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博《希腊人-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特展之六

老陈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晴。首都博物馆。<br></p><p class="ql-block"><b>文化远播。</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马其顿王国地处边远的希腊东北部地区。国王腓力二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马其顿王国的国力迅速壮大。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召集希腊各个城邦在科林斯集会,确立了停止希腊人内部争斗,一致对抗波斯的原则,成为希腊历史上里程碑的事件。</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经过东征西讨,到公元前323年他病逝之前,亚历山大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空前广阔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它的建立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的来临,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潮流,为世界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b>喀罗尼亚战役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超过一千名雅典士兵被杀,不低于两千名雅典士兵被俘虏。另外,还有许多彼奥提亚人被杀,剩下一些沦为战俘。在这场战役之后,腓力二世竖立起一座胜利纪念碑,埋葬了阵亡将士,向神灵做了祭祀,嘉奖了表现杰出的士兵。</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狄奥多罗斯《史集》卷16</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战役对阵示意图。<br></p> <p class="ql-block"><b>&nbsp; &nbsp; &nbsp; &nbsp;桃金娘形花冠。</b>金、珐琅,公元前350-前325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此花冠为带有珐琅装饰的桃金娘形金花冠。气味芳香的桃金娘属植物是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圣物,象征着不朽,是这个装饰的灵感来源。在古希腊,黄金、镀金和天然的花冠用于秘仪、祭祀、祭酒、宴会、赛会和戏剧有关的各类仪式。在马其顿地区,黄金花冠作为死者的私人物品被放置在贵族的墓葬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nbsp; &nbsp; &nbsp; &nbsp;葬于腓力二世墓的弓匣(复制品)</b>。银、金,公元前350-前340年(复制品年代: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腓力二世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专家认为,这个弓匣出自一位希腊工匠之手,但也可能是在今俄罗斯南部地区制作的,因为在斯基秦统治者的坟墓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物品。这种弓匣出现在腓力二世的墓葬中,可以解释为公元前339年他在多瑙河沿岸攻打斯基泰人所获得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青铜弓弩箭镞</b>。公元前4世纪中期,出土于奥林托斯北山房址,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箭镞上带有倒序的希腊文铭文Φίλιππος"腓力"。这种大箭镞一般配有专门的弓弩,具有较大的杀伤力。人们在奥林托斯发现了至少8个刻有腓力名字的大箭镞,很可能在公元前348年腓力二世军队围攻奥林托斯期间使用的。</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投石</b>。铅,公元前4世纪中期,发现于奥林托斯的五彩屋遗址房间,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此杏仁形投石上面刻有凸起的字母铭文,分为两面。腓力这个名字在两面分别展示了一半,前四个字母在一面,后四个字母在另一面。马其顿人的投石通常重约30克。</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腓力二世金骨灰容器(复制品)</b>。银、金,原件年代:公元前350-前336年,发现于腓力二世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这件展品为国王腓力二世墓穴中出土的骨灰容器的镀金银材质复制品。骨灰容器为长方体形状,四条器腿末端呈狮爪状。容器正面和侧面都装饰有花纹图案。</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这件骨灰容器的原件是用24K黄金制成,用于盛放腓力二世遗体火化以后的骨灰。骨灰用紫色布料盛放,葬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黄金橡树叶形花冠,其年代断为公元前350年至前336年。</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腓力二世金标币。腓力二世四分之一金标币。腓力二世两德拉克马银币。腓力二世金标币的正面为头戴月桂花冠的阿波罗神的头像,四分之一金标币的正面则为戴着狮子皮头饰的赫拉克勒斯的头像。约公元前345年-前315年金币、银币,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腓力二世四德拉克马银币。腓力二世德拉克马银币。腓力二世五分之四德拉克马银币。腓力二世四德拉克马银币正面为头戴月桂花冠的宙斯神的头像,腓力二世两德拉克马银币正面为头戴狮子皮的赫拉克勒斯头像。银币背面多为骑马者形象,刻有希腊文"腓力"的属格形式。一些学者认为骑马者可能就是腓力二世本人,表表现的是与马其顿人一起庆祝胜利的场景。也有人认为,其表现的是腓力二世获得奥林匹亚赛会胜利的场景。约公元前345年-前315年银币,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刻有反僭政法令的石碑(复制品)</b>。原件材质:大理石,公元前337/336年,发现于雅典古代市政广场的阿塔洛斯柱廊北端下的列柱廊建筑(低院)遗址,雅典古代市政广场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这件文物为刻有公元前337/336年雅典法令的浮雕石碑副本。石碑上刻有阿里斯托提莫斯的儿子优克拉底提出的法律,并得到了公民大会的批准,该法律旨在阻止任何阻挠民主政体和建立僭主政治的尝试。该法令的两份副本被刻在大理石石碑上:一份将放置在战神山议事会成员集会地方入口附近,另一份放置在公民大会会场。反对僭主政治的法律是在公元前338年雅典人及其盟友被腓力二世的军队在希腊中部的喀罗尼亚击败几个月后通过的。当时的雅典人可能担心有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勾结外部势力试图建立僭主政治。该法律的持续时间不长,因为在公元前322年,马其顿军队征服了雅典,该法律的两份副本被移除。</p> <p class="ql-block"><b>贵族风范。</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王友骑兵"是马其顿军队中由重装骑兵组成的精锐部队,来源是马其顿贵族以及与国王关系密切的希腊人。经过腓力二世的军事改革,王友骑兵成为马其顿军队中最重要的突击主力。</p> <p class="ql-block"><b>斯塔沃波利斯区祭司战士墓。