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博斯普鲁斯海峡</b>又称<b>伊斯坦布尔海峡</b>,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与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一起组成土耳其海峡,并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的海峡</p> <p class="ql-block">海峡全长30.4千米,最宽处为3.6千米,最窄处708米,最深处为120米,最浅处只有27.5米。</p> <p class="ql-block">海峡两岸为坚硬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不易侵蚀,岸壁陡峭、水流湍急。</p> <p class="ql-block"><b>博斯普鲁斯海峡</b>同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连接,成为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位于海峡中南段两岸。</p> <p class="ql-block"><b>博斯普鲁斯海峡</b>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道,由于两洲各国间的商贸等各种交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增多,它的地理位置尤具战略意义。</p> <p class="ql-block">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内海。面积约42.4万平方千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相联。重要流入黑海的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p> <p class="ql-block">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船进入<b>博斯普鲁斯海峡</b>,两岸秀美的风光如入画境。岸边停靠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游艇,偶尔也有停泊的巨轮。岸上山峦起伏,绿树掩映中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b>欧亚大桥</b></p> <p class="ql-block"><b>博斯普鲁斯大桥</b>通常指1968年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建造的悬索桥,该桥又名<b>欧亚大桥</b>,修筑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于1973年10月正式通车,是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结亚洲与欧洲两大陆的跨海大桥。</p> <p class="ql-block">1973年10月30日,欧亚大桥通车,全长1560米,跨越海峡水面1074米,桥身离海面64米,各种类型的船只都可以通过,是欧洲第1大吊桥,世界第4大吊桥。</p> <p class="ql-block">两个桥塔有165米高,连着两根58厘米粗的钢索,这钢索是用11300根五毫米的钢丝拧成的。除两头的钢架外,大桥中间没有桥墩,整个桥身就吊在两根钢索上。</p> <p class="ql-block">欧亚大桥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地中海,它将被海峡分割的城市联在了一起,也把欧、亚两大洲连结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1985年12月4日,土耳其政府和日本、意大利三国共同承建了第二座海峡大桥。位于第一座大桥的北面约5公里处。大桥总长1510米,跨越海面部分为1090米,比第一座大桥长17米,是世界第六大吊桥。</p> <p class="ql-block">第二座海峡大桥,桥身高出海面64米,任何远洋巨轮均可自由航行。桥面宽39.4米,可平行通过8辆汽车,比第一座大桥宽出两个车道。</p> <p class="ql-block">1988年,第二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通车。2016年8月26日,第三座跨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通车,连接欧、亚两端的交通更为便捷。</p> <p class="ql-block"><b>达达尼尔海峡</b></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一达达尼尔海峡又称“黑海海峡”,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组成了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三海峡全长约160海里,最窄处仅0.35海里,两岸属于土耳其,为土耳其领海海峡。</p> <p class="ql-block">1774年,俄国和土耳其签订《库楚克—开纳琪条约》,俄国成为黑海国家。土耳其开始准许外国商船自由通过海峡,但不准外国军舰驶入。</p> <p class="ql-block">1841年《伦敦公约》、1856年《巴黎条约》和1871年《伦敦公约》肯定上述规则,但1871年《伦敦公约》规定海峡平时向友好或同盟国家军舰开放。</p> <p class="ql-block">1923年《洛桑条约》宣布平时或战时在海峡内一切国家的商船和军用船舶都享有航行自由,并作了海峡不设防及由国际委员会实行监督的规定。</p> <p class="ql-block">海峡的现行通过制度是由1936年《蒙特娄公约》规定的。平时和战时各国商船在海峡内有通过和航行的自由,并须交纳费用和遵守有关法律和规章,但土耳其有权禁止与其交战国家的商船通过海峡。</p> <p class="ql-block">军舰通过海峡,必须事先通知。准许黑海国家的任何吨位的船舶和潜艇通过海峡。非黑海国家的军舰的装备、吨位及航期受到限制,主力舰和潜艇不得通过。交战国的军舰禁止通过海峡。</p> <p class="ql-block">在战时,土耳其如为交战国一方或认为受到战争危险的直接威胁时,非经土耳其政府允许任何军舰不得通过海峡。</p> <p class="ql-block"><b>古罗密露天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古罗密露天博物馆位于卡帕多奇亚的古罗密山谷内,地处土耳其东南部。</p> <p class="ql-block">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大约300万年前,当时埃尔吉耶斯、哈桑和格鲁三座火山喷发,岩浆和岩灰冷却后形成厚层凝灰岩。