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宝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周末,爸爸在家休息也没闲着,去图书馆还书、借书了。阅读,是我唯一能坚持至今的习惯。我尝试过写日记,可连一个月都没坚持下来,每天记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抒发的感情也是无病呻吟,实在觉得无聊,就放弃了;我还尝试过练习书法,毛笔、柳体、欧体字帖买了好几本,还制定了时间表,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书法家,结果不到两个月就打了退堂鼓,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又放弃了。至于篆刻、锻炼、写影评这些事,我都是有始无终,说起来实在有些难为情。宝宝,这点你千万别学爸爸。那为什么我唯独钟情于读书,始终不改呢?答案是:阅读能带来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生在农村,父母祖辈世代务农。在他们眼里,书本这东西可有可无。生活中的纸张,不是拿去擦屁股,就是用来垫酒坛子。报纸、杂志、书籍,在他们概念里没什么区别,都是字纸。那时,报纸、杂志这些稀罕物件,是不会流落到我们那个山旮旯里的。山里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儿,就像扎了根的树,很少有人走出大山。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几乎看不到其他带字的纸,也就只有老黄历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里给我买的第一本课外书,是一本《新华字典》,我现在还留着,它封面掉了,线也脱了,边角都卷起来了。还记得买这本字典的情景。那是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老师强制要求每人都得有一本字典,因为查字典是学习认字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有专门的查字典课程,没有字典根本没法上课。虽然老师下了命令,但没几个学生完成任务,我也一样。可我心里特别想要一本字典。有一天,我碰到一个之前见过的外乡人,他平时做鸡毛换糖的小生意,那天居然还带了几本字典。我一看见,就吵着闹着要父母买,最后如愿以偿。那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我特别爱惜,找了些旧课本把封皮包得严严实实,接口处用糨糊粘好,还在封面上写上了我的大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接触文学是从连环画开始的,可能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现在书店里很少能见到连环画了,只有在夜市书摊上还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或许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已经有人开始收藏,所以如今它们变得越发珍贵。我家没有连环画,我是从村里一位教书先生那里借来看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文学名著的故事,连环画里都有,可以说,读书的种子就是从那时种下的。我和教书先生有个私下约定,他把连环画借给我看,我帮他家放牛。我家也有牛,每天放学后,我都要把牛牵到田埂上,让它们吃草。牛很有灵性,叫唤几次后,一般不会吃田里的庄稼,这样我就可以一边放牛一边看连环画了。桃园结义、秦琼卖马、武松痛打蒋门神等故事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还做过一次书贼,这一直是我心里的秘密,今天也想讲给你听。那应该是我8岁的时候,去远方表姨奶奶家做客。表姨奶奶家离我们村很远,要走一天的路,那是我第一次去。表姨奶奶的丈夫是个教书先生,家里有一些书。我当时年纪小,也不懂那些书,只觉得他们家有这么多书,而我们家没有,要是我们家也有这些书该多好啊。在表姨奶奶家玩了半天,没什么好玩的。趁他们不注意,我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厚厚的书,后来才知道是本成语字典,我把书藏在衣服下面就偷偷跑了。表姨奶奶一家肯定没想到,一个小孩子走一天的路,居然不辞而别,我想他们一定特别担心,或许他们什么都知道了。这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后,我不敢告诉爸妈,又怕表姨奶奶家来追问,心里特别后悔。路这么远,也没办法把书还回去。我就偷偷把书藏在谷仓里,埋在一堆谷子下面,想着要是他们来问,我就死不承认,反正没找到证据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但事后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可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总觉得他们一定知道了。这本字典现在还在我的书柜里,我却很少去翻,大概是心里一直有愧疚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是因为年少时的成长环境,我对书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很多得不到的东西,人就越想得到,这种心理在我心里扎了根。从学校毕业以后,每到一个城市,我首先关注的就是图书馆的位置和周边的书店。我现在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每个月都会从微薄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来买书。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才800块,可一发工资,我就直奔书城,花了200多块买书。那时候其他同事都在吃麦当劳鸡腿,我只能在一旁咽口水,在他们眼里,我简直是个怪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每天要上班,读书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大多是在晚上和周末。可以说,我没什么其他爱好,也没有时间去发展别的爱好。很多同学和同事都很疑惑,问我参加工作了还这么刻苦,是不是准备考研。在他们看来,读书一定要实用。可我很少读实用类的书,像管理、技能、励志之类的,我一看就头疼,我更喜欢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类型的书籍。有时候连你妈妈都不理解,觉得我读这些书离现实太远,都是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读了有什么用呢?我有时也会反问自己,读书有收获吗?答案是肯定的。我收获了快乐。虽然我不能从这些书里获得具体的技能,也不能增加收入,但我汲取到了智慧的精华,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能够拨开迷雾,看清一些亘古不变的事理。这让我变得更加从容,就好像面对一个技术高超、充满神秘的魔术师,而我已经知道了他的底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等你出生以后,肯定不会像爸爸小时候那样为没书可读而发愁了。只要你喜欢,各种各样的书,童话、文学、历史、经济……你都能读到。重要的是,你要真正热爱读书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你未曾谋面的爸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09年8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