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眶雀鹛云南亚种(学名:Alcippe morrisonia fraterculus)是鹟科雀鹛属灰眶雀鹛种下的一亚种,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头、颈褐灰色,头侧和颈侧深灰色头顶两侧有不明显的暗色侧冠纹,灰白色眼圈在暗灰色的头侧甚为醒目。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橄榄褐色。颏、喉浅灰色,胸以下白色。<br>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枕、后颈暗灰色或褐灰色,头顶两侧具黑色侧冠纹或侧冠纹不明显,头侧和颈侧灰色或深灰色,眼先稍白,眼周有一灰白色或近白色眼圈。其余上体橄榄褐色或橄榄灰褐色,有的上体沾棕红色或几全为棕红色,腰和尾上覆羽茶黄褐色或橄榄褐色沾棕色,尾表面与尾上覆羽相似;两翅覆羽和飞羽亦与背大致相同或沾棕色。颏、喉浅灰色或淡茶黄色沾灰,胸淡棕色,其余下体橄榄褐色或棕橄榄褐色。 虹膜红棕色或栗色,嘴角褐色或黑褐色,脚淡褐色或暗黄褐色。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地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和灌丛中,在原始林、次生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以及林缘灌丛、竹丛、稀树草坡等各类森林中均有分布,在油茶林、竹林、果园等经济林以及农田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灌丛内都见有活动,是雀鹛属鸟类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 国外分布:缅甸(掸邦)、老挝(北部)、泰国(北部);<div>国内分布:云南(贡山、泸水、腾冲、盈江、龙陵、潞西、营盘、凤庆、镇康、临沧、景东、思茅、西双版纳)。<br></div> 云南雀鹛与灰眶雀鹛很相似,主要区别体现在头部和体色:<br>1. 云南雀鹛具有更突出的黑色侧冠纹,从鼻孔延伸至颈侧,形成明显的黑色弧线,而灰眶雀鹛的侧冠纹较模糊。另外云南雀鹛的眼先(喙与眼睛之间的区域)颜色较浅,呈偏白色或灰白色,而灰眶雀鹛的眼先颜色更深。<br><br>2. 云南雀鹛头部呈暗灰色,上体为橄榄灰色,下体黄褐色;灰眶雀鹛的喉部和腹部颜色更浅。 白腹凤鹛(学名:Erpornis zantholeuca)是绿鹃科、绿凤鹛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0-12厘米。上体从头到尾黄绿色,有短的羽冠,头顶微具黑色羽轴纹;眼先、眼周,耳羽和下体灰白色,尾下覆羽黄色。虹膜褐色或红褐色,上嘴浅褐色或肉褐色,下嘴浅肉色,脚肉黄色。 白腹凤鹛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与河谷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与次生林中,也栖息于混交林和针叶林及其林缘疏林灌丛,冬季多活动在1000米以下的林缘疏林灌丛和小块丛林等开阔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也集成3-5只的小群,有时也和其他小鸟混群。主要以甲虫、鳞翅目幼虫、蚂蚁等昆虫为食。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文莱、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锡金)、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div><br></div><div>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贡山、西部泸水、腾冲、盈江、潞西、景东、西南部孟连、南部勐养、江城、绿春、东南部蒙自、马关,贵州南部兴义、册亨、惠水,广东,香港,广西,福建,海南岛和台湾等地。</div><div><br></div><div>《完》</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