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血(23~24)

长岸一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十三章</p><p class="ql-block">林冰的辞职申请终于批了下来,那一刻,时间仿若凝固。</p><p class="ql-block">“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林冰望着办公桌上自己整理好的物品,轻声呢喃,那声音像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满是疲惫与解脱,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p><p class="ql-block">李逸飞看着林冰的样子,想伸手帮忙,可又像被无形的线牵制住,有所顾忌。孙强斜躺着身子,阴阳怪气地学着陈佩斯《主角配角》的腔调说:“我说得没错吧,高学历有什么用,最终还得看谁有戏。”那刺耳的声音,像一根针,扎在这略显沉闷的空气里。</p><p class="ql-block">“你少说两句。你有本事和胆量辞职看看。”赵静“噌”地一下站起来,柳眉倒竖,对着孙强怒目而视,随后快步走到林冰旁边,轻轻帮她收拾东西。</p><p class="ql-block">“谢谢静姐。”林冰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激的哽咽。</p><p class="ql-block">张小兰还是那副胆小怕事的模样,缩在工位上,眼神闪躲,不敢看向这边。</p><p class="ql-block">林冰收拾好东西,缓缓环顾一周,办公室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刘志锋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避开,没回办公室。林冰桌面那本《银行工作守则》因溅上茶水已泛黄,像一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林冰轻轻摸了摸守则,把它端正放在桌面上,双手稳稳地捧起纸箱,一步步向门口走去。这一刻,她仿佛卸下了一副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沉重枷锁,可心头却又被一抹浓得化不开的怅然所笼罩。她在这座城市的职场浪潮中奋力搏击两年有余,怀揣满腔热忱纵身而入,却被现实的暗礁撞得遍体鳞伤。那曾经熠熠生辉、怀揣在心底的理想,在现实的狂风骤雨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然而,林冰不后悔,她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坚毅,那是对自己坚持的执着守护。</p><p class="ql-block">此时,远在广州的张斌从唐玲电话里得到了林冰辞职的消息。他已经升为支行副行长,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布置得古色古香,檀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青花瓷瓶里插着几支淡雅的百合,在这略显闷热的午后,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清香。他放下手机,修长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看着一份合同若有所思。随即,他拿起手机,快速拨通了林冰的电话。电话接通,张斌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像一阵风,打破了平静:“林冰,听说你辞职了?我明天就去看你。”</p><p class="ql-block">同一时间,在东莞的陈明远也收到了消息。他正不紧不慢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听到同事说起林冰辞职,手中的笔微微顿了一下,随后轻轻叹了口气,在心里琢磨着要去探望一番。陈明远一直秉持着中庸之道,随遇而安,工作上没有太大的野心,日子倒也过得安稳自在,像一潭平静的湖水,没什么波澜,却也乐得其中。</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张斌一大早就从广州赶来。他身着笔挺的阿玛尼西装,皮鞋擦得能映出人影,浑身散发着成功人士的自信,那气场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震得微微发颤。陈明远也从东莞匆匆赶到,他穿着简单随意,一件白色T恤搭配蓝色牛仔裤,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透着与世无争的气质,像春日里的一缕暖阳,不炽热,却暖人心。</p><p class="ql-block">张斌的奔驰“吱”地一声急刹在深圳华侨城一座粤式茶楼前时,陈明远已站在雨檐下等了十分钟。雨滴顺着屋檐滑落,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p><p class="ql-block">透过包厢的雕花玻璃,林冰看着两个模糊人影一前一后走来。窗外远处南海发展银行一幅广告语“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做你最信赖的朋友。”在夜色中闪烁。林冰看着这广告语,脑海中如放电影般浮现出林卫国夫妇绝望无奈的脸孔,那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垮的表情,刺痛着她的心。</p><p class="ql-block">包房里的灯光昏黄,像一层陈旧的纱,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桌上的菜肴冒着热气,袅袅升腾,却无人动筷。