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2日我们一行十人开启我们翁源之旅🎊🎊</p> 东华寺 <p class="ql-block">广东东华禅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开国元年(公元502年),已有<b>一千六百年的历史</b>,为禅宗道场。东华山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智药三藏禅师航海抵粤至翁邑(今翁源),创灵鹫寺。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于黄梅受衣钵,南归经此寺而隐修,改灵鹫寺为东华禅寺。东华禅寺鼎盛于唐宋,毁于明清。</p><p class="ql-block">公元一九九七年万行法师入此山闭关潜修三年,出关后复建东华。</p> <p class="ql-block">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于黄梅受衣钵,南归经此寺而隐修,改灵鹫寺为东华禅寺,后去宝林。翁邑自此有传: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东华证道南华弘法。唐宋鼎盛,毁于明清。</p><p class="ql-block">公元一九九七年沙门万行乘愿再来,入此山掩关潜修三年,感天地之恩泽,会阴阳之和谐,证佛性之本源,如是出关,复建东华。师手执刀斧,开山辟石,斩荆修路,昔杳无人迹处,丁亥仲秋,宝刹重现,菩提苍翠,绿树掩映,僧信云集。师继祖师之禅: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立东华之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万行法师继祖师之禅,“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秉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道德模范,圣人品行”的理念严格管理寺院。僧众恪守丛林清规戒律,真修实证的清净道风有口皆碑,使东华禅寺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实修中心,吸引了众多僧信前来参学问道。东华禅寺在万行法师的住持下,已成为韶关地区最具规模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市模范宗教活动场所、省和谐寺观教堂、翁源县公益慈善倡导者,每年为社会捐赠赈灾、助学、扶贫等功德善款数百万元,极大促进了翁源县域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p> <p class="ql-block">最初的东华寺是一间很小的寺院,从最高处有水溪流向最初寺院门前的小湖,后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正面对着是狮山,左北狮,右南狮</p> <p class="ql-block">湖心坝客家群屋</p><p class="ql-block">1. 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长安围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距今已有550多年的历史,是湖心坝民居群中现存年代最早的围屋之一。它由沈氏四世祖沈铎营建,经过嘉靖年间的完善,成为南方客家围楼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2. 建筑特色</p><ul><li>布局与结构:长安围呈半圆形布局,前面房舍一字展开,后面房舍按大半圆形状建设。正大门外有一口半月形大池塘,用于养鱼、浇灌和防火。</li><li>内部设计:围内中央是五进式永初公祠,两边是108间两层居屋,共计九厅十二井,体现了客家建筑的精巧布局。</li><li>防御功能:围楼四周以8米高的围墙连接四角的三层碉楼,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li></ul><p class="ql-block">3. 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长安围不仅是客家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耕读传家的传统,被誉为“粤北客家第一村”的代表性建筑。2010年,长安围被列入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韶关半溪嘉华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