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栋·竹玉·断肠红

王青荣(德县路5号)

<p class="ql-block">云栋,全称:张云栋,二十二年前诞生于青岛,师从于陶艺家吕竹玉。会开汽车、琴棋书画样样行。</p> <p class="ql-block">慈母与儿子云栋</p> <p class="ql-block">北岭山遛狗</p> <p class="ql-block">云栋在创作(视频0.24秒)</p> <p class="ql-block">云栋作品《王》</p> <p class="ql-block">挂历上的云栋作品</p> <p class="ql-block">云栋为杨保华和刘杰刻的肖形像</p> <p class="ql-block">1967年,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访问青岛,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相当于省长、省委书记)王效禹,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长)杨保华到流亭机场迎接。</p><p class="ql-block">‍杨保华(1940-1998),1967-1969年任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市长)。相当于青岛市第十任市长。(照片拍摄:青岛日报社记者张秉山)</p> <p class="ql-block">刘杰,出生于1963年,茶文化学者、作家、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他创作了《大商埠》、《混子》、《黑白袁世凯》《中年危机》、《今天你过得好吗》、《茶叶帝国》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混子》《猴票》《中年危机》等被改编成影视剧搬上荧屏,广受观众好评。面对鲜花和赞誉,“低调的刘爷”淡然一笑,他说,人活着,应该为自己做点事儿,为社会做点事儿,而不是做给别人看。</p> <p class="ql-block">“竹玉约茶”</p> <p class="ql-block">吕竹玉(2025年3月26日,“竹玉约茶”)</p><p class="ql-block">‍每个青岛人都有一个和这座城市同步发展的家族历史,包括政治、生活、艺术等,与吕竹玉认识源于大学路的胶澳咖啡,那已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国共内战时期,吕竹玉的父亲吕洪澡和我的父亲王福海都是从山东一直打到厦门,一个是274团,一个是271团,同属周志坚军长的31军,同属叶飞司令员的第十兵团。吕竹玉的母亲杨淑华(中国电影院)和舅舅杨保华(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主任“青岛第十任市长”)还有他的哥哥吕竹青(青岛二中同级校友、中国电影院、现居澳洲)都是我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吕竹玉 1963年生于青岛,陶艺家;早年毕业于青岛二中(1976-1981),后毕业于山东纺织工学院(现为青岛大学),九三学社社员、李梓源大师的弟子、徐朝兴大师的弟子、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国际陶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市陶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画刊》青岛办事处主任。青岛[玉窑]创建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停云轩记(古风仄韵)【写给云栋恩师吕竹玉】(简体字版)</p><p class="ql-block">作者:断肠红(张伟)四世</p><p class="ql-block">自驾长车驱鸟路,作气恍如聆一鼓,始见茅舍隐花木。</p><p class="ql-block">竹篱四围环作堵,不用铁锁用绳组,秋月春风等闲入。</p><p class="ql-block">大盘小盘参差布,浑如旧雨相啸聚,晚餐紫霞朝饮露。</p><p class="ql-block">匾额半闲意高古,斜月横卧娴风度,山光终日若无睹。</p><p class="ql-block">白云临此具停步,倦可揭帘虚室宿,时卷时舒伴风舞。</p><p class="ql-block">停云轩主何英武,质如修竹面如玉,风吹白袍飘飘举。</p><p class="ql-block">汲取山泉玉壶煮,顷刻茶香萦如缕,身似彩凤生双羽。</p><p class="ql-block">几上乌鹭愕以顾,手谈不及天过午,忽忆柄朽只余斧。</p><p class="ql-block">轻拂宝刀鞘上土,出鞘寒光摄人目,来如雷霆收震怒。</p><p class="ql-block">墙垛七八瓷面具,玄黄峥嵘实可怖,不怕人间多豺虎。</p><p class="ql-block">恨曾折腰求俸禄,一世都被功名误。青崖终可骑白鹿。</p><p class="ql-block">回首向来车行处,不见半闲见云雾。余生烟霞休再负。</p> <p class="ql-block">匠人风范、青岛好人、陶艺家吕竹玉。</p> <p class="ql-block">吕竹玉和他的作品《达摩》约创作于2000年</p> <p class="ql-block">张云栋慈父、诗人断肠红(张伟)四世</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6日中午,“竹玉约茶”)</p><p class="ql-block">‍断肠红,一说乃红色秋海棠之别名。源于陆游与唐琬之故事,断肠草,断肠花,断肠红。</p><p class="ql-block">断肠红,原名张伟,出生于1963年,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七中学语文老师,课堂以气氛活跃著称,讲课风趣,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诠释作文诗歌的要领。