回自己的防区,局势已经非常紧张。</p><p class="ql-block">在山西一带,阎锡山的军队正对我方解放区虎视眈眈,李达同志紧急向延安发报,催促刘伯承和邓小平迅速回到指挥前线。与此同时,其他根据地的紧急军情报告接踵而来。</p> <p class="ql-block">从延安到太行山,1500里的路程不仅山路难行,还得穿过不少被敌人控制的区域。以八路军当时的情况,走完这段路最少得花两个月。要是从延安回山东的解放区,那时间就更长了,没个半年根本到不了。</p><p class="ql-block">要是咱们的将军们还按老办法行事,蒋介石那边有美国撑腰,肯定会在各个战场抢先动手。眼看内战就要爆发,我们这边要是再不改变策略,就会失去所有优势,整个局势可就危险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经过周密考虑,果断拍板:让观察组安排美军飞机,把各位将领安全送回!</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美国已经在大力扶持蒋介石了,这个观察组真的愿意伸出援手吗?</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找来负责与观察组日常联系的叶剑英同志,请他妥善处理相关事宜。</p><p class="ql-block">叶剑英同志没有直接向观察组提出请求,而是精心安排了一场轻松愉快的聚会。在与美军观察组成员的热烈交谈中,他巧妙地插话道:“太行军区那边的日军还在死守,几位将领得赶紧回去坐镇指挥,不知能否麻烦你们安排飞机送他们一程?”</p><p class="ql-block">观察组之前多次给予过这类帮助,因此几位主管连问都没问谁需要乘机,就爽快地答应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了解到情况后,亲自下达命令,强调这次飞行是高度机密的任务,必须严格保密,防止国民党搞破坏。就连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陈赓、滕代远等20位来自各根据地的将领,也是在飞机起飞前一晚才接到通知。</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5日早上9点,在毛主席的直接命令下,20位高级军官整装待发,背上降落伞登上飞机。这架飞机上坐着我军的重要将领,他们几乎代表着整个军队的核心力量。这次行动就像下了一着危险的棋,如果出了意外,将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p><p class="ql-block">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旅途,将军们安全到达了长宁机场,李达同志已经做好了安保和迎接的准备。在机场短暂停留后,将军们迅速前往各自的指挥地点。</p><p class="ql-block">尽管事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可飞机着陆前,毛主席始终守在电话机旁,急切地盼望着将领们平安到达的讯息。</p><p class="ql-block">这次航空行动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宁空运 ” ,发生在8月25日。</p> <p class="ql-block">刘伯承和邓小平回到129师指挥部后,马上部署精锐部队,在9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打赢了上党战役。这是抗日战争结束以来,我们军队第一次大败国民党军队,为毛主席在重庆的谈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p><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个时期,东北和华东主要解放区的军事指挥官们已经做好了全面防御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部署,这些周密的准备工作为后来解放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打下了牢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由于秉持正义理念,在危难之际,美国观察组向我党和军队伸出了重要的援手。</p><p class="ql-block">正是凭借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关系我军重要战略部署的"长宁空运"行动才得以圆满完成,确保了整个计划的安全实施。</p><p class="ql-block">蒋介石听说美军飞机帮我们运送了大批高级将领,忍不住叫了一声"天哪!"他机关算尽,却怎么也没想到,历史总会站在正确的那一边。</p> <p class="ql-block"><b>作者 :秦言话史</b></p><p class="ql-block"><b>编辑 :罗茂林</b></p><p class="ql-block"><b>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作者,侵犯版权必删。</b></p><p class="ql-block"><b>红锐文学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