</p><p class="ql-block">“林冰,你太冲动了。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你怎么说辞职就辞职呢?”张斌率先打破沉默,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像一个解不开的结。</p><p class="ql-block">林冰苦笑着摇摇头,那笑容里满是苦涩,“我只是不想再违背自己的原则,每天戴着面具生活。你不懂,在那种环境里,我真的快窒息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泥沼里挣扎,越陷越深。”</p><p class="ql-block">张斌皱了皱眉头,反驳道:“原则?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原则能当饭吃吗?你就是太理想化了,不懂得变通。顺势而为才能在职场里生存下去。去年分行王总的案子还记得吗?他坚持原则举报洗钱,现在在开网约车!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容不得你有太多的坚持。”</p><p class="ql-block">陈明远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喝一口茶,试图缓和这剑拔弩张的气氛:“好了好了,都别吵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林冰既然做了决定,肯定也有他的考量。这就像喝茶,各有各的口味,强求不来。”</p><p class="ql-block">林冰看向陈明远,眼中满是感激,那眼神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还是你理解我。这两年多,我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参与那些勾心斗角,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却被人排挤,被边缘化。可我不后悔,至少我问心无愧。每当夜深人静,我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p><p class="ql-block">“问心无愧?”张斌冷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丝嘲讽,“你看看你现在,辞职了,未来一片迷茫。在职场里,太有棱角只会让自己受伤。你得学会适应,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你知道我上季度怎么完成指标的?陪客户喝到胃出血那天,你可能正在写你的合规报告!为了这份工作,我付出了多少,你根本想象不到。”他扯松领带,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p><p class="ql-block">林冰的手指紧紧抓着茶杯,手指泛白,像要把茶杯捏碎,她冷冷说:“所以我们就该变成自己最恶心的那种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p><p class="ql-block">陈明远突然把虾饺推到中间:“趁热吃吧,别让菜凉了。”可那话音瞬间就淹没在瓷器的碰撞声里,像一颗小石子落入汹涌的波涛,激不起一丝水花。</p><p class="ql-block">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林冰的情绪有些激动,她站起身来,双手撑在桌上,身子前倾说道:“难道为了所谓的成功,就要放弃自己的底线吗?那这样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即使拥有了全世界,却丢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张斌也站起身,提高声调“林冰,你。”然后又降下声调说:“你这是钻牛角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成功了,才有资格谈原则。如果失败了,谁听你这些大道理?人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p><p class="ql-block">陈明远赶忙起身,将两人拉开,双手像两把大伞,隔开了两人的“战火”:“都冷静一下,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别为了这些事伤了和气。咱们是兄弟,情谊可比这些争论重要多了。”</p><p class="ql-block">林冰坐回椅子上,大口喘着粗气,眼眶有些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像即将决堤的洪水。她想起这两年多在职场里遭受的种种不公和委屈,那些被孤立的时刻,那些被误解的眼神,心里一阵酸涩,像吃了一颗未成熟的果子。张斌看着林冰,也有些无奈,他并非不理解林冰的坚持,只是在他看来,林冰的做法太过天真,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很难生存下去。</p><p class="ql-block">“林冰,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但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你得学会妥协。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张斌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像一阵轻柔的风,试图抚平林冰心中的波澜。