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爱吃臭豆腐》自林作品

行摄祥云(请勿送花)

<p class="ql-block">金黄色的油炸臭豆腐</p> <p class="ql-block">  昨夜,梦见妻子为父亲斟了一杯老白干,炸了一盘香香的、金黄色的臭豆腐,父亲吃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怀念父亲</p> <p class="ql-block">  父亲,资江的柔波与云山的坚韧孕育出的一位不平凡的湖南汉子。他的生命轨迹如同江水一般,深沉而悠长。他黄埔军校毕业不久,就随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印度抗日前线,和日本鬼子展开了殊死战斗,差一点就把鼻子给打掉了…… </p> <p class="ql-block">50年代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他那些英勇与荣耀如同巍峨的大山屹立不倒,成为我长大后走入社会的强劲动力,激励着我的事业辉煌灿烂。然而,在父亲的生活中隐藏着他对一种简单食物的深情——臭豆腐。这地道的湖南美食,成为了他心中最温暖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70年代我与父亲在古城西街文化馆合影</p> <p class="ql-block">  臭豆腐,是湖南的一张名片,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而闻名。那股淡淡的“臭”味,仿佛是时间与耐心交织的香气,恰似父亲历经沧桑后的沉稳与内敛。他爱家乡,爱臭豆腐,乃至于和母亲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时就用“豆腐汤”来招待母亲。湖南口音“大五汤”(豆腐汤),成为了母亲一辈子调侃父亲并和我们经常唠叨的口头禅。每当繁重的工作之余,别人是吃肉、喝酒、打“打牙祭”,而父亲却用臭豆腐来慰藉自己的心灵。那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他连接战争与和平、过去与现在、故乡与云南的情感纽带。</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在父亲的讲述中,臭豆腐不但是一种味蕾上的享受,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那些峥嵘岁月里,他们一帮湖南官兵吃不到家乡的臭豆腐,就讲臭豆腐,论臭豆腐,想臭豆腐。战友们坐一起,分享着这特殊解尝的快乐时光,那是对胜利归来的期盼,也是对牺牲战友的无尽怀念。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沉的情感,见证了父亲的青春岁月,也见证了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母亲坟前</p> <p class="ql-block">  我与父亲之间,也有着关于臭豆腐的温馨记忆。尽管祥云的豆腐没有湖南的臭,但父亲依然喜欢,他把云南驿镇天马村的毛豆腐买来,再摆上几天,直到臭气熏人才拿来油炸、烹饪。记得小时候,每当父亲小酌几杯,桌上总少不了这道菜。那一刻,我仿佛能看到他眼中的光芒,那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无尽回忆。而我,不但可以和父亲“打拼伙”,也能在这臭豆腐的味道中,感受到父亲那份深沉的爱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老朋友在大宏城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个极其温柔贤惠的知识女性,因为父亲爱吃臭豆腐,即使在困难时期,她也会想方设法地制作这道美食慰劳父亲。渐渐地,臭豆腐成了我们全家人都钟爱的桌上佳肴。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熟悉的味道,那份温暖与幸福便弥漫在空气中。直到今天为止,虽然父母都不在了。我们家依然还传承着吃臭豆腐的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县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  如今,当我一次次品尝到臭豆腐的时候,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我仿佛穿越时空,与父亲并肩坐在那泛黄的岁月里,听他讲述那些关于勇气、牺牲与爱的故事。这份独特的情怀,不仅仅是对臭豆腐的怀念,更是对父亲深深的敬仰与无尽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1994年12月10日父亲离开了我们,黄埔同学会为父亲举行追悼会</p> <p class="ql-block">  蛇年清明节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父亲,祝您在天国开心、愉快,一切安好。我们永远怀念您!</p> <p class="ql-block">父亲爱吃的臭豆腐</p> <p class="ql-block"> 谢谢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