</p><p class="ql-block">断肠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擅长写作与书法,讲课生动,颇有私塾先生的气质。他提倡用正体字教学,倡导学生会认,会分析正体字,他课堂的板书也均为正体字。他曾说过说:“要我说啊,简体字把字给简化了,把中国的文化韵味都给改没了,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到我们语文的韵律美。”</p><p class="ql-block">他的书法可以说是刚劲中不乏柔美,尤其是对汉字的构型有较深的理解,由象形入手,一步步诠释汉字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他的文章教育意义强,受很多人的青睐,让人悟出道理,他更是用自己的诗歌为学生讲解古诗词和现代诗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将抽象化为具象,更是让学生亲自写诗并加以点评。</p> <p class="ql-block">吕竹玉、断肠红(张伟)、刘建华、王青荣。(2025年3月26日中午,东夷·张梁拍于“竹玉约茶”)</p> <p class="ql-block">于宁书法作品:停云处 乙未二月 于宁</p><p class="ql-block">‍停雲軒記(古風仄韻)(写给云栋恩师竹玉)【民国字体版】</p><p class="ql-block">断肠红(张伟):歲次甲辰五月端午,驅車過竹玉先生隱在北宅的別業。嘗在竹玉先生處,看到一條幅篆字書曰:停雲處。竹玉先生語曰:此題北宅別業者也。斷某因以名之北宅別業曰:停雲軒。不知竹玉先生以為然否?詩以為紀,各位去過的同道不妨補充則個。</p><p class="ql-block">日前曾以新體示人,兼帶圖畫風。但停雲軒主乃是傳承古道的高人雅士,新體詩未免輕佻。故再做古風一篇,且句句在韻且是仄韻,以表達窯燒而出的瓷器之古色古香韻致也。</p><p class="ql-block">斷腸紅(张伟)四世</p><p class="ql-block">自駕長車驅鳥路,作氣恍如聆一鼓,始見茅舍隱花木。</p><p class="ql-block">竹籬四圍環作堵,不用鐵鎖用繩組,秋月春風等閒入。</p><p class="ql-block">大盤小盤參差布,渾如舊雨相嘯聚,晚餐紫霞朝飲露。</p><p class="ql-block">匾額半閒意高古,斜月橫臥嫻風度,山光終日若無睹。</p><p class="ql-block">白雲臨此俱停步,倦可揭簾虛室宿,時卷時舒伴風舞。</p><p class="ql-block">停雲軒主何英武,質如修竹面如玉,風吹白袍飄飄舉。</p><p class="ql-block">汲取山泉玉壺煮,頃刻茶香縈如縷,身似彩鳳生雙羽。</p><p class="ql-block">幾上烏鷺愕以顧,手談不及天過午,忽憶柄朽只余斧。</p><p class="ql-block">輕拂寶刀鞘上土,出鞘寒光攝人目,來如雷霆收震怒。</p><p class="ql-block">牆垛七八瓷面具,玄黃崢嶸實可怖,不怕人間多豺虎。</p><p class="ql-block">恨曾折腰求俸祿,一世都被功名誤。青崖終可騎白鹿。</p><p class="ql-block">回首向來車行處,不見半閒見雲霧。餘生煙霞休再負。</p> <p class="ql-block">停云处 乙未二月 于宁(局部)</p> <p class="ql-block">于宁1956年出生于青岛,书法篆刻家、音乐发烧友。于宁小时候立志要当画家,他画得还不错,颇有天赋。初中时期,于宁在青岛四十二中,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苏白。苏白是声誉卓著的书法篆刻家,被誉为是继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后又一代开宗立派的大家。不过,这都是后话,那时候,于宁只知道,自己的语文老师苏白,是个喜欢篆刻的人。</p> <p class="ql-block">徐朝兴书法作品《佛》,吕竹玉恩师。</p> <p class="ql-block">徐朝兴,1943年出生于浙江龙泉,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56年,13岁的徐朝兴拜师(李怀德老艺人)学艺。1958年,15岁入龙泉瓷厂仿古小组。1963年,20岁借调浙江美术学院,任专业辅导教师。1980年,37岁任龙泉市青瓷研究所所长。198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2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p> <p class="ql-block">吕竹玉父亲吕洪澡(1928-2011),山东海阳人,1947年加入共军,荣获一等功臣一次、二等功臣两次、三等功臣五次、四等功臣两次。</p> <p class="ql-block">王青荣的父亲王福海(1926-2003)山东荣成人,1945年2月加入共军,一等残废军人,荣获三等功臣四次。</p> <p class="ql-block">王福海立功奖状之一</p> <p class="ql-block">缘分的天空“竹玉约茶”!军人子弟、社会闲杂人员王青荣(出生于1961年),军人子弟、陶艺家吕竹玉(出生于1963年),军人子弟、军人、文革史研究学者刘建华(出生于1950年),法显研究学者、东夷·张梁(出生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 感恩有你!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王青荣,1961年4月21日“诞生”于小城青岛,祖籍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岳家庄,军人子弟,现居德县路5号。1968-1974年就读于青岛江苏路小学,1974-1979年就读于青岛二中,1979年11月5日参加“革命”工作,就职于青岛市外轮供应公司,职业“Shipchandler”。喜欢“洗海澡(冬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