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1点河南省博物院南行 26分钟6.8公里,途经:花园路、紫荆山路前往郑州商代遗址博物院。路过商代遗址下车打卡,城址的平面近似长方形,四周是高筑的城墙,墙周长7千米,地面残留的墙垣最高处达5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 台基附近曾出土有青铜管、玉管、玉片等装饰品。西墙外和东南角各发现一处铜器窖藏,出土了大量的王室青铜礼器,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郑州商代遗址的面积广大,遗存丰富,特别是城垣和宫殿的发现,证明了这里是商代的重要都邑。 博物院位于郑州市东大街(紫荆山路和城东路之间)南侧,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 建筑外观为抽象的几何造型,是古文明的天然属性,加以斜面、斜线元素,创造出破土而出的磅礴气势。 博物馆主要包括六个展厅,序厅、沙盘厅,三个主题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博物馆内正门一幅巨大雕像—商代的开国君主商汤。<br> 第一展厅主形象墙。“中”字光影+洛阳铲造型中空缝隙凸显地域特色和由考古发掘而来的千年古都。 在序厅沿着环廊,看郑州最早的样子,在古代文明中的位置,以及历代的变迁。商的传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有一次吞食了一只玄鸟下的蛋,因此怀孕生下了契,契是商汤的先主,商朝的奠基人。玄鸟被认为是商朝的图腾,象征着商人的精神和命运。<br> 商汤,又称成汤或大乙汤。根据史料记载,商汤是商族的首领,他原是夏朝末年的一位贤臣,因其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才能而受到人民的尊敬。 夏朝末年,夏王桀暴虐无道,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3600多年前,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趁机起兵,在尹伊的协助下,最终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定都于亳 (bó)—今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改朝换代事件。 随着一段郑州城发展进程灯光投影结束后,展厅内灯光缓缓打开。巨型年轮天棚下一面环形雕塑墙呈现眼前,展示出从玄鸟生商,到仲丁迁隞的郑州商代都城简史。 早商王都布局规划的大型复原沙盘。数字投影和大型立体复原沙盘、视频解读相结合,呈现郑州商代都城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郑州商代都城是早商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 第二展厅展示了郑州地区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和核心区,讲述商族历史;以场景复原的形式,重现了筑城、宫殿、铸铜、制陶、输排水系统、青铜器窖藏、祭祀等场景,展示王都的恢宏气势。 郑州商城出土战国时期的字陶文,为亳都的确认提供了确切的证据,对郑州二里岗文化和商城遗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展厅包括两个单元:大邑商都、四方之极郑州商代都城作为当时最大、最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汇聚了四方人群,除了商王室和贵族,还居住着众多中小贵族、平民、手工业者等。大邑商都以丰富的器物种类与器型组合再现了商都的城市社会生活。 ①兽面纹铜斝(jia)②对夔(kui)纹铜斝 ③弦纹铜爵(jue) ④兽面纹铜觚(gu) ⑤弦纹铜爵(约公元前1600年一前1046年)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 铜钺。整体呈梯形,方内,刃和阑部平直,平肩,两肩各有近似长方形的小穿孔,作为穿绳系柄而用。器身饰镂空兽面纹,兽面左右对称,纹饰四边有11个连接点,铸造工艺精湛。 第四展厅包括两个单元:生生不息、守望保护。生生不息单元讲述商代之后郑州的历史,3600年来,文脉不断,人脉不息;守望保护单元细数郑州商代都城遗址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历程。巍巍商都,正闪耀着中华历史文明的光彩,为古都郑州点亮当今、照见未来。 郑州商城出土战国时期的字陶文,为亳都的确认提供了确切的证据,对郑州二里岗文化和商城遗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兽面纹铜提梁卣(you)(复制品)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一前1046年)。 博物院的基本陈列“巍巍亳都,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基于郑州商城70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全面展示了郑州商城的历史和文化。 