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岁漫行:穗城翠影与木棉华章

汾州文化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者:</b>汾州文化</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b>6175500</p><p class="ql-block"><b>音乐:</b>英雄的黎明</p><p class="ql-block"><b>配图</b>:木棉花</p><p class="ql-block">中山四季柳,木棉英雄魂,岁月就这样将生活与精神交织 。</p><p class="ql-block"><br></p> 暮岁漫行:穗城翠影与木棉华章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六十七岁的老头,人生早已越过半生,岁月在身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生活的忙碌在这个年纪渐渐淡去,多了些闲暇,也多了对周边美景的留意。在中山生活多年,这里的大街小巷我再熟悉不过,可它就像藏着无尽秘密宝盒,总有新角落等我去寻访。到了周末,我便带上我可爱的孙子,一头扎进这份乐趣里,悠悠漫步,满心都是自在与惬意。</p><p class="ql-block"><br></p> 柳岸寻春:翠影摇曳的四季恋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广东中山树木园,有一片宁静闲适的广场。广场上,柳树成荫,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编织出一片自然的惬意。我是这里的常客,闲暇时,或安坐在长椅上,静静感受微风的轻抚;或沿着树木园的蜿蜒小径,缓缓踱步,聆听树叶的低语。这些柳树,不仅是中山四季常青的生动注脚,更像是一群亲密无间的老友,默默陪伴我度过无数悠然的时光 ,承载着我生活里的细碎美好与宁静时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日,当别处还在从寒冬的沉睡中慢慢苏醒,这里的柳树早已迫不及待地焕发生机。它们像是一群爱美的少女,精心打扮着自己 ,细长的柳枝是她们灵动的发丝,被春风这位温柔的造型师轻轻梳理,柔软而飘逸。新抽出的嫩芽,嫩绿中带着鹅黄,恰似少女脸颊上羞涩的红晕,那是生命最初的鲜嫩与娇俏。每一片叶子都像是她们精心佩戴的翡翠薄片,在微风中闪烁着微光,相互嬉戏、私语,分享着春的喜悦。我站在柳树下,仰头望去,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在地上跳跃,仿佛是柳树与阳光共同在私聊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夏日,柳树愈发葱郁,就像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是他们携手撑起的巨大绿伞,为我遮挡炽热的阳光。我坐在树下,看着白鹭,听着蝉鸣,感受着从岐江水面吹来的丝丝凉风。柳枝随风舞动,有时会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像是青年们热情的拥抱和亲昵的触碰,在炎炎夏日为我带来慰藉。此时的柳树,充满着蓬勃的朝气,它们的翠绿让人宁静,忘却外界的燥热与喧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日,当北方大地被金黄和火红渲染,中山的柳树依旧绿意盎然。它们是个历经沧桑却依旧从容的中年人,在偶尔的秋风中,会有几片叶子悄然飘落,像是在轻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捡起一片落叶,放在手心,它的脉络依旧清晰,只是颜色微微泛黄,恰似岁月写下的淡淡批注。柳树在这个季节,少了些春日的活泼,多了几分沉稳,它们默默地站在岸边,见证着季节的更替,在默默积蓄力量,迎接未来的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冬日,寒风虽有些凛冽,但柳树依旧顽强地保持着绿色,犹如坚毅的老者。它们的枝叶在风中微微颤抖,却从未失去生机。看着这在冬日里坚守翠绿的柳树,我心中满是钦佩。它们在岁月中屹立不倒,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坚韧。这四季常青的柳树,见证了中山时代变迁,也陪伴着我度过无数个平凡的日子。它们的婀娜多姿,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画笔,描绘在这座城市的美丽上。</p><p class="ql-block"><br></p> 木棉映春:赤焰燃空的英雄礼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月的中山,木棉花如期怒放。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河畔公园,木棉花像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点亮了整个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一株高大的木棉树下,仰头仰望。粗壮的树干直插云霄,满树的花朵热烈地绽放着。木棉花硕大而鲜艳,花瓣厚实,呈鲜艳的红色,像是用鲜血染就。每一朵花都像是一个小太阳,散发着炽热的鲜红。