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竹虚的美篇

周竹虚

<p class="ql-block">千年微笑</p><p class="ql-block">——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p> <p class="ql-block">1996年,在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北魏至北宋时期600余尊佛教造像,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21年又获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称其是20世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是中华灿烂文明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是“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在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青州龙兴寺佛像的微笑被描述为“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这句台词成为经典,让更多人关注到青州佛像的艺术魅力。纪录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展现了佛像微笑背后的深刻寓意,引发观众对艺术与生命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见到青州龙兴寺佛造像是在福州博物馆“看见微笑—古青州地区造像艺术特展”上。这些佛造像与我们在寺庙中常见的传统威严庄重佛像截然不同,青州佛像面含微笑,更具亲和力,非常人性化,传递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p><p class="ql-block">青州佛像的微笑历经千年,依然能够触动现代观者的心灵。同时也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于是我专门去了一次青州博物馆,青州佛造像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对此作进一步的全面了解。</p> <p class="ql-block">佛像面部线条流畅, 五官清秀,眉眼低垂,嘴角微扬,呈现出一种内敛而含蓄的微笑。佛像衣纹紧贴身体,线条流畅,如湿衣贴体,展现了北齐时期“曹衣出水”的艺术风格。青州佛像多采用彩绘与贴金工艺,色彩鲜艳,金箔耀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北齐思惟菩萨像</p><p class="ql-block">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沉静,嘴角含笑,体态优雅,展现了北齐时期佛像的圆润与内敛之美。</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背屏式佛菩薩三尊像</p><p class="ql-block">主尊佛像面容清秀,嘴角含笑,左右胁侍菩萨亦面带微笑,整体造型飘逸,体现了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风格。</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p><p class="ql-block">北魏时多为秀骨清像,身材单薄、肩部低垂;北齐时宽肩细腰、胸腹微突,面部圆润,手臂和双腿拉长,手足也稍有夸大,呈现出舒展洒脱的样态。</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园雕佛座像</p><p class="ql-block">青州佛造像采用线刻、浮雕、透雕、平雕等多种技法,贴金、彩绘等装饰技术运用普遍。</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左胁侍菩薩半身像。</p> <p class="ql-block">青州佛造像服饰工艺精湛,百褶长裙、帔帛、束带及裙上浅浮雕图案精妙绝伦,面部似笑非笑神情可与蒙娜丽莎微笑媲美。</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园雕佛头像</p> <p class="ql-block">青州佛像以其含蓄、温暖的微笑闻名,这种微笑不仅传递了佛教的慈悲与宁静,还展现了人性化的艺术表达,被誉为“东方最美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青州微笑”不仅是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微笑表情、精湛的雕刻技艺、华丽的彩绘装饰,以及南北文化的融合,使其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这些佛像的微笑穿越千年,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展现了艺术与信仰的永恒魅力,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咏诗一首</p><p class="ql-block">北朝石佛艺无双,<span style="font-size:18px;">慈颜一笑意犹彰。</span></p><p class="ql-block">青州微笑情意醉,眉梢眼角蕴祥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州匠艺开新境,</span>似梦神姿冠世名。</p><p class="ql-block">雕塑史中添璀璨,千古妙品永流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