</p><p class="ql-block">林冰抬起头,目光坚定,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我不会妥协的,我做不到。那样我就不是我了。大不了从头再来,我相信总会有一片能让我坚守原则的天地。即使前路荆棘丛生,我也会坚定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陈明远看着两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林冰的坚守,也理解张斌的现实,只是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之间,他选择了中庸,选择了随遇而安。他不想卷入这场争论,只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好。他觉得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线,没有对错,只有不同。</p><p class="ql-block">“不要吵了,我觉得你们两个都没有错。然而,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兄弟,我们应该包容。更重要以后有什么困难,我们都应互相帮助。我别的本事没有,帮兄弟的心可从来没少过。”陈明远真诚地说道,眼神里透着关切。</p><p class="ql-block">张斌和林冰听了,都看向陈明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的,这世界每个人各有各活法,尽管他们的思想和选择不同,但这份友谊,却难能可贵,它像一棵扎根在心底的大树,无论风雨如何侵袭,都屹立不倒,在这冷漠世界庇护着彼此。</p><p class="ql-block">包房里的争论声渐渐平息,只剩下轻轻的叹息声。三人默默吃着饭,各自想着心事。这顿饭吃得格外漫长,就像他们这两年多的职场经历,充满了酸甜苦辣。每一口饭菜,都像是在品尝生活的滋味,有咸,有甜,有苦,也有辣。</p><p class="ql-block">吃完饭后,三人走出餐厅。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会下雨,像一块沉甸甸的铅板,压在心头。他们站在门口,沉默了片刻,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愁绪。</p><p class="ql-block">“林冰,我那么激动都是为你好。怕你以后还受伤。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路。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别客气。我虽然和你观念不同,但我还是敬佩你守原则底线的勇气。不过在守原则底线也要圆滑融通。好了,不论怎样,我们的情谊永远都在。”张斌拍了拍林冰的肩膀,那手掌宽厚而温暖。</p><p class="ql-block">林冰点了点头:“谢谢你,张斌。我会的。我明白你是好意,我都记在心里。”</p><p class="ql-block">陈明远也走上前,给了林冰一个拥抱,那拥抱有力而温暖:“有时间常联系,希望你能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管什么时候,兄弟都在你身后。”</p><p class="ql-block">“嗯,我会的。你们也保重。”林冰看着两人,心中满是不舍,那眼神像在和最珍贵的宝物告别。</p><p class="ql-block">三人挥手道别,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他们的身影在街道上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而他们的故事,还在这座城市里继续着,等待着下一次的相聚,下一次的碰撞。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各自闪烁,但总会在某一个瞬间,交汇出最璀璨的光芒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十四章</p><p class="ql-block">张斌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双眼紧紧盯着奥科新材的财务报表,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思索。正如他先前所料,奥科新材的业务正呈爆发式增长。新生产线投产后,经营数据近乎翻番,可与之而来的,是愈发庞大的资金需求。眼下,南海发展银行对奥科的授信额度虽已提升至3000万,却依旧是杯水车薪。而以奥科现有的资产规模来看,直接融资的负债率已然超过了制造业50%的警戒线,这无疑是个棘手难题。张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究竟该如何破解奥科的资金困局呢?目前张斌虽然业绩依然在广州分行名列前茅,但也面监KPI考核的压力。</p><p class="ql-block">他的目光在财务报表上的存货、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这三个关键指标上缓缓移动。突然,他像是捕捉到了一丝灵感,迅速往下翻看应收账款的明细表。映入眼帘的是一连串知名企业的名字,刹那间,他眼前一亮,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那一丝曙光。他赶忙拿出纸笔,快速地绘制着资金流向图,一个全新的方案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p><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张斌便驱车前往奥科新材。吴海波和卢小燕早已在会客室等候多时。