</p> <p class="ql-block">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和雨雪的冲刷,形成了奇峰沟壑的奇特地貌,被誉为“精灵的烟囱”和“月球地貌”。</p> <p class="ql-block"><b>古罗密露天博物馆</b>的最大特点是平地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小山峰,有的像圆锥形、圆柱形和蘑菇形。</p> <p class="ql-block">这些地貌是由于公元6世纪时期基督徒为了躲避穆斯林的迫害而逃到这个地方,并在地下建造房屋和教堂。</p> <p class="ql-block">经过十多个世纪的风化和天然侵蚀,形成了显著的笋状石柱和烟囱状的石岩,环绕着古老的村庄和山脉,蔚为壮观。这些地区被称为“奇石区”。</p> <p class="ql-block"><b>古罗密露天博物馆</b>汇集了30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特色的石窟教堂,浓缩了卡帕多奇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p> <p class="ql-block">这些岩窟教堂内部刻画着精美的壁画,一般是《圣经》中的人物画像。</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有著名的教堂如黑暗教堂、蛇教堂等,游客需要上下穿梭攀爬狭窄的岩窟,体验丰富的洞窟文化。</p> <p class="ql-block">此外,这里也是《星球大战》等科幻电影的外景取景地,吸引了无数旅行者前来探索。</p> <p class="ql-block"><b>古罗密露天博物馆</b>于1985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p> <p class="ql-block"><b>鸽子谷</b></p> <p class="ql-block"><b>鸽子谷</b>位于卡帕多奇亚的格雷梅国家公园内,是一个充满自然奇观和历史文化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以其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丰富的鸽子洞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山谷的两边到处都是形状各异的石柱,表面被自然侵蚀出各种形状,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金字塔,甚至有的像一只纤细的铅笔。</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的名字来源于山谷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鸽子洞,这些洞穴是古代人用来收集鸽子粪作为肥料的。</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宝库,还充满了历史和神秘色彩。当地人相信佩戴蓝色的护身符“蓝眼睛”可以辟邪保平安,因此这些护身符在鸽子谷的山顶上挂满了树梢。</p> <p class="ql-block"><b>棉花堡</b></p> <p class="ql-block"><b>棉花堡</b>位于土耳其代尼兹利市的北部,是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此地不仅有上千年的天然温泉,更有钙化形成的好似棉花一样的山丘。</p> <p class="ql-block">这块坡地长2700米,高160米。土耳其人称之为“帕木卡莱”,即“棉花城堡”。</p> <p class="ql-block">按科学的解释,这些白色阶梯其实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钙化”。</p> <p class="ql-block">在<b>棉花堡</b>会听到这样一个传说:曾经,牧羊人安迪密恩为了和希腊月神瑟莉妮幽会,竟然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盖住了整座丘陵,这便是土耳其民间有关棉花堡的美丽来由。</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雨水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循环又以温泉形式涌出,在此过程中溶解了大量岩石中的石灰质和其他矿物质。当温泉顺山坡流淌时,石灰质沿途沉积,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片片阶梯状的钙化堤。</p> <p class="ql-block">棉花踩上去并不光滑,棉花堡的泉水深浅不一,有些只及脚踝,有些可及腰部。</p> <p class="ql-block">水温终年保持在36到38摄氏度,水的酸碱值大概6左右。</p> <p class="ql-block">据科学鉴定,泉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以每秒400公升的速度流动,不但对风湿、皮肤病、妇科病、消化不良及神经衰弱等有神奇疗效,泉水还可饮用。</p> <p class="ql-block">走进棉花堡,一定要赤脚,以防鞋底磨损棉花堡的石灰岩。</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自古以来就是享誉于世的温泉之乡。温泉水汇成一个个的天然池,大大小小,成层叠状下降,从高低不同的地方闪烁着万千波光,景色非常奇特。</p> <p class="ql-block">川流不息的游客与山下大量兴建的温泉旅馆,使得泉水量锐减;枯竭的水源使原本棉白色的地表转黑。土耳其当局曾宣布暂时关闭棉花堡的观光。重新开放之后,除了限制游客在棉花堡的游览范围与活动(需赤脚、不准游泳),也约束温泉旅馆的开发。</p> <p class="ql-block"><b>陶瓷制作小作坊</b></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制陶工艺源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王公贵族命令工匠仿制唐三彩和青花瓷,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陶瓷艺术</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瓷器的制作方法非常独特,工匠们使用脚旋转沉重的陶器旋台进行拉坯,每件产品都经过精心雕琢。</p> <p class="ql-block">设计上,土耳其瓷器描绘了丰富的纹样,如生命之树、飞鸟、奥斯曼蔓卷草纹等,这些图案象征着土耳其的文化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在这些小镇的家庭作坊中亲眼见证陶瓷制作的整个过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新皇宫</b></p> <p class="ql-block">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海岸的<b>多尔玛巴赫切宫</b>,也称为<b>新皇宫</b>。