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高中小海螺

滨海文化

<p class="ql-block">  吴为真 </p><p class="ql-block"><b> 铁骨柔情显忠贞</b></p><p class="ql-block"> 吴为真,1934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1938年加入了新四军。在1942年的5月,吴为真被调至阜东县纺织生产合作社,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副社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伉俪情相赏,</span>姻缘一线牵。<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1942年的冬天,</span>淳朴善良的吴为真与新四军3师参谋长彭雄建立了恋爱关系。十二月初的一个清晨,彭参谋长派警卫员牵着一匹枣红色的大马,来到阜东县潘荡区张庄,迎接吴为真去阜宁县3师师部,后来他们就在瓦屋许村简陋的环境中完成了人生的婚姻大事。</p><p class="ql-block"> 1943年3月,才新婚3个月的吴为真与丈夫彭雄接到通知,赴延安学习,航行到连云港海域与日军巡逻艇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彭雄参谋长壮烈殉国,而怀胎仅2个月的吴为真在此次海战中幸免于难。</p><p class="ql-block"> 1950年,她的再婚丈夫、三十九军参谋处处长何凌登血洒朝鲜战场,壮烈牺牲。她忍住悲痛,自立自强,把两位烈士的三名遗孤抚养成人,她的家也被大家誉为“英烈家庭”。 吴为真用一生诠释勇敢:真正的英雄,是将悲痛化为坚守的力量。让我们向这位扛起家国大义的母亲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陈宜方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筹款修堤守职责</b></p><p class="ql-block"> 陈宜方1937年3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陈宜方随黄克诚东进,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在修筑宋公堤期间,她积极筹款筹粮。1943年,日军发动第二次大“扫荡”,陈宜方保护新四军军饷和邹韬奋、贺绿汀等文化名人的安全。抗战时期,陈宜方带着两个女儿宋淮生和宋海生,到天沟村盐阜行署会计管伯宁家中打埋伏。管伯宁曾说:那时宋海生常年见不到爸爸宋乃德,没有爸爸可叫,她就跟着管伯宁女儿一起叫爸爸。1945年秋,新四军奉命北上,由于行军不便,宋乃德夫妇便将二女儿宋海生寄养在管伯宁家。1946年冬,管伯宁把宋海生交给新四军王排长,转道朝鲜带往东北家中。这位历经战火考验的女战士,用半生诠释了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国”的忠诚品格与崇高信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陈洛涟、陈克秋 </p><p class="ql-block"><b> 报国比翼雁 抗战并蒂花</b></p><p class="ql-block">陈洛涟、陈克秋姐妹俩是浙江温州乐清富家千金。姐妹俩在浙江省温州中学读书期间,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她们不畏学校压迫专制而不懈斗争,后来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冬,陈洛涟和妹妹等前往皖南新四军,在教导总队学习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秋,她赴阜东县从事民运工作。在此期间,她与8旅旅长田守尧相识并结为革命伴侣。1943年3月,陈洛涟随丈夫共赴延安学习途中,在连云港海域与日军巡逻艇发生激战,田守尧、陈洛涟夫妇壮烈殉国。而妹妹陈克秋,在皖南事变后来到盐城,担任新四军江淮银行金库主任。为了守好党的“钱袋子”,她自制一件有很多插兜的特殊背心穿在身上,把金库的金条全都缝在背心里。今年105岁的新四军老战士陈克秋,幸福的生活在江苏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周洁学 </p><p class="ql-block"><b> 两次躺在棺材旁的幸存者</b></p><p class="ql-block"> 周洁学,原名周剑霞,滨海县正红镇周庄人。1940年,她考上阜宁中学后,第一天报到,第二天学校就遭受日军飞机的轰炸,学生全部解散回家,周洁学成为阜宁中学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只有一天学习经历的女生。要不到读书的周洁学回家后,潜伏在她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产党员钱福海</span>叫周洁学先在家等待一阵,以后送她去八路军学校上学。1940年10月,周洁学经钱福海介绍,参加了八路军第五纵队六八七团。11月,经郭凌和廖一凡介绍,周洁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进入鲁艺学习。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重建大会”在盐城召开,她有幸坐在第一排。战场上,她是两次躺在棺材旁的幸存者,与万岗烈士、宋义同志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今年105岁的周洁学,幸福的生活在江苏扬州。</p><p class="ql-block">5.赵鹤英 </p><p class="ql-block"><b> 海战中绽放的巾帼英魂</b></p><p class="ql-block">赵鹤英,出生于东坎镇。1941年3月,年仅16岁的赵鹤英,和哥哥赵鹤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满腔热血</span></p><p class="ql-block">地参加了新四军。1943年初春,赵鹤英和丈夫、新四军三师八旅供给部长伍瑞卿同赴延安学习。