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港简称【维港】,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间,港阔水深,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p class="ql-block">【维港】影响香港历史文化,主导香港经济旅游业发展,是中国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关键之一。</p> <p class="ql-block">维港海岸线很长,南北两岸景点多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香港岛摩天大厦林立,烘托金紫荆广场【香港会展中心】飞鸟展翅,</p> <p class="ql-block">中环海滨长廊【香港摩天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互映衬,</p> <p class="ql-block">湾仔【天星小轮码头】令人怀旧,</p> <p class="ql-block">尖沙咀【香港艺术馆】【香港太空馆】堪称九龙明珠。</p> <p class="ql-block">日间,维港蓝天白云碧水,小船快艇万吨巨轮进出海港井然有序。</p><p class="ql-block"><br></p> 夜晚,维港灯火璀璨,有世界三大夜景之誉。 <p class="ql-block">维港天际线,享誉世界,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维港有三个主要出入水道,是进入香港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维港有72个远洋轮船停靠泊位,43个可供183米巨轮停泊,可做航母停靠点。</p> <p class="ql-block">港区码头货物装卸区长逾7公里,进出港轮船停泊时间只需十小时,效率之高为世界各大港口之冠。</p> 中国香港有东方之珠之称。 <p class="ql-block">沿湾仔海滨步道漫步观景,</p> <p class="ql-block">不觉来到美丽的【湾仔码头】</p> <p class="ql-block">湾仔码头老式信箱墙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湾仔渡轮码头鲜花走廊令人心情舒畅,</p> <p class="ql-block">码头画廊令心情更加愉悦。</p> <p class="ql-block">湾仔码头2条天星小轮航线,来往湾仔至尖沙咀天星码头,及湾仔至红磡码头。</p> <p class="ql-block">【天星小轮】百年来接载香港市民往返香港岛九龙,尽管如今已有多条海底隧道及地铁贯通,许多市民仍钟情于搭乘小轮穿梭维港。</p> <p class="ql-block">登上百年传统的天星小轮,驰往尖沙咀天星码头。</p> <p class="ql-block">乘坐天星小轮,体验香港昔日风情,</p> <p class="ql-block">尽情享受海港美景,</p> <p class="ql-block">远眺中环海滨香港摩天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p> <p class="ql-block">【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如雄鹰展翅。</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摆渡,让人沉醉在绝美的海港景色中。</p> 《国家地理旅游杂志》把搭乘天星小轮游览维港列为人生50个必游项目之一。 <p class="ql-block">仅10分钟,天星小轮靠上【尖沙咀天星码头】</p><p class="ql-block">天星码头两条航线,可至香港岛中环码头和湾仔码头。</p> <p class="ql-block">【尖沙咀天星码头】背依海运大厦、香港文化中心和钟楼。</p> <p class="ql-block">【香港文化中心】毗邻香港太空馆和香港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香港文化中心】1979年兴建,1989年启用。邀请当时的英国王储查理斯王子及戴安娜王妃主持揭幕。</p> <p class="ql-block">【钟楼】全称九龙铁路钟楼,建于1915年。</p><p class="ql-block">1975年九龙火车站迁址,钟楼保留下来,表明尖沙咀曾经是九广铁路终点站。</p> 【钟楼】高44米,主体由红砖砌成,四角镶嵌大理石,楼顶装有7米高避雷针,展现了蒸汽火车时代风貌。 【钟楼】被尖沙咀海滨花园环抱,成为香港九龙地标建筑。 据说【钟楼】铜钟报时声可达数里外,清越悠扬的维港钟声为香港一景。 <div>【尖沙咀】亦作尖沙嘴,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div><div>处于珠江三角洲东岸陆地尽头,自古是华南海路要冲。<br></div> 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界限街以南九龙半岛包括整个尖沙咀被割让给英国。 【尖沙咀】与中环、湾仔隔维港相望,毗邻红磡湾。 尖沙咀海运大厦是香港邮轮码头,可供大型邮轮停泊。 尖沙咀有不少购物商场,有全港最大的HMV唱片店。邻近天星码头的【海港城】是超级商场,由海洋中心﹑港威﹑海港城新域、海运大厦组成。 【海港城】设可环视维港的观景台。 【尖沙咀海滨长廊】 <p class="ql-block">尖沙咀海滨长廊的【北京奥运火炬】。 </p> 从九龙尖沙咀海滨眺望对岸, 高楼林立,青山环抱,直升机盘旋 海港湛蓝,船只穿梭, 构成一幅幅壮阔美丽的图画。 令人流连忘返。 尖沙咀海滨长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女神】。 <p class="ql-block">向为电影做出贡献以及热爱电影的人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女神脚下是模仿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的【香港星光大道】</p> <p class="ql-block">香港电影界杰出人士,杰出电影工作者的芳名手掌印,镶嵌特制纪念牌匾,按年代依次排列在星光大道上。</p> 从香港德高望重的老牌电影人狄龙、楚原、谢贤,到当代国际港片大师吴宇森、徐克、洪金宝、成龙、周润发等,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手印。 星光大道设立时,只容纳约100位名人掌印,其中47人因已过世而没有留下掌印。 <p class="ql-block">纪念牌匾上刻上他们的头像。</p> 在世名人的掌印仍是空白,分别是周润发、王家卫和周星驰。 重新开放的星光大道加入了绿化、数码、环保等多种元素, 在原有107位明星掌印基础上增加了九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得主的掌印。 为方便公众观赏明星掌印,原本印在地上的掌印被移至星光大道木制扶手栏杆上。 <p class="ql-block">漫步星光大道,观名人手印赏维港景观,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当维港星光大道开启七彩灯火,会呈现香港崭新的多媒体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p> 尖沙咀沿星光大道一路东行,无缝对接【红磡滨海长廊】,直达红磡码头。 <div>尖沙咀【香港K11】维港对望中环,背靠星光大道。</div> <p class="ql-block">【香港K11】是中国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集团)旗下集艺术 • 人文 • 自然于一体的原创品牌 ,致力于把文商融为一体,凝聚推动创意、文化和创新力量,构建涵盖各行各业的可持续生态圈 ,涉足范畴包括零售、酒店、办公室及非牟利艺术文化基金K11 Art Foundation及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p> K11代表的是中国香港九龙区第11个项目,名字来源于东方哲学,彰显现实为体、虚拟为用、虚实共生的东方哲学 。 <p class="ql-block">K代表Kingdom疆土,K还代表Kiss高度黏合,公司希望将K11打造为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的商业业态;数字11,是字母K排位,意味着超越的精神。</p> 【K11】借助公共艺术,在不同城市落地,融入不同城市血液中,打造出独特的都市精神文化空间。 <p class="ql-block">2013年,内地首座K11在上海淮海路亮相,面积仅3.8万平方米的购物艺术中心创造了单月超百万人流的纪录。</p><p class="ql-block">2024年,香港K11 足迹遍布大中华地区12个重点城市,合共34个项目,总楼面面积达273万平方米。</p> 【九龙湾】指香港九龙半岛海湾,红磡至观塘间一带海域,属维多利亚港一部份。 <p class="ql-block">行人通道墙上的乐高世界壁画</p> 【北京道】1887年建成,西至广东道,东见弥敦道。 <p class="ql-block">【广东道】横跨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与弥敦道平行。1927年命名,拥有全香港以门牌号码来计,编号最大的门牌号码,地址是旺角广东道1239号。