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花石楼 一幢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位于青岛八大关风景区的南端岬角。

黑猫警长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欢迎围观😎🤓感谢浏览☕️🍵</b></p> <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青岛花石楼,哥特式建筑,坐落于八大关景点南端的岬角,背靠八大关,面临第二海水浴场,风景独特,环境优美。</p><p class="ql-block">花石楼 </p><p class="ql-block">建于1930年,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花石楼由白俄罗斯贵族涞比池建造,作为他的私人度假别墅。</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30年,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p><p class="ql-block">融合了希腊和罗马式风格,以及哥特式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青岛德提督海滨别墅,又名“滑石楼”、“花石楼”、“歇脚楼”等。</p> <p class="ql-block">青岛花石楼简介</p><p class="ql-block">青岛花石楼,这座融合了多种西方建筑风格的古堡式建筑!它坐落于青岛八大关风景区的南端,正阳关路,背靠着八大关,面朝第二海水浴场,风景独特且环境优美。</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花石楼始建于1930年,其外墙由坚固的花岗岩石砌筑而成,塔楼顶部则采用了雉堞式女儿墙设计,显得气势恢宏。这座建筑既体现了希腊和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哥特式的建筑特色,真可谓是中西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内部设计</p><p class="ql-block">花石楼内部的设计同样令人赞叹,它采用了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风格,每一层房间都相通,石材的使用恰到好处,就连下脚料也粘贴得十分精致。室内还有壁炉取暖,滑石镶壁,因“滑石”与“花石”谐音,再加上外墙的花岗岩,人们便亲切地称它为“花石楼”。</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说到花石楼的历史,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它最初是作为海滨别墅,由白俄商人格拉西莫夫所有。后来,它历经多次易主,并在1938年成为英国驻青岛总领事官邸。新中国成立后,花石楼更是成为了接待中外贵宾的重要场所,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陈毅元帅还挥毫写下了著名诗篇(初游青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异国风情</p><p class="ql-block">青岛德提督海滨别墅,平面为不对称组合,建筑正立面由一个圆形的五层小楼和四层的多角形小楼组成,墙面多用滑石镶嵌作为装饰。入口设在两部分的连接处,二楼以上的中间部分有小阳台连接为一个整体,立面造型统一中又有变化,是青岛市现存著名的德国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大批俄国人来到青岛定居,这些俄国人中有的颇为富有。1932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临海呷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p><p class="ql-block">楼门台阶下为花岗岩石尊,可用于晚间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为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别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花石楼</p><p class="ql-block">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楼下石阶分为2层,上层6级,下层9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园内广植花木,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p><p class="ql-block">解放前蒋介石曾居于此,特务头子戴笠及当时的电影红星白光来青岛时也在这里住过。</p><p class="ql-block">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p><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第一次到青岛时就住在花石楼,对青岛留有极深的印象。他说,五四运动时就知道中国有个青岛,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打了许多年的仗,终于来到了青岛。他还借来《胶澳志》,详细阅读了青岛的历史,并写下了长诗《初游青岛》。花石楼与影视艺术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建于1930年,1931年完工。建筑面积800㎡左右。</p><p class="ql-block">建筑由圆形5层与多角形4层楼构成,欧洲古城堡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历史名人与花石楼</p><p class="ql-block">‌蒋介石与宋美龄‌</p><p class="ql-block">花石楼与蒋介石的关系备受争议。据传1946年,蒋介石曾秘密飞抵青岛,住在花石楼一楼研究东北战事对策。宋美龄的画作至今仍挂在楼内。</p><p class="ql-block">‌戴笠的最后夜晚‌</p><p class="ql-block">1946年,国民党军统领导人戴笠在花石楼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夜晚,随后因飞机失事身亡。戴笠选择花石楼,据说是因为其毗邻汇泉湾,寓意“补水”。</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的贵宾‌</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陈毅元帅第一次到青岛时住在花石楼,并写下了长诗《初游青岛》。</p><p class="ql-block">建筑争议与保护</p><p class="ql-block">关于花石楼的修建时间存在争议。一块石碑称其建于1903年,由德国人所建;另一块标志牌则称其建于1930年至1931年,由白俄贵族修建。目前,花石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仍需进一步考证其历史。</p><p class="ql-block">花石楼与影视艺术</p><p class="ql-block">花石楼与影视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多部影视作品曾在此取景,包括《宋氏三姐妹》《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等,使其成为影视圈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名称来源</p><p class="ql-block">花石楼之所以叫花石楼,主要是因为其内部使用“滑石”作为墙壁内饰装饰的,因为滑石硬度低,很大一部分墙面保存的不好,被人为刻上了文字。连每个房间的基本功能都看不出来。花石楼的外观保存十分好,洋楼城堡式的设计。还有一点就是它的外部建筑材料是花岗岩。</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