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海曲水园的牡丹园是园内的一个重要景点,以其丰富的牡丹品种和美丽的花海著称。曲水园初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当时是城隍庙的附属园林。牡丹园作为园内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 牡丹园以牡丹花为主要花卉,每年春季,牡丹花开时,园内繁花似锦,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牡丹园内的牡丹品种繁多,色彩绚丽,形成了壮观的花海景观。此外,园内还有其他花卉和植物,使得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牡丹园的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春季,特别是4月至5月期间,此时牡丹花开得最为茂盛。我3月初去的,没有牡丹只有梅花。</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起,于城隍庙东先后建有觉堂,得月轩,歌熏楼,迎晖阁等建筑,供香客小坐休憩。三十二年,又沿小溪流建旱舫,夕阳红半楼,凝和堂等。</p> <p class="ql-block">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王希伊任青浦知县期间,在得月轩东面浚池垒山,架水为梁,植以红莲,亘以长堤。增建涌翠亭,喜雨桥,迎羲亭,恍对飞来,花神祠,至此初具园林规模,取名曲水园。</p> <p class="ql-block">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园毁于战火。光绪十年至宣统二年(公元1884——1910年),庙,园相继修复,并增设了放生池,花神堂等景。旧时,城隍庙向有“庙捐”,用以维修庙园,因曲水园与城隍庙为一体,园的修复经费来自“一文愿”,故又有“一文园”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49年解放后,不断修缮扩建,构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全园有迎仙阁,迎羲亭,镜心庐,天光云影,恍对飞来,小濠梁,坡仙亭,二桥,米拜亭,环碧楼,花神祠,冰壶,喜雨桥,夕阳红半楼,得月轩,有觉堂,白云坞,凝和堂等24景。1980年,恢复曲水园。</p> <p class="ql-block"> 亭台楼阁,布局匠心。山水池塘,融合天成。花草林木,映衬生辉。不用斟酌光和影,按下快门均是称心满意的好景色。</p> <p class="ql-block"> 古典园林,名不虚传。惊叹设计建造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沟壑”。游览后实感青浦曲水园乃是:绿色江南之璀璨明珠,水乡崧泽之游憩胜地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