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与仙霞关(游记)

霜(淑娜)

摄影/编辑:霜(淑娜)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中下旬,我们自驾来到了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对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廿八都古镇和仙霞关进行了一次游玩探密。</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风景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廿八都古镇始建于唐末,因黄巢起义军开辟仙霞古道而逐渐形成。廿八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镇区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属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厚重的文化积淀,古朴淡雅的廿八都镇吸引了不少游人。</p> <p class="ql-block">古镇位于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地处浙江省最西部,是浙闽赣三省的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p> <p class="ql-block">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作为屯兵扎营之所‌</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古镇保留了19世纪的风貌,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古镇内保存着原汁原味的老建筑,融合了三省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保存良好风貌依旧。2017年,廿八都古镇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浙江旅游的重要段位‌。</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古镇的建筑特色之一是高大的马头墙,这些墙体形成了狭长的巷道,宽度仅允许两人并肩通过。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大声说话都会被高墙反弹回来,产生独特的“嗡嗡”回响,因此古时候这里被称为“回音卜岩搭壁”。</p> <p class="ql-block">德春堂药店</p> <p class="ql-block">德春堂药店,占地300平方米,是清代廿八都商人姜秉怡经营的中药铺。作为清末廿八都最大的中药铺,它专营中药材的批发与零售,是当时商业繁荣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古镇里保存得非常完好的晚清武官衙门——浙闽枫溪营总府。这里也是郑成功曾经驻扎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隆兴钱庄‌是由姜氏家族在清代后期创办的一家商业集团。隆兴钱庄最初设在廿八都,并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设立了分号。无论在哪个地方,隆兴钱庄开出的银票都可以在廿八都兑换。‌</p> <p class="ql-block">‌文昌宫‌是古镇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融合了三省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戴笠女特工训练馆</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戴笠女特工训练馆陈列着大量关于抗战时期军统局的珍贵文物史料,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轶事,在此次参观戴笠女特工训练馆中,我第一次了解到那时军统特工的神奇与庞大。</p> <p class="ql-block">军统廿八都女子特工训练部成立于1941年,由戴笠创办。训练内容非常全面,包括伪装、潜伏、格斗、刺杀、爆破等技能。</p> <p class="ql-block">军统女特工训练馆门前数丈高的大树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仙霞关</p> <p class="ql-block">仙霞关,古称古泉山、泉岭山、保泉山,为中国古代关隘,古人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位于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距离廿八都二十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史浩曾募人沿径道修筑石块路面。唐、宋时期虽曾依山修路,当时并未修建防御设施。乾道年间(1165~1173)始建关。</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其历史大多认为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两晋隋唐时,仙霞古道成了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唐、宋后,仙霞古道成为宽2米至3米的“七尺官道”,是跨越仙霞山脉而沟通钱塘江和闽江水系的陆路连接线。</p> <p class="ql-block">仙霞关最早由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开辟,用于军事防御和交通要道。南宋时期,仙霞关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加固,形成了四重关门,分别位于岭巅和南北山腰。这些关隘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也见证了多次重要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仙霞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仙霞第二关</p> <p class="ql-block">仙霞第三关</p> <p class="ql-block">仙霞第四关</p> <p class="ql-block">‌一关‌:规模最大,长40米,高7米,用毛石和条石砌筑而成,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我们这次游玩时,由于仙霞笫一关部分损坏,正在维修中。</p> <p class="ql-block">走在悠悠千年的古道之上,寻找历史留下的痕迹,脚下的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岁月斑驳,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p> <p class="ql-block">仙霞关,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咽喉要地,目前仍保留唐末黄巢起义遗址及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仙霞关碑林‌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的仙霞岭上,是仙霞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碑林内陈列着多块诗碑,镌刻着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墨客过仙霞岭时留下的诗文,共计23块诗碑,涵盖了20篇诗文。这些诗碑由国内30多位书法名家书写,书体包括楷、隶、行、草等多种字体,雕刻刀法细腻,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据说当年黄巢农民起义遇高骈部队抵抗,被迫会师衢州,遂在仙霞岭开山伐道,直趋建州,即为仙霞古道。黄巢雕像为青石雕像,高2.6米,肩宽0.7米。下设基座,高1.6米,宽1.3米。正面镌刻有黄巢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黄巢雕像</p> <p class="ql-block">黄巢著名的不第后赋菊</p><p class="ql-block">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p> <p class="ql-block">从仙霞关下山后不远的保安老街即是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故居,其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保安村保安老街,是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在1943年亲自审定设计图纸,并由其弟戴春榜督造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故居内部设计精巧,如同一座迷宫。它实际上是一座三层的建筑,但从外观上看只有两层。屋内有一明一暗两条楼梯,明梯在前,暗梯在后,暗梯设在壁柜、布幔之后,不易察觉。楼上房间众多,窗多、门多,间间相通。</p> <p class="ql-block">戴笠作为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故居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它的独特设计和内部构造都体现了戴笠的个人品味和防范意识。</p> <p class="ql-block">如今,戴笠故居已成为一处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了解戴笠个人历史和军统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此次浙江之行让我对地处浙江廿八都和仙霞关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寓教于乐”在旅游中了解历史增长知识,这就是旅游的乐趣。</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霜(淑娜)原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