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02年我们加入WTO,当时提出的中日韩自贸区(日本技术、韩国制造、中国组装),我们定位低端的加工制造,更多的就是为了融入全球体系,一起赚小钱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年后,替代的是“中日韩+”,因为当时日韩GDP总和是我们的4.36倍,我们属于弱势,而现在日韩GDP总和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双方已经不在一个桌上吃饭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话说当年老美可没少下黑手,中日韩刚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后,日本金融相松下忠洋离奇自杀,驻华大使西宫伸一突发心脏病身亡,这两位都是推动协议的关键人物。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直接导致中韩关系骤冷,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彻底停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中日韩+”的模式,是从实力出发的结果,一是,日韩被美国卡的死死的,他们说了不算;二是中日韩产业链从互补变成了竞争。中韩出口商品相似度从2011年的0.347升至2023年的0.42,化工、机械等领域竞争白热化。日本的汽车、半导体等传统优势产业被中国企业挤压。中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使得日韩难以通过自贸区获取超额收益,他们更加没有积极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多年过去了,中日韩自贸区强弱已发生逆转!原本可以共赢的方案,在美国搅和之下,最终将变成赢者通吃的局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