花芯金黄,点缀其中,更添几分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木棉花是英雄的鲜血染红,它也因此被称为“英雄花” 。看着眼前这满树的木棉花,我似乎看到了悠悠过往月里那些为了理想、为了正义而拼搏奋斗的身影。它们高高地挂在枝头,不蔓不枝,独自绽放,展现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在大亚湾畔,日军悍然登陆,铁蹄朝着广州一路肆虐。面对侵略者的汹汹来势,中国抗日军民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浴血奋战,在每一寸土地上筑起坚韧防线,用热血和生命奋力反击。激战之中,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暗夜星辰,照亮了那段沉重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 1940年五月,日军的铁蹄踏入中山县,妄图侵占这片土地。当时,已过古稀之年的胡祝南老人,本可安享晚年,但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不允许他袖手旁观。面对侵略者的恶行,胡祝南毅然散尽家财,全力支持抗日事业,自己更是加入了县抗日队伍,成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在战斗中,他丝毫不畏惧敌人的炮火,和年轻战士们并肩作战,奋勇杀敌,手刃小鬼子多人。然而,在一次战斗后的撤退途中,胡祝南不幸中弹,壮烈殉国。他的热血,洒在中山县的土地上;他的英勇,如盛开的木棉,鲜艳夺目,永不凋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1941年2月,日本海军大将大角岑生乘坐飞机在广东中山地区上空时,被中国第七战区挺进第三纵队司令袁带率领的重机枪群成功击落。大角岑生以及日本海军少将须贺彦次郎等一众日本海军军官当场毙命,袁带等人还从坠机现场获取到大量日本绝密文件,其中甚至包含日军欲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密件。这一事件震惊日本朝野,虽然日军之后发动了多次针对袁带“挺三”等游击队伍的报复性大规模扫荡,但中山军民毫不畏惧,在袁带的带领下,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他们就像坚韧的木棉树,在风雨中顽强挺立,绝不向侵略者低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木棉灼灼,见证过胡祝南老人的壮烈牺牲,也目睹了袁带等人的英勇无畏,他们的故事共同谱写了一曲激昂的中山英雄赞歌。一阵风吹过,几朵木棉花飘落,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走上前,弯腰捡起一朵捧在手中。木棉触感粗糙,入手沉甸甸的,仿佛蕴藏着无尽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木棉花不仅有着视觉上的震撼,更有着独特的内涵。它盛开时轰轰烈烈,凋零时也毫不拖泥带水。从枝头坠落的瞬间,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重重地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它的一生,短暂却又辉煌,正如那些英雄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三月的阳光下,我在柳树与木棉之间徘徊。一边是柳树四季的温柔陪伴,如同老友在生活琐碎中给予的关怀;一边是木棉花三月的热烈绽放,仿佛英雄奏响的激昂战歌。它们是广东中山的两面,一面是细腻的生活,一面是激昂的精神。我这个六十七岁老头,本以为不再会为事物心动。可置身于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迷人的景致中,英雄回忆翻涌,也让我重新思索起生命的意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时,孙子戴着自己编的柳条帽,手里拿着几朵木棉花,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对我说:“爷爷,你看!柳条编的帽子可好玩啦,还有这些木棉花,开得好漂亮,像火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接过木棉花,轻轻摸了摸孙子的头,笑着说:“乖孩子,你瞧这柳树,四季常青,无论风雨都坚守着,这是坚守的力量;再看这木棉花,开得如此热烈,生命就该像它一样充满激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孙子身姿笔挺,“唰”地一个立正,目光紧紧盯着那满树木棉花,眼中满是惊喜与激动,大声喊道:“爷爷,这木棉花的颜色,和我的红领巾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孙子,向着红色跑去……</p><p class="ql-block"><br></p> 作者简介:韩雅,中专学历,现担任灵石文史编辑、汾州文化研究编辑、以及汾州文化主编等职务。退休后对写作情有独钟,心灵与文字相互交融,以笔墨为伴,用文字书写人生感悟和岁月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