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从车库里推出自行车;在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抬头瞥见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嫩绿新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那生机盎然的景象瞬间唤醒了我尚未完全清醒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骑着自行车向东行进,抵达郊区时,晨风轻拂过我的脸庞,也吹动着河边垂下的柳枝;摇曳的柳枝上冒出许多两三片鹅黄色的嫩芽,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缓缓升起的太阳在树梢间闪烁,温暖而明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宽敞的人行道上自行车寥寥无几,我奋力踩动脚踏板,速度一度达到32公里,超越了大多数行色匆匆的电动自行车;偶尔有几辆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因嫌弃机动车道的拥堵,从我身边疾驰而过。</p> <p class="ql-block"> 摩托车排气管的轰鸣声让我回想起昨晚的晚宴。席间,来自北京的宋总向在座的农机行业企业家们介绍,我在去年夏天42度的高温下骑摩托车从北京到内蒙古,往返5000多公里,堪称农机行业中的佼佼者。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询问我同行的伙伴数量、抵达北京的时间以及路上的感受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思绪飘回去年夏天,在河北张家口的一条省道上,双向车道绿树成荫,相较于北京40度和浙江42度的高温,这里26度的气温显得格外宜人。车道上车辆不多,但几辆车挤在一起不紧不慢地行驶;我见对面无来车,后视镜里也无车欲超,便打转向灯,短促鸣笛提醒后降档,猛然的转动油门,摩托车如离弦之箭般越过黄色虚线飞驰而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当我即将超越最后一辆汽车时,汽车突然传来急促的喇叭声,并向我的摩托车逼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迅速瞥了一眼左后视镜,确认无车欲超,前方也无来车;我没有刹车,因为判断对方不会无故偏驶,且后车可能紧随借道,刹车反而可能导致混乱撞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加大油门,压低车身向左借道,余光紧盯着摩托车边包与汽车保持30厘米的距离,必要时再向左倾斜身体。安全超越后,我回归原车道;从后视镜中看到一辆车从小路横穿而出斜停在路中,其他车辆纷纷避让。</p> <p class="ql-block"> 其实,类似情形已多次遭遇,有时甚至觉得匪夷所思,连电脑的反应都未必如此迅速;除了本能,仿佛有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庇佑。与这股力量同行的日子里,我常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我深信这力量并非偶然,或许源于我内心深处的善良,或许是对生命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我继续骑着自行车,感受晨风的轻抚和阳光的照耀,心中明白无论前方有何挑战,只要与这股力量同行,便能克服一切困难,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