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靠山

游牧

<p class="ql-block">“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行文之前吟诵伟人的诗句让我底气增添不少。</p><p class="ql-block">如有人问我这七十多岁的老头底气何来,我便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来自党的光辉,来自共和国的强大,来自领袖确立的正确路线。它才是我前进的动力,坚实的靠山。初中毕业后读了几年中专,在那特殊时期并未读到多少书后就回乡过了几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用一句幽默点的话来说就是修了几年地球,生活的艰辛大凡有这种经历的人才会知道。尤其是“双抢”最苦最累,忙了收割忙插秧,农村有一句俗话“好汉不挣六月钱”。尤其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它给我留下深重创伤的交公粮,就是把生产队收下的谷子用肩膀挑到十来华里远的粮站去。挑一百斤记五分,相当于四毛钱。又累又渴,一般庄稼人都善良,懂得种田人的艰辛,都会放一吊桶在井边上给我们交公粮的乡友打水吃,解完渴后贪图一时痛快将其余冰凉的泉水浇在滚烫的腿上让我至今落下腿疾的病根。</p><p class="ql-block">知青的艰辛,农村的砺练铸就了坚韧的性格,那么苦的日子我都熬过来了,加上我在家乡数得上个有点文化且有点写写画画特长的人,常帮大队搞搞宣传栏,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零年七月份省商业厅到我的家乡招工,大队首先就想到了我。</p><p class="ql-block">我一没背景,二没有靠山。我只有靠自己工作的努力,能力的提升方能获得新的工作环境和团队的认可。在七三年就任公司的团支部书记,公司工会委员和厅团委员。</p><p class="ql-block">前景一片大好,让我满是期待。</p><p class="ql-block">那会儿还处于特殊时期末端。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至今都弄不明白怎么突然会在我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之际被一纸调令逼着我离开在那奉献最美好青春年华的地方。尽管如此我毕竞还很年轻且多少显露出一点能力以及比较好的人缘,有人为我说好话让我继续留在那儿工作被我拒绝与其在那儿窝窝酿酿地混倒不如换一个新的环境闯出一片新天地。后来的发展证明我当时的决定的正确。</p><p class="ql-block">后来经历从干部到工人的“华丽”转身我干过汽车修理,干过车间事务员并加入了党组织直至厂党办副主任和企业的宣传部长。在八五年我在八一广场主席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迎面遇见我老东家的一二把手两人异口同声地向我致歉,并说金子在那儿都会闪光云云……</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又先后于上世纪八六、九一年两次参加由江西日报举办的全省优秀道讯报道员表彰大会上先后受到当时的省委书记万绍芬、省长吴官正和毛致用的接见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我是正宗的老三届。年幼时度过荒,年青时下过乡,年暮时下过岗。正是那段难忘的岁月磨练了我的意志才有了我后来所取得的成绩。</p><p class="ql-block">“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恍然间我就成了一个两鬓染霜,步履蹒跚的奔八老人。历史的云烟怎能泯灭那铭刻在我心灵深处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一如著名女作家冰心在她的散文集中写道:人生如茶,要细细的品才能品出它的清香;人生如歌要静静地聆听才能感到它的美妙;人生如戏要认真地去演绎才能写下人生的华采乐章。</p><p class="ql-block">一篇千多字的散文我决非为了显摆什么,我也没有什么可显摆的地方。我这个一无靠山,二无背景的人有的只是一条艰辛曲折的奋斗之路,如果能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示才是我最愿意看到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游牧2025.03.27.21.41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