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抵达安阳的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由于昨天已经提前参观了殷墟博物馆,所以,今天,我们的行程只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p><p class="ql-block">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p><p class="ql-block">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为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p><p class="ql-block"> 共50余座建筑遗址分“宫殿、宗庙、祭坛,分(甲、乙、丙)”三组,宏伟壮观,另外还发现铸铜遗址等,因此,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宫殿、宗庙遗址。</p><p class="ql-block"> 宫殿区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有的是华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蕴藏着殷代先民们的创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考古专家评价,殷墟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赋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p> <p class="ql-block"> 殷墟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遗址分为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两大区域。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宫殿宗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 殷墟是甲骨文的发祥地,走进鲜红的景区大门,开阔的院落中是甲骨文字的十二生肖,既是形象的象形文字,又如卡通般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院落的中心位置有一道鲜红的木门,木门是由三个独立的门构成,中间大,两侧稍小,这是古建筑专家杨鸿勛先生根据甲骨文象形字设计,分别是甲骨文的“门”字。门额“殷墟博物苑”五个红底金字由周谷城先生题写。中间大门玉两侧的小门之间分别有两组金色的浮雕,这是根据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玦放大仿制而成,这也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 红门后面的院落中有一尊巨大的青铜鼎,这就是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司母戊大方鼎(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而大方鼎后方的复檐建筑就是被考古专家命名为乙二十仿殷大殿,商史跫音展馆,这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核心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座昔日的大殿,现在被辟为跫音展馆,以半球投影的方式,将3000多年前的大邑商如何成为繁华的商都、强大的帝国,从政治、经济、军事、手工业、青铜铸造等方面一幕一幕铺展在观众面前,使观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商朝的辉煌历史、璀璨文明。</p> <p class="ql-block"> 考古人员在北组宗庙祭祀坑共发现49座祭祀坑,其中含5座车马坑。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含本苑展厅陈列的6座在内)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p><p class="ql-block">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适。</p><p class="ql-block"> 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