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韵土楼游记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  道韵土楼座落在潮州饒平县三饒镇南联村。这是在中国最大的一座土楼。</p> <p class="ql-block">3月7日我们走进了这座土楼。</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这座土楼站在地上是看不到它全貌的。但是用航拍就没有这样的困扰了。我玩过无人机,因技术不行让我给摔了。这儿只能借助网上的一张全景图来说明它的体量。俯瞰土楼呈八卦形。它占地10000平方米,外围周长328米。</p> <p class="ql-block">  土楼,这种中国独有的建筑形式,在闽粤大地存在有几百年了。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像土楼这样的建筑在福建南靖,永定最多,而且多以楼群的形式存在。我们也早去过了。听说道韵楼是最大的土楼,这对我们还是有些吸引力的。</p> <p class="ql-block">道韵古楼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47年),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成,其间400余年。历经三代人的不断努力終于才有了今天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岁月也给它留下沧桑和残破,斑驳的墙壁可以作证。</p> <p class="ql-block">它高三层,有72间房,32口井,112架梯。可见当年人口众多,繁茂苍盛。</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座以生土夯实的土楼历经沧桑、战乱而数百年不倒呢?1.6米的厚墙是个说明。但砌墙时杂以糯米汁,稻草灰和石子也有些道理。</p> <p class="ql-block">混合有坚硬的石头,那么这墙的窂固程度又会増加好多。在墙皮剥落处,裸露的墙体揭开了它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清,顺治年间这座土楼成功的抵御了土匪长达三个月的围攻而声名鹊起。</p> <p class="ql-block">据说建此土楼是由黄氏家族发起的。黄氏是客家。客家指的是由中原迁徙而来的人家,又和当地人融合而繁衍生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至于这座土楼的主人是谁?已无处可查。我猜应该是黄氏族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也非常令人震撼了。你想历经百年,三代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前赴后继,不改初衷那是需要多大的凝聚力啊!如此推理,在封建社会里只有宗族纽带的维系才有这样的力量和韧性。</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里出过八个举人。最大的官是明朝时南京礼部尚书黄锦。门楣额匾上道韵楼三个字即是他所题。如今经过修葺金光闪闪的。撑得起光宗耀祖的门面。</p> <p class="ql-block">但是现在不行,若大的一土楼庭院空空落落的。心中总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寂寥。总让人想起“昔日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感伤。</p> <p class="ql-block">  游客看着这满地的石磨和石臼,显然是早已弃之久矣。而在过去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利器哦!</p> <p class="ql-block">若非家家门前悬挂着的红灯笼,带着点喜庆和热闹,实在是没落和凄凉。这和农村现状一样,青壮年外出,老年人留守即使曾经名门望族,高宅大院概莫能免。而这些红灯笼正在表现出土楼的不甘堕落,盼望旅游业能使它重振雄风。</p> <p class="ql-block">土楼里有木梯供人上下,只是这种楼梯很陡且狭窄,看着就吓丝丝的。但是走在上面还行。一看就是重新翻新过的,还带着新木的清香味呢!</p> <p class="ql-block">从小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自然没有见过这样的木梯。很有些新鲜感。</p> <p class="ql-block">三楼的回廊沿土楼的内圈绕了整整一圈。突出的屋檐有遮光挡雨的功能。而回廊则串联起各家各户,实现无障碍勾通。无论亲情的联系或共御盗匪都能起到互相照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三楼的回廊上凭栏眺望,笔架山在薄雾中朦朦胧胧,似有仙气缭绕。小鸟啼声清脆而婉转。静谧安祥如斯,很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庞大的黛色土楼,被青山环抱显得特别的伟岸。遥想400多年前,在粤东山区里居然有如此个庞然大物的存在,该是何等的威风霸气。</p> <p class="ql-block">又想福建田螺坑土楼,最长的年代可以追溯到7百多年前的元末明初。那比道韵楼多了三百多年。最有意思的是建楼者也是黄家。这是巧合吗?还是他们之间有什么渊源?</p> <p class="ql-block">土楼中72户人家格局极其一致。这在回廊上看下去特别明显。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见微而知著。”一座土楼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凝聚力,且百年不散三代不殆。</p> <p class="ql-block">木雕的窗棂精致而典雅,古朴而庄重。是名门望族该有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当然在这里打个卡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土楼以田螺坑的“四菜一汤”为代表,且最为有名。道韵楼以最大的土楼存在于“江湖”。各有千秋也!</p> <p class="ql-block">  道韵土楼一游,不算完美。对于我而言心满意足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