岁月流逝,为巍巍商都披上重重迷霭。早商的王陵在何处?商都为何走向陨落和废弃?……这些未解之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追寻,去探究。 郑州商代遗址博物院 1小时16分钟46公里,途经:中州大道、郑新快速通道来到新郑黄帝故里。 景区呈南北长条状,占地7万㎡,由拜祖广场、故里祠区、中华姓氏广场3大区域组成,体量很大,看来也得“选择”性观看。 黄帝故里是新郑市区内的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祭祀地,始建于汉魏时期的轩辕故里祠,历代多有修缮,眼下建筑是主要是2002年、2007年2次大扩建而成。 <p class="ql-block"> 新郑市古为有熊国,是古有熊氏的族居地,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带领先民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p> 黄帝故里景区的大门为汉阙。阙,系最古老的门。阙者,缺也,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这座汉阙其形为蜂腰形子母阙。母阙为重楼,上楼为重檐,高17.08米,东西两阙之间净距24米。 轩辕庙是整个黄帝故里景区中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整个景区只有这里才有点遗迹。汉代建祠,明清修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祠前庭,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风上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还有新郑地名的出处。 轩辕祠。 进入大殿,迎面看到的是轩辕黄帝塑像。上面的匾额题词"人文初祖"。在大殿四周的墙壁上是8幅壁画,生动的展示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黄炎结盟。5000年前,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中华大地,氏族林立。当时居住在陈丘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征战蚩尤。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神恶煞,所向披靡。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蚩尤在作战中还能够喷雾,使人迷失方向。为了彻底打败蚩尤,黄帝即命风后造指南车,以示四方,破蚩尤大雾,蚩尤大败,逃至今河北翼县,被黄帝手下大将应龙擒杀。 轩辕殿。位于拜祖广场北部,位列居中,正对轴线。轩辕殿做三级高台,上棚叠涩铺作,庑殿式屋顶,中厢直径九丈穹宇,寓意天下九州苍穹。作为祭拜广场中体量最高大,形象最突出的主体建筑统领全局。轩辕黄帝像于穹宇中心,成为整个广场空间的视觉焦点。 大殿上方铜制匾额,是钟鼎文书写的“轩辕殿”三字。轩辕殿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5.7米。 穹顶位于大殿中央,以北斗九星为枢纽,反映公元前2717年三月初三黄帝诞生日的灿烂星象。站在大殿中,抬头仰望,星辉披目,宁静如诗,仿佛穿越五千年的时空,触摸先民的脉搏,让人深感时空交错之浩渺,华夏文化之璀璨。 时间有限,新郑黄帝故里景区的中华姓氏广场留个念想,下次再来。向东步行400米左右来看新郑博物馆。新郑博物馆是新郑市区内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建于1993年,占地8091㎡,收藏文物6万多件。 广场正中的主雕塑,青铜莲鹤方壶。塑于2000年,按1:2.5比例将莲鹤方壶放大,高3米、重1500公斤。台座上正门是雕塑介绍,莲鹤方壶是国家一级文物,造型极其精美复杂。 莲鹤方壶的台座背面是《新政博物馆落成碑记》,介绍了博物馆的建造概况。 主体建筑为两层歇山式仿古大楼,东西各配11间卷棚式厢房,前有高脊飞檐的山门与主楼和厢房相互映照,错落有致。 博物馆共有四个基本陈列,《郑韩文物展》主要展出近50年郑韩故城考古发掘成果,陈列以郑韩两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为主线,主要展示郑韩故城出土的郑韩两国的青铜礼乐器、金银玉器、兵器、铁器、建筑材料、手工业制作工具等210余件文物珍宝, 《华夏之根—走进有熊氏故墟》主要以展示新郑裴李岗文化为主的史前文化与炎黄文化研究成果相对照,把考古成果与文献相结合,展示华夏古代文明。 因与河南博物院以及上述郑州商代遗址博物院内容多有重叠,不再赘述。 近一天时间在这里,感叹新郑是历史的悠久、文化积淀丰富的中国古城。走出新郑博物馆,没有搜索到汉庭酒店,直接找了西北方向2.2公里路程的新郑香格里拉假日温泉酒店住宿。 晚餐就在新郑合记餐馆,在河南点合适我们口味的江浙菜,还要照顾每人的饮食习惯,真是一门技术活,吃好才能玩好睡好,要谢谢我们的医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