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ata-pm-slice="0 0 []"><strong>每年3月27日,当世界各地的剧场灯光亮起、幕布拉开时,人们以一场跨越文化与语言的庆典致敬戏剧艺术——这便是“世界戏剧日”。这一节日由国际戏剧协会(ITI)于1961年创立,并于1962年正式启动,旨在唤醒全球对戏剧价值的关注,让不同文明通过舞台艺术实现对话与共鸣。</strong></h3></br><p data-pm-slice="0 0 []"><strong> <p class="ql-block">一、从巴黎到全球:戏剧日的诞生与使命</p><p class="ql-block">世界戏剧日的起源可追溯至1957年国际剧协在巴黎发起的“世界戏剧节”。1961年,ITI正式将3月27日定为固定纪念日,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戏剧促进和平与文化交流。自1962年起,国际剧协每年邀请一位戏剧大师或文化领袖撰写“世界戏剧日致辞”,如2024年便汇集了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国际导演Lemi PONIFASIO等艺术家,围绕“戏剧是沟通人心的桥梁”展开探讨。这些致辞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通过剧场宣读、期刊刊登等方式传播,成为连接全球戏剧界的纽带。</p><p class="ql-block">二、多元庆典:舞台内外的文化狂欢</p><p class="ql-block">世界戏剧日的活动形式兼具传统与创新:</p><p class="ql-block"><b>表演与互动</b>:西班牙街头的小丑游行、比利时剧院的免费演出、菲律宾的传统戏剧展示,将艺术从剧场延伸至公共空间;<b>学术对话</b>:希腊的圆桌会议、印度的专题研讨会聚焦戏剧的社会功能,探讨其在教育、冲突调解中的角色;<b>文化传承</b>:如中国川剧变脸走进校园,通过非遗技艺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三、中国篇章:2024年廊坊盛会的启示</p><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7日至29日,世界戏剧日庆典首次落地中国廊坊。这场由国际剧协与中国剧协联合主办的活动,以“中外戏剧人对话”为核心,设置了“戏剧与多元文化”“青春舞台的活力”等议题。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更通过国际大师的跨界对话,凸显了戏剧作为“人类精神共同体”载体的价值。</p><p class="ql-block">四、戏剧的未来:在变革中坚守本真</p><p class="ql-block">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世界戏剧日始终提醒人们:戏剧的本质是“现场的呼吸”与“人性的镜像”。从古希腊悲剧到当代实验剧场,从非洲鼓点到东方戏曲,戏剧既是文化遗产的保存者,也是社会议题的反思者。正如历年致辞所呼吁的——戏剧应超越娱乐功能,成为启迪思想、疗愈心灵的公共空间。</p><p class="ql-block">今年是第64个世界戏剧日,无论是聚光灯下的专业舞台,还是社区角落的即兴表演,每一场演出都在诠释“戏如人生”的真谛。让我们走进剧场,或走上街头,以参与者的身份续写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Fu5N8jld-eHsDYiCZqa2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