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亿万年的峡谷奇观

星星之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乘坐的“俏游江南”旅游专列,迎着春潮,来到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河南焦作云台山,游览这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峡谷景区——红石峡和潭瀑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这是一处以太行山水景和峡谷为特色的旅游景区,由于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所以得名云台山。云台山主要景点有峰林峡、红石峡、潭瀑峡、茱萸峰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云台山之所以出名,主要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诗里的茱萸就是云台山的主峰茱萸峰。这里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我们先游红石峡景区。</b></p> 红石峡:赤壁丹霞的震撼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红石峡是一处以峡谷奇观闻名的景区。它全长2000多米,是一个丹霞地貌组成的、深入地表60多米的峡谷。峡谷里各种景观一应俱全,是云台山最漂亮的景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走入峡谷,我们到达的第一个观景点是白龙瀑。这是一条高约30米的瀑布,水流从红色崖壁顶端垂直落下。瀑布下方形成了一个直径约10米的圆形水潭,潭水呈碧绿色。站在观景台上,能明显感受到飞溅的水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继续前行,步道变得更加狭窄。有一段长长的栈道,宽度仅容1人侧身通过。岩壁上不时有水滴落,地面湿滑,所有人都紧贴着内侧行走。通过这段险路后,眼前才豁然开朗,来到较为平缓的地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步道沿着溪流延伸,时而经过小桥,时而穿过岩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情人桥”。这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桥,桥面只有一米多宽,两侧都是悬崖。游客通过时必须目不斜视,直到快步踏上对面的平台,才敢回头看一眼。桥下湍急的水流撞击着岩石,发出雷鸣般的轰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走在峡谷幽深的步道上,伸手触摸粗糙质感的岩壁,岩层纹理清晰可见。据说红石峡的岩层形成于十几亿年前,岩石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其含有的铁质成分长期氧化的结果。铁质含量不同,颜色深浅也不一样。这让我们意识到,红石峡的游览,实际上是在见证地球亿万年演化的痕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峡谷终点是子房湖水库大坝。子房湖湖面宽阔,湖水清澈碧绿,它是红石峡的水源补给地,雨季蓄水,旱季放水,确保了红石峡内的瀑布、溪流常年不断,形成山水画廊的美丽景观。这座水库建于上世纪60年代,原名叫“马鞍石水库”,后因汉代名臣张良(字子房)曾在此隐居的传说,而更名为“子房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红石峡以险峻著称。但正是这种“险”,让游览过程充满探险乐趣。峡谷两侧的红色岩壁,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配合谷底的碧水,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b></p> 潭瀑峡:沁人心脾的清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午,我们抵达潭瀑峡入口。潭瀑峡,又名小寨沟,是一条南北走向长约两千米的峡谷,峡谷内的溪水叫小龙溪。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泉、潭、溪、瀑遍布峡谷,所以叫潭瀑峡。与红石峡的峡谷奇观不同,这里是水世界的交响,游客登潭瀑峡主要欣赏它的水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进入峡谷十几分钟,出现在眼前的第一个水景是“丫字瀑”。这是两条从岩缝流出的溪流,在高约8米处交汇,形成一个明显的“丫”字形。瀑布下方是一个浅水潭,很多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沿着登山步道继续前行,接着出现的一处水景是“不老泉”。这是从岩壁缝隙渗出的泉水,四季不断。在此处设有接水的竹筒,专供游客接水饮用。水质清凉,略带甜味,确实比瓶装水好喝。</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再往前是“洗砚池”。这是一处由山泉冲刷形成的天然石池,池底平坦,池壁光滑,形似古代文人所用的砚台。相传唐代诗人王维游历云台山时,曾在此洗笔研墨,留下“洗砚池”的美名。洗砚池虽小巧,却融合了自然与人文雅韵,游客用手触摸池水,既能感受池水的清凉,又有沾沾文气的喻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与红石峡相比,潭瀑峡更适合休闲游览。平缓的步道让游客能够轻松欣赏沿途水景。这里的瀑布、深潭、溪流形态各异,水质清澈见底。这个季节,山上植物还未完全发芽,大部分景色以灰黄色为主,虽不如夏季绚丽多彩,但也别有一番风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云台山的峡谷景观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俏游江南”的整个旅行,在此也划上圆满句号。返程路上,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春色,心情十分愉悦。这趟为期十几天的旅程,从北到南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在五省的十几个景区留下我们欢快的足迹,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亲身走在险峻的山路上,触摸大自然的脉搏,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愿我们继续保持这份对生活的热爱,期待下一次的快乐旅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