出发前,赵鹤英父母为田守尧、陈洛涟等新四军三师赴延安学习干部队领导饯行。赵鹤英的侄儿、五岁的赵坤仁,萦绕于首长的身边,田守尧、陈洛涟非常喜欢这个活泼可爱的赵坤仁,认下赵坤仁为干儿子。北上延安前,赵鹤英曾问母亲:“侄儿给自己烧纸是否灵验?”这一句最终是一语成谶。1943年3月17日,在连云港海域,随丈夫同赴延安学习途中,在连云港海域与日军巡逻艇发生激战,赵鹤英壮烈殉国。82年来,赵坤仁经常去抗日山烈士陵园,祭奠姑姑赵鹤英烈士和义父义母田守尧、陈洛涟烈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唐棣华 </p><p class="ql-block"><b> 苏北抗战三女杰之一</b></p><p class="ql-block"> 唐棣华,原名胡家珍,1918年出生在武汉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不满家庭的腐朽和性别歧视,她立志求学,追求真理。1936年,她在山东大学积极投身“一二·九”伟大爱国运动。参与学潮被捕后进行坚决的绝食抗议。同年,她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战期间,唐棣华深入敌后,从事抗日宣传和群众动员工作,表现尤为突出。1937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40年被派往苏北阜宁县担任县委书记。她积极组织“借粮度荒”和减租减息运动,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汇聚抗日力量。在黄克诚的领导下,唐棣华参与了阜宁县参议会的召开,决定以盐税为抵押发行公债,用于修筑海堤和保障抗日军需。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为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7.侯正芳 </p><p class="ql-block"><b> 长征路上歌声扬</b></p><p class="ql-block"> 侯正芳,出生干四川阆中县,家族当中有九个人参加红军,她是唯一幸存者。她在1933年入伍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她是新四军中唯一经历皖南事变的长征女红军。长征途中,侯正芳与战友们不畏风霜雨雪,数快板、喊口号,鼓舞战友们坚持向前。侯正芳一生历经风雨,但始终不懈奋斗,自强不息。她在长征胜利70周年纪录片《过雪山草地》中感慨:“过了雪山草地,就像到了天堂一样!”</p><p class="ql-block"> 1943年,侯正芳任苏北财委会纺织厂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1944年1月28日,即将临盆的侯正芳,正赶上日本鬼子进村扫荡,侯正芳情急之下跑到一个士绅家里,拜托士绅说自己是女儿在家生孩子,随即将手枪和背包放在门后。随后侯正芳在厨房生下儿子毛伟。日伪军得知屋里是产妇,且到处是血,于是敌人觉得晦气就走了。</p><p class="ql-block"><b> 8.俞惠如 美满良缘缔结在天赐场</b></p><p class="ql-block">俞惠如,出生在安徽省五河县。16岁那年她参加了八路军5纵队2支队,在2支队政治部主任李雪三介绍下,俞惠如和2支队政委吴信泉结为夫妻。1940年12月22日,2支队在阜宁县天赐场镇召开营以上干部大会上,吴信泉和俞惠如决定就在这一天喜结连理。新房是在支队部院子里的一间小屋里,两张门板拼在一起便是一张双人床,床上铺上一些稻草,稻草上面铺一条粗白布床单,一床兰花布被子,没有喜酒、没有花生、没有瓜子,有的只有参加会议的战友和机关、宣传队的战友们参加了婚礼。 </p><p class="ql-block">俞惠如与吴信泉携手共度52年的人生道路上,两人互敬互爱,相敬如宾,他们是爱人亦是战友,一共生育8个儿子4个女儿,1970年9月。在北京饭店,周恩来总理称俞惠如为“航空母舰”,毛泽东主席称俞惠如为“母亲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王庄霄 </p><p class="ql-block"><b> 被悬赏20块银圆的“土八路”</b></p><p class="ql-block">王庄霄,出生于浙江嵊州。1937年参加革命,193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新四军从事军法工作。1942年8月,王庄霄从军法处调到阜东县八滩区任区委副书记。1943年初,日军对盐阜区“大扫荡”,王庄霄带领民兵开展了“八滩保卫战”,他们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拆墙扒房,公粮分散到农民的家里,以致日军在八滩“扫荡”一无所获。于是。恼怒成羞的日军打出悬赏:“谁捉到土八路王庄霄,赏20块银圆和粮食”。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王庄霄正带领地方部队参加淮安战斗。1947年2月,阜东县成立临海区,王庄霄任区委书记。1947年11月,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即将临盆的王庄霄,在射阳河畔的芦苇丛中打埋伏,难产生下女儿——即著名作家王小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庄淑华、杨芳</p><p class="ql-block"><b> 营救蒋英的巾帼英雄</b></p><p class="ql-block">庄淑华,是抗日敌工英雄解舜臣烈士的妻子。1937年,她随解舜臣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底以东坎阜东商店为掩护,曾与解舜臣以“披麻戴孝、抬棺送葬”方式从南方运回枪支弹药,为新四军建立苏南苏北秘密水上运输通道作出重要贡献。1943年,解舜臣受组织委派出任东坎伪商会和维持会会长,庄淑华配合解舜臣深入虎穴与日伪军斗智斗勇。三师八旅卫生队长蒋英被捕后,被关进了日军的东坎监狱。解舜臣秘密劝说日军监狱、蒋英的看护人员杨芳,为新四军传递情报,并成功营救蒋英越狱。后因叛徒告密,解舜臣惨遭日寇杀害,而庄淑华也遭到日伪军的抓捕,遭受水牢等酷刑。她虽身怀六甲,仍保持坚定的革命气节,未向日伪低头泄密,后经新四军委托,由商界人士保释出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