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趣盎然 学思同行——许昌市东城区第三期小学数学骨干班随堂课活动

丫头

<h3>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许昌市东城区第三期小学数学骨干班于2025年3月27日在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开展随堂课听课活动。本次活动中,3位教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设计,展现了数学课堂的思维之美与童趣活力。</h3> <h3>  第一节课是许昌市许都路小学的仲丽珂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课程《面积单位》。</h3> <h3>  课堂中仲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游戏中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h3> <h3>  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猜一猜,找一找等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h3> <h3>  通过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体会测量面积的本质——面积单位的累加。</h3> <h3>  第二节课是许昌市兴业路小学的刘亚珂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课程《认识三角形》。</h3> <h3>  刘老师通过引导孩子们找三角形,画三角形,围三角形,说三角形,不断完善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作三角形。</h3> <h3>  接着,刘老师大胆放手,让孩子们自学三角形的高。孩子们通过自学教材,找出关键词,再经过不断地探索,尝试,纠正,找到了三角形高的正确画法,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h3> <h3>  学习过程中,刘老师适当引导,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作图方法等。</h3> <h3>  第三节课是许昌市学府街小学的宋涵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课程《认识小数》。</h3> <h3>  宋老师精准把握学情,从学生身边的小数入手,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带领孩子们了解小数的由来,认识小数,读写小数。</h3> <h3>  宋老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元、角、分”,“米、分米、厘米”,化抽象的小数为直观的事物,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感知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小数的意义。</h3> <h3>  课后教研员李会平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让老师们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更清晰的方向。</h3> <h3>  一堂好课,是看得见的成长。随堂课虽无华丽的形式,却最真实地映照着师生的共同成长。以听促教,以研促学,相信在这样脚踏实地的教研实践中,&quot;让每个孩子爱上数学&quot;的愿景终将照进现实。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