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阅读的乐趣

林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林深 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欢迎访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寒来暑往,十几载的求学生涯如白驹过隙,其间我在书海拾贝,读过诸多佳作。若要问我读书之乐为何,我想,于我而言,读书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沉浸在他人的篇章之中,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文字魅力,进而洞悉作者笔下流淌的情感。简而言之,便是借由文字,走进不同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去热爱这个广袤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犹记小学时,我对读书毫无兴致。那时的我,整日与同学在操场上肆意奔跑、嬉笑玩闹,不亦乐乎,又怎会静下心来读完一篇文章呢?那时,阅读的范围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学校的图书室,我更是鲜少踏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流转,步入初中后,我竟渐渐与阅读结下不解之缘。俗话说,人越长大越沉稳。或许正因如此,我不再像从前那般好动,开始耐得住性子翻开书本,细细品味书中的乾坤。爱上阅读之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愈发多元。这一切,都得益于阅读,它宛如一位智慧的引路人,一步步引导我理性地思考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屈原传》时,我深深被这位忠贞之士的爱国情怀所打动。屈原一心追求美政,楚怀王起初对他信任有加,他的政治抱负也得以初步施展。然而,好景不长,屈原的改革触动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于是遭到谄媚小人的污蔑。楚怀王对他心生质疑,渐渐将其冷落,最后更是将他贬谪到偏远之地。随着离郢都越来越远,屈原心中明白,自己恐怕再无归期。他在偏远之地隐居著书,度过了一段平静宁和的时光。可他对朝政和君主的牵挂,又岂是轻易就能斩断的?楚怀王被秦国欺骗,客死他乡,他懊悔未能劝阻君主;秦兵攻破郢都,他痛心国破家亡;秦军将领找到他,许以功名荣华,劝他为秦国效力,他却毅然抱住大石,投身汨罗江。初读时,我为屈原的一生感到不值,觉得他似乎什么也没得到。可再读时,我不禁反问自己,他对国家的这份赤诚与忠贞,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心中对他的敬佩,也愈发深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翻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不禁思索,究竟何为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又源自何处?保尔从青年时期便踏上革命道路,经历了心爱之人嫁作他人妇的痛苦,晚年又饱受病痛折磨。回首他的一生,信仰坚定,勇气可嘉,韧性十足。我对他对心爱女孩说的那句话记忆犹新:“我首先属于我的国家,然后才属于你。”在国家危难之际,他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保尔觉得自己理应为国家贡献力量。从他的故事中,我深深感悟到信仰的力量、勇气的可贵以及生命的韧性。保尔·柯察金的精神,透过作者的文字,深深扎根于我的内心。每当我遇到困难,这种精神便在心底回响,提醒我:好钢需经千锤百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翻开《文化苦旅》,我仿佛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旅行。从国内到国外,从乡村到都市,从鲜活的人物到博物馆中的展品,在余秋雨的笔下,一切皆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透过文字,我感受到历史的雄浑壮阔、生命的伟大坚韧以及文化的深厚力量,那些已然成为历史的事物仿佛重获新生。在这场文化之旅中,我懂得了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不仅要热爱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不敢妄言“读万卷书”,但这些年也确实读了不少书籍,难以在此一一详述。读书之乐,正如开篇所言:在于理解世界,热爱世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思想各异,用文字表达出的内心情感也千差万别。我们阅读,便是在领略不同的心境,欣赏别样的风景。其中收获,无穷无尽;乐趣,亦无穷无尽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谢您的访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