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省工人疗养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云南省工人疗养院</span>是云南省总工会的直属事业单位,位于美丽的高原明珠——昆明滇池西岸的白鱼口风景区,陆路距离昆明市区28公里,高海高速公路直达院区。1951年7月,昆明市军管会接收了庾恩锡先生捐献的白鱼口庾家花园房屋及一切土地,交云南省总工会创建疗养院,始称“云南省总工会工人休养所”。1952年10月,成立“云南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1953年3月更名为“西南第三工人疗养院”,1954年10月改称为“云南省工人疗养院 ”,1955年5月正式更名为“云南省工人疗养院”沿用至今。建院以来,长期致力于职工疗休养工作,服务社会,为促进广大职工身心健康,保护社会生产力做出了积极努力。近70年来,共计接待来院疗休养的劳模、职工和国内外宾客数百万人次。朱德、邓小平、陈毅、贺龙、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下榻于此。疗养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心下,在云南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2001年,投入巨资,改造新建了疗休养康复大楼——明楼;2009年,室内温泉游泳馆投入运营;2010年底,参照五星级标准改造装修的又一村疗休养区投入使用;2015年,云南省总工会再次投入资金对疗休养康复大楼(明楼)进行升级改造。如今,云南省工人疗养院开放有疗休养床位400余张,各类配套设施、设备齐全,已发展成为集疗休养、医疗、体检、餐饮、会议、培训、康体、健身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疗养院,整个院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明楼疗休养区、诊疗康复区、空谷园历史文化区、温泉游泳馆、生活后勤服务区。</p><p class="ql-block"> 2004年,云南省工人疗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定为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同年,被评为“全国工会先进疗休养院”;2009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2年,被中国职工疗养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授予“全国先进工人疗休养院”。</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工人疗养院院区具备高原湖泊及山地双重特点,占地面积600多亩,东临滇池,依山傍水,古树参天,天光云影,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占整个院区的70%以上,系昆明市园林单位,2010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院区气候四季如春,与昆明整体气候基本相同,年平均气温15.8℃,比市区低1-2℃。院内还拥有自然涌露的低温温泉,“浴之体感润滑,饮之口感甘甜”,有着非常显著的生物医学效应。院区空气清新,被称之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其含量是市区3倍以上,空气质量优越。</p><p class="ql-block"> “走遍云南山和水,白鱼风光最妖娆”,这里是白鱼口一片净土,是人类最宜生存地之一,不愧享有“疗休养胜地”美誉。到这里来,来疗养身心享风光之乐,云南省工人疗养院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4日 我们一行多人到此游览。</p> <p class="ql-block">磊楼</p><p class="ql-block"> 磊楼,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白鱼口村滇池岸边的云南省工人疗养院内。该楼由原民国时期的昆明市市长庾恩锡建于1935年,“空谷园”内的主体建筑,用方圆大小不等的天然岩石叠砌堆成,磊石成楼,故名磊楼。是典型的仿法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中间高,两边低,呈品字形,三层石结构。通面宽24米,进深为15米,占地面积36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磊楼楼体面对滇池,周围有亭﹑榭﹑池﹑泉等相陪衬,错落有致。楼前湖岸微风扶柳、海鸟翻飞。楼后小山古木苍茫,层林叠翠。其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均为昆明市保存较为完好的近代优秀建筑。</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庾恩锡先生把整个空谷园无偿捐献给政府,政府又移交给云南省总工会,并在空谷园的基础上建造了云南省工人疗养院。</p><p class="ql-block"> 疗养院曾经接待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2003年,磊楼被昆明市西山区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1年,磊楼被昆明市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庾恩旸</p> <p class="ql-block">庾恩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