</p> <p class="ql-block">【汉口道】原名花园道,名称与香港岛中环花园道相同。因为港英政府发展尖沙咀初期,为鼓励商人投资建房,广植树木,兴建公园,街道命名花园道。</p> 街道初命名时,香港岛与九龙来往不频繁,街道重名不构成严重问题。唯邮寄时必定写明是香港岛与九龙,以免误寄。 <p class="ql-block">随社会发展,街道重名问题日趋严重。政府1909年把九龙花园道改称【汉口道】,表示湖北汉口与香港有贸易往来。</p> <p class="ql-block">【弥敦道】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2008年5月2日,北京奥运之火在香港传递,香港本土特色很浓的弥敦道,塞满各方前来的圣火团,沿着弥敦道从尖沙咀一直走到旺角。</p> 弥敦道的网红店, <p class="ql-block">都是精致的化妆品小玩艺。</p> <p class="ql-block">弥敦道36-44号【重庆大厦】1961年落成,拥有廉价宾馆、商店、食肆、外汇兑换店及其他服务行业。</p> 【重庆大厦】由ABCDE五栋楼相连,住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住户商户,常住客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地区国籍居民为多,也有来自非洲,中东地区,还有一部分白人,有人比喻为香港少数族裔九龙城寨,是个小联合国,为另类国际化地标。 美国《时代》杂志曾评论【重庆大厦】是最能反映全球化,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div>王家卫导演的《重庆森林》在此取景。</div> 【油麻地】曾是渔民晒麻缆、经营桐油及麻缆商店之地,故而得名。油麻地是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经典地标,是体验香港文化老城区的绝佳选择。 【油麻地戏院】始建于1930年,位于九龙窝打老道6号,香港现存唯一的战前戏院,有五大戏院之一的称号。 <p class="ql-block">【油麻地戏院】初期是油麻地码头工人车夫消遣地,常满座。</p><p class="ql-block">随时代变迁,未能和新式电影院竞争,生意日渐式微,后期专播色情电影,1998年倒闭。</p> <p class="ql-block">为方便不同需要的人士参与,戏院为残疾人士提供多种无障碍设施服务,正门有自动门及轮椅坡道,大堂有盲道,剧院有4个轮椅专座及为听障人士设计的环线感应系统,售票处有无障碍服务柜台及环线感应系统,配有紧急视听警号警报系统和无障碍洗手间,设无障碍专员。</p> 【油麻地果栏】建于1913年,以多幢一、二层石建筑组成,可见到不少战前特色装潢,这里曾是香港黑社会三合会相互争夺的领土,见证了无数次帮派斗争。 【油麻地果栏】以前是九龙水果批发市场, 果栏是珠三角一带对水果批发市场的俗称。 【油麻地果栏】随处可见褪色的招牌, 破落的中式建筑, <p class="ql-block">灯光昏暗的角落,生锈的50年代折叠门,</p> 【油麻地果栏】可以感受到油麻地曾经繁荣的水果贸易, 感受到油麻地曾经的喧嚣,曾经的热闹,曾经的烟火气息。 上海街 【上海街】贯穿油麻地及旺角,与弥敦道、庙街、砵兰街及新填地街大致平行。 <p class="ql-block">【上海街】油麻地警署曾定名【差馆街】,</p><p class="ql-block">1898年以警署为中心分成南北两段,1909年全段易名上海街。</p> <p class="ql-block">九龙开发最早的油麻地是天然港湾,十九世纪末,人口已达八千,上海街飞速发展成为九龙最繁华街道。上海是中国最繁盛城市之一,与香港有密切商务往来,使差馆街更繁华。</p> 弥敦道还没发展时,上海街是当时主要营商地, 现只剩下售卖中国传统有关的商店。 上海街【红砖屋】1895年落成,是香港水务署现存最古老的抽水站建筑物。 【红砖屋】原为上海街旧抽水站的工程师办公室, 抽水站1911年停止运作,建筑物分别被拆卸改作他用,红砖屋部份被保留,于2000年获古物谘询委员会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自1920年起,红砖房曾改为邮政局、公厕、垃圾收集站, 红砖屋后来更成为露宿者之家。 <p class="ql-block">【红砖屋】具有的特徵元素包括红墙立面、铸铁雨水管、铸铁收水斗、拱形游廊及花岗石构件得到保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保存硕果仅存的红砖屋古建筑,</span>邻接的窝打老道8号私人住宅取消部分低层单位,改以长柱支撑楼身。</p> 2009年政府把已评级的历史建筑红砖屋和油麻地戏院改建成【传统曲艺表演中心】。 【传统曲艺表演中心】专为戏曲演出特别是为粤剧新秀和新进剧团提供演出、排练和培训设施的全港性演艺场地。 <p class="ql-block">油麻地【基道小学】放学。</p> 油麻地东莞街41号【天主教小学】,是一所油尖旺区传统名校。学校于1968年5月由香港天主教教区创办。 1969年成立油麻地堂区于该校校址内,定名【圣保禄堂】。<div>学校以“力学明德、仁爱乐群”训勉学生,实行全面教育,使学生在“德 智、体、群、美、灵”各方面皆有均衡发展。</div> 油麻地青少年服务站 <p class="ql-block">油麻地众坊街骏发花园的【百老汇电影中心】是香港百老汇院线旗下戏院之一,为该院线规模最大的戏院。</p> <p class="ql-block">【百老汇电影中心】是香港艺术文化类电影首映礼、见面会常选地。</p><p class="ql-block">是香港少数播放非主流电影的戏院。</p> <p class="ql-block">百老汇电影中心是香港少数能够放映非主流电影的商业影院,是电影文化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在香港影视界,热爱非主流电影的核心影迷钟情于油麻地的百老汇电影中心。</p> 【百老汇电影中心】定期举办特别放映会、电影节和影展等活动,聚集了大量忠实的影迷。 <p class="ql-block">他们观赏电影,深入探讨电影艺术与文化。</p> 电影中心也是众多名导首选首映地。 <p class="ql-block">诸如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等探讨严肃或复杂问题的电影,可能面临商业上挑战,但在电影中心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这里,忠实的影迷们能够深入探讨电影艺术与文化,与导演进行面对面交流。</p> <p class="ql-block">百老汇电影中心有1间叫Kubrick的书店,售卖电影、书籍及提供咖啡店服务。</p> 书的种类丰富,从外文到典籍,再到手绘游记,应有尽有。 <p class="ql-block">电影中心,无疑成为了电影文化人心灵的港湾和思想的乐园。</p> 【油麻地警署】于1893年落成,原位于上海街众坊街交界,1922年迁广东道及加士居道、众坊街交界。 <p class="ql-block">【油麻地警署】楼高三层,左右两翼合成一个勾形建筑,有传统圆柱门廊。警署旧翼二、三楼原设以拓石支撑的开放式回廊,后封闭作房间用。</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21日晚上6点,香港油麻地警署举行了最后一次降旗仪式,作为九龙服役最久的警署,自此正式闭所。</p> 【油麻地警署】是香港出镜率最高的警署,是香港电影的拍摄圣地,《古惑仔》《陀枪师姐》《学警出更》《无间道》《潜行狙击》《谈判专家》等经典剧集均在此取景。 【弥敦道】油麻地段 油麻地的中心点【天后庙】 天后庙旁大榕树是香港象征之一,枝繁叶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遮荫和社交场所。 天后庙大榕树被称为【榕树头】,寓意从头开始,请听我道,类似于英文的“Once Upon a Time”,充满历史故事。 【油麻地天后庙】1865年由当地水上居民所建,原为油麻地海边一座小庙。1870年油麻地居民组成油麻地五约,重修天后庙,成为当地宗教中心及最繁盛地方。 现【油麻地天后庙】以天后庙正殿为中,两侧建有油麻地观音楼、油麻地城隍庙、油麻地观音楼社坛及油麻地书院,各座建筑主祀不同的神灵。 庙中保留的历史文物极为丰富,有1860年的石狮子,1865年、1875年、1890年及1916年所立的庙碑,1888年、1897年铸的铜钟,以及颇多的木石雕刻。 庙顶的1916年石湾瓦脊,至今依然存在。 <p class="ql-block">1887年,天后庙的南、北街道命名庙南街和庙北街,</p> 后合并为【庙街】。 <p class="ql-block">每天入夜,庙街夜市数百个摊档陆续点灯,以平价商品为人所知,小手包、冰箱贴、衣物、电子产品等等,餐饮服务比其他地方便宜。因此,庙街被称为平民街。</p> 【油麻地庙街】是香港最市井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有人说没到过庙街,你就没到过香港。很多国外旅行手册将这里作为香港必去景点。香港旅游发展局官方网站也将庙街夜市列为香港十大景区之一。 在庙街门牌前留个影,到过庙街,以此为证。 <p class="ql-block">油麻地地铁站乘车,</p> <p class="ql-block">结束行程,返回深圳。</p> <p class="ql-block">姑娘领我们香港3日快乐自由行,收获满满,丰富了退休生活,很开心。(用豆包软件让照片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三日自由行景点图。</p> 手机摄影制作:刘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