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2 水云硐~石文化博物馆

杨洋阳

水云硐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屿硐天双门硐景区西侧 ,系经千百年开矿采石后留下的洞群景观,由52个洞体组成,其中透天洞6个,水洞8个,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气势磅礴。<div>  中国石文化博物馆系水云硐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最大的硐穴博物馆,洞体岩性为火山碎屑岩,色呈多彩,第一洞厅“洞天福地”深广雄伟,岩壁长年渗水积彩,形成了梅桩、柳枝两幅天然壁画,高100多米,自然形象,极具观赏性,有诗云“亿万年成不朽身,盘虬屈铁倍精神。老梅花发香天下,醉煞清歌驿路人。”拾级而上,便是奇石馆和艺术馆,奇石馆内各地奇石齐聚一堂,艺术馆内展示着当地石雕艺人的作品,有石狮、石马、石人、石猴等各种石雕工艺品,尤其是那些石窗、石屏上的精美雕刻,有七仙女、鸳鸯戏荷、风穿牡丹、玉女散花、嫦娥奔月、梅兰竹菊,体现了温岭源远流长的石雕艺术,无不使游客啧啧称奇。周围另有生活馆、采石馆、休闲馆、名人字画馆,风貌各异。《神雕侠侣》、《鹿鼎记》曾取景于此硐,这更为水云硐增添亮丽彩。水云硐石文化内蕴丰富,别具一格,是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div> <p class="ql-block">这个景区观光车票是一个纸手环,没有票,带上手环,手环上有景区的服务热线电话,人少时,你可以打电话观光车就直接可以接你了,所以景区服务非常人性化。</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展区</div>  序展区,位于水云硐的西南端口外侧,展区立有博物馆导览模型,左侧有二十余根石柱阵列,高低不等、错落有致,部分柱顶镶有景区代表性的徽标,右侧岩壁上雕有“石文化博物馆”馆名石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石遗址历史发展区</div>  采石历史源六朝、经隋唐、行两宋、兴明清,衍绵至今。展示了长屿硐天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采石遗址,由一条狭长的平硐巷道串联而成,巷道一侧成列着历代采石模型,且平巷高度较低,分布着大小不同的三个深潭,奇岩倒挂、碧水映山,幽深见底、上下对称,颇有意境。 石文化博物馆,集中介绍了长屿硐天的历史,展现了浙江一带的采石文化。硐内有石匠采石过程和劳动模拟场景。 沿着指示牌往前走,来到一个深水潭前,在灯光的照射下,水潭的水呈现出蔚蓝蔚蓝的,非常漂亮。 水云硐最特别的美,在于它的“水”。在一进正门的地方,就看到一池碧水,这些水的观赏性极高。每个水洞都呈现出各种颜色,如同一块一块巨大的宝石和翠玉,灯光之下光彩夺目。在水云硐,有一个石文化博物馆,是非常值得一逛的。景点很美丽,很适合拍照。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然壁画</div>  位于第一大厅,硐厅面积达1000平方米,斜顶似一窗透天,连通百米之上的另一硐窟。当盛夏酷暑,此处寒气逼人,凉风习习。此硐中有陡壁高达100余米,因岩石常年水浸,石中矿物质渗出,经氧化作用,形成一幅有黄、绿、赫等多种颜色相配的天然壁画,酷似一虬枝盘曲、香遍乾坤的老梅。北京著名诗人刘征有诗题之云:“亿万年成不朽身,盘虬屈铁倍精神。老梅花发香天下,醉煞清歌驿路人。” 水云硐体岩性为火山碎屑岩,色呈多彩。在第一洞厅“洞天福地”中,因岩壁长年渗水积彩,形成了梅桩、柳枝两幅高100多米的天然壁画,自然形象,极具观赏性。<br> 一缕光线从洞口照射进来。从绿水的水面又折射出来,有点梦幻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