张斌走进会客室,简单打过招呼后,端起泡好的茶喝了一口,便直奔主题:“咱们开门见山,你们之前说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可流动资金短缺,主要是原材料采购大多需现金结算,而你们提炼出的稀有金属供应给央国企和上市公司,存在一定账期,对吧?”</p><p class="ql-block">吴海波和卢小燕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吴海波接着说道:“是啊,可我们目前能抵押的资产都抵押出去了,银行没有抵押物,很难再贷款了。”</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你们抵押了厂房和部分设备,甚至吴总您自己的房产也抵押了。不过,我觉得在应收账款这一块,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另外,你们的供应商里不少是个体户,能不能想办法把他们变成中小企业?现在国家对中小企业有优惠贷款政策,从这方面或许能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张斌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挥舞着手。</p><p class="ql-block">“个体户改成中小企业?”吴海波指尖敲了敲茶杯,“他们的账可经不起查……” </p><p class="ql-block">张斌哈哈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吴总是聪明人,有些话不必说得太直白。这里面的门道,变通一下不就好了?到底是不是中小企业,有时候还不是看怎么操作嘛。”</p><p class="ql-block">吴海波稍作思索,瞬间恍然大悟,大笑道:“明白,明白,还是张行脑子转得快啊!”</p><p class="ql-block">卢小燕在一旁,看看吴海波,又看看张斌,一脸茫然,显然还没跟上他们的思路。她想了想,犹豫一下,小声说道:“张行,这些应收账款里有两家国企的账期超180天了,按规不能融资吧?”</p><p class="ql-block">张斌面色不变:“所以需要奥科提前开‘未到期’确认函,具体怎么操作……吴总懂的。”</p><p class="ql-block">张斌接着说:“那吴总尽快安排,最好找那些存续期一两年、经营状况正常的中小企业。另外,您去和应收账款方沟通一下,让他们配合做好确权工作。”</p><p class="ql-block">吴海波笑着应道:“没问题,中小企业的清远我还有点兄弟,应该没问题的。至于应收账款确权,我与那些企业关系还在,也应该没问题。这次张行帮了大忙啊,我知道怎么做啦!”</p><p class="ql-block">“好了,我去你们车间转转,拍几张照片,也算是完成贷后检查了。”张斌一口喝完茶,站起身来。</p><p class="ql-block">吴海波也一口喝完茶,笑着起身说:“那走吧。卢经理就不用陪了,你忙你的。”</p><p class="ql-block">两人一同走出会客室,朝着生产车间走去。</p><p class="ql-block">没过多久,吴海波便提供了十个供应商企业的资料,并且与各供应商签订了采购合同,合同总额约6000万。同时,还提供了一批应收账款确认函,合计5000万。张斌马不停蹄地着手编写以奥科新材为核心企业的“1+N”供应链融资方案。</p><p class="ql-block">张斌深知此事的重要性,行事极为谨慎,主动将“1+N”供应链融资方案提交给分行风控总监李平凡。他向李平凡详细阐述了方案内容,着重介绍了各个风险点的控制手段。李平凡认真听完,又针对货物管理、结算条款、资金控制等具体控制手段询问了一番,随后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办公室里一片寂静,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片刻后,李平凡开口笑着道:“好你个张斌,你这方案够创新啊!不过,这种创新做法,我得单独向总行汇报一下。这合规性还是要小心。”</p><p class="ql-block">李平凡接着合上文件,突然压低声音:“总行新来的风控副总可是银监出身,你这玩法……”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不过要是能拉上平安保险做信用增级,或许更容易过关。”</p><p class="ql-block">张斌一听马上说:“还要报总行?不是吧。我又要求不多,撑死也就1个亿,而且分散那么多借款主体,这权限李哥就可以有权定呀。拉平安平险做增信,不但只费用增加,也多了环节不好操作呀。”</p><p class="ql-block">“权限是我可以定,但这创新做法,以前没人做过,甚至同行目前据我所知也没有人做。我觉得还是谨慎点,向总行汇报一下。如果可行,由总行出面推广也容易。平安保险那方面跟我们行也有业务往来,我问问。”李平凡说完又笑着说:“如果总行欣赏这创新,对你张行也是加分项,到时升职加薪别忘了我哦。”说着拍了拍张斌的肩膀。</p><p class="ql-block">“看您说的,您一直是我哥,我哪能忘呢!”张斌大笑着回应道。其实他心里也很明白李平凡上报总行也有他考量。</p><p class="ql-block">“行,你按照我刚才说的,把方案再细化一下报给我。一方面走咱们分行的审批流程,另一方面我亲自向总行汇报。”李平凡略有所思地说道。</p><p class="ql-block">“好嘞,谢谢李哥!”张斌满心欢喜地应道。</p><p class="ql-block">离开李平凡的办公室,张斌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在金融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舞台上,创新与监管、规则与潜规则就像一对宿敌,永不停歇地进行着激烈的博弈,而自己,正站在这场博弈的风口浪尖。此时他突然想到林冰,觉得自己羡慕起林冰的活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