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 :高 棣</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68896</p><p class="ql-block"> 1964年秋,我考入高中,因为是个小县城,全县仅有一所完全中学,每年只招收二个班。</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届的二个班级,各具特色,一班是个“武生班”,拉拉唱唱,蹦蹦跳跳的人才辈出,同学间偷偷谈情说爱也为数不少;而我所在的二班是个“文人班”——夫子班,大多是戴着近视镜的“书呆子”。</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兴趣广泛,上高中不久,我就迷上了组装收音机,从矿石机,来复式到超外差式,一步步向高端攀升。与此同时,我的学习成绩除数理化名列前茅外,其余各科比较均衡,和稻田产量一样,虽然没有高产田,但也没有低产的,平均产量仍然很不错。</p><p class="ql-block"> 从高一到高三的班主任大都是语文老师,他们对自己的课程抓得特别紧,每节课前,常常当堂把班里最好的和最差的作文读出来并评价一番。为了面子,同学们纷纷奋勇争先,大家的文笔功夫也长进了不小,这也为我日后在下乡当知青时写文章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正在此时,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政治学习的热潮,学校要求我们:每天要写学习日记,每周要交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高二那年,在上海工作的父亲到了退休年龄,当时政策上允许子承父业去顶职,在办退休手续前,父亲急于物色接班人,我和正在读初二的大弟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去接班。我的目的很明确,当然是想去读大学,毕竟高二离大学之门只有一步之遥了!就这样,好端端一个千载难逢去上海工作的机会就这样给丢了,父亲气得七窍生烟,但也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就这个事,竟阴差阳错地使我一举成为学习积极分子,学校领导说我“不去上海留乡下”是活学活用的典型。他们把我写的学习心得体会向县文教局报告,继而县文教局又向全县转发,转发前,德高望重的分管副县长还亲自接见了我,谆谆教导了一番。一下子之间,我“大紫大红”起来……</p> <p class="ql-block"> 直到那场“大革命”开始,有人把内部档案材料透露出来时,才知道当时我已被内定为全国某重点大学的保送生,我也因此祸从天降,为日后被批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正当我们体验身体,填写志愿,准备高考时,那场“大革命”开始了,高考也被取消了,我们的“大学梦”也随之破灭了。在以后的二个多月时间里,我的“学习心得”遭到了逐字逐句的批判,被扣上一顶顶的大帽子,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灵备受着煎熬。 </p><p class="ql-block"> 对涉世未深的我来说,巨大的压力和暂时的孤立,使我日后了在面对逆境的耐受性大大增强。在以后的十年知青生涯中,我也曾遇到许多曲折和困难:如招工、上调轮不到,上大学推荐不上等等,但我都坦然处之,百折不挠,砥砺前行。最后终于苦尽甘来,迎来了柳暗花明的一天,在恢复高考后如愿以偿圆了大学梦;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曾遇到过种种困难和挫折,但我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最后顺利度过了考验。回顾此生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绩,都与自己年轻的受到的磨炼密切相关。年轻朋友们,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起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