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清明时,烟雨迷蒙,思绪万千。在这缅怀先人的时节,华夏儿女以香火为舟,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血脉,驶向那遥远而亲近的故土。当先民手捧故土的泥土踏上迁徙之路,他们肩上所担,不仅是祖先的牌位,更是文明薪火相传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回首血脉长河,列祖列宗如苍穹之上的北斗星,照亮并守护着这片广袤的九州大地;似厚土之下的根系,滋养着万代子孙。他们以勤劳的双手在蛮荒中开辟出纵横的阡陌,用汗水浇灌出璀璨的农耕文明;以铁肩担道义,在烽火连天中守护文化的血脉,使诸子百家的智慧如星火般代代相传。正如《论语》所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份对本源的坚守,早已融入民族的基因之中,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浩荡江河,必有其源。从殷墟甲骨的刻痕到敦煌壁画的丹青,从青铜鼎上的铭文到竹简帛书的墨香,中华文明的每一次蜕变,都镌刻着祖先的智慧与心血。这种“不忘本”的文化自觉,恰似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激励着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既回望来路,又开拓新篇。当我们在清明时节跪拜先祖,不仅是向历史献上最崇高的敬意,更是在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让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