</p> <p class="ql-block">这座宫殿建筑具有典型的洛可可和巴洛克风格,用重金堆砌而成,展现了奢华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新皇宫占地七千公顷,拥有43处厅堂、70间浴室及285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b>宾馆</b></p> <p class="ql-block">宾馆环境确实不错!</p> <p class="ql-block"><b>伊斯坦布尔街景</b></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古城遗址</b></p> <p class="ql-block">在土耳其的希沙尔克城附近40公里处的特洛伊古城,是十九世纪考古大发掘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据考证,这座城从数千年前就开始建造,从时代上算起来有9层,每一层都是一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挖掘出的珠宝,是公元2世纪的第二层。城墙、古屋、剧场,已经成为小亚西亚夕阳下的断石残垣,入口一座仿建的巨大木马模型,提醒传说中的特洛伊故事。</p> <p class="ql-block">木马用希腊神话中伊达山的松树做成,建造于1975年,高约2层楼,可攀梯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考古遗址</b>对于了解欧洲文明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它记录了多少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定居顺序,并见证了文明的继承。</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b>位于三种文化相遇的地方,在记录安纳托利亚、爱琴海和巴尔干之间的关系方面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b>以其40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1870年,著名的考古学家海因里希·谢里曼对这个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挖掘。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它大量的遗存物是安纳托利亚和地中海文明之间联系的最重要最实质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b>于公元前13世纪或12世纪遭到来自希腊的斯巴达人和亚加亚人的围攻,这一史实由荷马写进史诗而流传千古,而且从那时起它便启发了世界上众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b>是公元前16世纪前后为古希腊人渡海所建,公元前13世纪~前12世纪时,颇为繁荣。此城毁灭于公元前13世纪。</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城遗址</b>的发掘,始于19世纪中期,延续到本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深达30米的地层中发现了分属9个时期、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00年的特洛伊城遗迹,找到了公元400年罗马帝国时期的雅典娜神庙以及议事厅,市场和剧场的废墟等。</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虽已倒塌败落,但从残存的墙垣、石柱来看,气势相当雄伟。这里有公元前2600~公元前2300年的城堡,直径达120多米,城中有王宫及其他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王家宝库中,发现了许多金银珠宝及青铜器,陶器以红色和棕色为主。此外还出土有石器、骨器、陶纺轮等。</p> <p class="ql-block"><b>特洛伊城</b>是一座被烧毁的城市的遗址,它的石垣达5米,内有大量造型朴素,绘有几何图形的彩陶和其他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1998年,<b>特洛伊古城遗址</b>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以弗所古城遗址</b></p> <p class="ql-block"><b>以弗所古城</b>又译作艾菲斯,位于土耳其的伊兹密尔以南,靠近爱琴海。</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0世纪,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并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b>以弗所古城</b>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希腊罗马古城。</p> <p class="ql-block">它曾是罗马帝国的五大城市之一,人口最多时达到40至50万,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都会”。</p> <p class="ql-block">古城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包括阿尔忒弥斯神庙、塞尔苏斯图书馆、露天大剧院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风格,还见证了当时人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b>以弗所古城</b>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公元前5000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但在希腊人到来后才开始繁荣。</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将其纳入希腊帝国的版图。随着贸易的繁荣,<b>以弗所</b>成为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然而,公元6世纪由于港口淤塞和地震等原因,古城的海洋贸易逐渐衰落,最终沦为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如今,<b>以弗所古城</b>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