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连载)当兵无望招工没门

清雅竹韵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我初中毕业后高中不招生,就成了无业居民。看到家在农村的史白兔、张俊英、李西安等同学当了工人,端上了金饭碗非常羡慕。因为当年工厂只招农民户口的,不要我们居民户口的。恰好这时候居委会上门动员母亲下乡插队落户当农民,为了自己的前途我就跟着母亲,和两个妹妹一起响应党和国家“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插队落户到新堡子公社十里铺四队,身份也由居民变成了农民。</p><p class="ql-block"> 没到农村时不清楚农民生活有多苦,到了后才知道农民真得很辛苦,劳动一天挣十分工,价值几分钱,劳动一年分的粮食还不够全家人吃,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大部分农民睡在铺有一张光席的土炕,几口人盖着一床破被子,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我刚下乡劳动一天只能挣六分工,上了一年工到头来决算的时候,还要让爸爸掏钱找给队里,让我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靠劳动不能养家糊口,真没用。</p><p class="ql-block"> 看着村里和我一样年纪的人都结婚了,妈妈着急的托人给我说媳妇,几年过去了一个也没有找到。因为农村的姑娘小小年纪就订婚了,城里的姑娘没人愿意嫁到乡下。所以我觉得下乡下错了,后悔莫及,满门心思的想着怎样早早离开农村,返回县城。</p><p class="ql-block"> 看到农村青年当兵在部队服役三年复员后,国家全部安排工作,我好几个同学当了几年兵后就转业到了长庆油田工作,我的姐夫也是复员军人,转业到酒泉钢铁公司当了工人。所以我就想报名参军,到部队锻炼一下。干得好可以入党提干,干的不好复原后也能混个正式工,这样就可以通过当兵离开农村回到城市。</p> <p class="ql-block">  七零年冬季征兵开始后我报了名,通过了接兵军人的目测准备体检。我知道自己眼睛近视肯定过不了体检关,就异想天开从新华书店买了一张国际通用视力表,用了两天的功夫,把视力表上“E”字型开口的方向背的滚瓜烂熟,这样体检的时候,不管医生指哪里我都能倒背如流,企图蒙混过关。几天后大队民兵连长通知我们几个目测过关的到断经大队去体检。我和西安、小毛、满盈五六个小伙子信心百倍地走进断经大队新兵体检站,部队的军医指着视力表上的字母,问我口在那边。我凭着记忆回答后军医说不对,就这样我在体检的第一关就被淘汰了。我走到视力表跟前一看就傻眼了,原来墙上贴着的视力表和我从新华书店买的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这次征兵我发现有个近视眼的同学不知通过什么关系穿上了军装,我也想让爸爸想想办法,因为爸爸和那些负责征兵工作的武装部领导和公社的武装干事都很熟。次年征兵的时候我把爸爸拉到体检现场,想让爸爸走个后门通融通融。结果一向老实耿直原则性强的爸爸和负责征兵体检的干部侃的热火朝天,就是没提我当兵的事,让我的当兵梦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p><p class="ql-block"> 看来我想通过当兵返回城市无任何希望,这不怨天不怨地,只怪自己不争气!小时候不爱护眼睛,导致近视自我关闭了这条康庄大道。</p><p class="ql-block"> 看着村里队干部的儿子改伟兴高采烈的当上了铜川煤矿的工人,由农民伯伯变成了工人老大哥,我真嫉妒。瞅着小学、中学的好多同学行医当工人我很羡慕,也想通过这条路返回城市。</p><p class="ql-block"> 我调到公社电影队工作后,经常被抽调到公社搞一些中心工作,下生产队循环放映电影回来,就到公社灶上吃饭,由此认识了公社的书记、主任等领导。听到县上分配给公社招工的指标,看到铜川煤矿、彬县煤矿,西安红旗机械厂、重型机械厂、铁路信号厂,铁三局等单位招工的干部,就分别找书记主任,请他们可怜可怜我,批准我去当工人。结果韩书记说:“我们公社电影队离不开你啊!”何副书记说:“你现在的工作多好啊,许多人想干都干不上,可不敢这山望着那山高”。张副书记说:“这次招工沈主任负责,你去找他说说看。”沈副主任说:“招工的指标都分给几个书记了,我没有指标也无能为力。”看着领导们推诿的样子,我知道不能空手套白狼,就想通过请客送礼来达到当工人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于是逢年过节我就提着自己掏钱买的好烟好酒等礼品送给领导,甚至送到领导的家里,想走个后门,早点出去。可每次招工的指标来了,都让其他人占据了,没有一次轮到我。看来,靠我的能力是当不上工人的,于是我又想到干了几十年革命工作的爸爸,他熟人多点子稠一定有办法的。</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听到彬县卷烟厂给公社分了几个招工名额,就急急忙忙跑到爸爸蹲点的水帘公社李家川大队,求爸爸回家把认识的几位公社领导请到家款待一下,求求老领导让我当个工人。于是就在城里买了好菜、好肉、好烟,好酒,让妈妈做了一顿丰富的家宴好好伺候着,结果所有的公社领导都来了,吃喝了一顿,可爸爸却因为县长前来他包点的生产队检查工作回来迟了,领导吃完饭屁股一拍早都走人了,让我的计划落了空。</p><p class="ql-block"> 妈妈看我可怜兮兮的样子,厚着脸皮带着我提着礼品,求我当副县长的姨夫帮帮忙。因为妈妈知道我们县上的卷烟厂还是姨夫到北京找战友才批准修建的,他给烟厂领导说一下招一个工人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我那原则性很强的姨夫说:“我不能走后门干违反政策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通过几年的努力想通过当工人离开农村返城的路子,因为没有门路以失败告终。</p> 回忆录第六章艰难返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