</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1974年,人们在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发掘到了一座祭司战士的坟墓,年代在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墓主人是一名战士,是"王友骑兵"阶层的一名贵族。墓中留下来的精美的金花冠与他在当地的特殊身份以及他的社会地位有关。墓中有罕见的银凳子,这表明死者的权力是由神灵赋予,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他是一名祭司或者医者,且识文断字。他的墓中葬有一个青铜文具盒(也可能是医药盒)和一套祭祀用品。</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花萼形杯</b>。银,部分镀金。公元前350-前325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银盒</b>。公元前350-前325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h3>&nbsp; &nbsp; &nbsp; &nbsp;<b>器物匣装饰,金带饰</b>。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h3> &nbsp; &nbsp; &nbsp; &nbsp;<b>花朵图案金圆片</b>。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金饰</b>。公元前350-前300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nbsp; &nbsp; &nbsp; <b>金珠、金链</b>。公元前350-前300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br>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枪头和骑枪头</b>。铁,公元前350-前300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刀</b>。铁,青铜。公元前350-前300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银杯</b>。公元前350-前325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贮油瓶</b>。银质,公元前350-前325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青铜罐</b>。公元前350-前300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文具盒或医药箱</b>。青铜镀银,公元前4世纪,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这是一件青铜材质圆筒状盒子。上半部分的区隔可能用来存放笔或医疗工具,下半部分则用来存放墨水或药块。带孔的区隔显然是一个内置的容器,用于将药块溶解在液体中。这个折叠的文具盒或医药盒证明了其主人的识字能力,他可能是一个祭司或预言家,也可能是一个医师。这个盒子的圆柱形状类似于纸草卷轴,或许可以把纸草卷在外侧。</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过滤器</b>。银质,公元前350-前325年,出土于塞萨洛尼基的斯塔沃波利斯区奥莱卡斯特鲁街墓葬,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b>代尔韦尼贵族妇女墓。</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20世纪60年代,在马其顿地区的塞萨洛尼基西北9.5公里处的代尔韦尼,考古学家发现了6座石棺墓葬。其中,编号 Z 的墓里葬有一个叫克莱塔的贵族妇女和一个男子的火化遗骸,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初。从陪葬品的丰富程度和其中几件物品的稀有程度可以推断,克莱塔是当地一位举足轻重的贵族。她估计是一位女祭司,很可能具备医疗技能。陪葬品中有一条赫拉克勒斯头像形珠子串成的项链,说明她和这名男子与马其顿"王友骑兵"有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金耳环</b>。公元前300-前280年,出土于代尔韦尼的古代莱泰墓葬群Z号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箭镞状装饰金项链,酒罐状装饰金项链</b>。公元前300-前280年,出土于代尔韦尼的古代莱泰墓葬群Z号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nbsp; &nbsp; &nbsp; &nbsp;<b>金项链残件</b>。公元前300-前280年,出土于代尔韦尼的古代莱泰墓葬群Z号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 &nbsp; &nbsp; &nbsp; &nbsp;<b>3对弓形搭扣</b>。金质,公元前300-前280年,出土于代尔韦尼的古代莱泰墓葬群Z号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赫拉克勒斯形金配饰</b>。公元前300-前280年,出土于代尔韦尼的古代莱泰墓葬群Z号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赫拉克斯勒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刻字金戒指</b>。约公元前300年,出土于代尔韦尼的古代莱泰墓葬群Z号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b>戒指</b>2枚。金,肉红玉髓。公元前300-前280年,出土于代尔韦尼的古代莱泰墓葬群Z号墓,塞萨洛尼基考古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b>亚历山大。</b></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率领希腊军队打败了波斯帝国,改变了希腊波斯之间长期对抗的政治格局。最终,他以帝国统治者的身份,采取了诸多政治举措,革除了东西方的旧有藩篱,亚非欧很多地区进入了希腊化时代的新篇章。希腊化时代在文化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在希腊化时代,"通用希腊语"从欧洲远播至埃及和印度地区,成为不少人的通用语言。希腊文化在亚非欧三大洲很多地区流行,成为文明对话的契机,也成为许多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来源。希腊化时代塑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面貌,在这个时代里,艺术获得交流,科学得到传播,人们新的世界观随之出现。</p> <p class="ql-block"><b>&nbsp; &nbsp; &nbsp; &nbsp;大理石亚历山大头像。</b>公元2世纪,雅典保罗和亚历珊德拉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这尊男性头像被认为是亚历山大的头像。其面部清瘦,面容平和,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年轻和英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雕像波浪状的头发,专家认为这种发型通常用于描绘神灵或英雄,是贵族常见的发型。在头像后面佩戴了一个祭司专用的发带,代表了与神沟通的能力,表明这尊雕像已经被"神化"。这尊雕像表现的是理想化的亚历山大雕像,根据其发式和雕刻技术,表明其可能创作于公元2世纪左右。</p> <p class="ql-block"><b>&nbsp; &nbsp; &nbsp; &nbsp;大理石亚历山大潘神雕像。</b>希腊化时代早期,来自培拉,发现于"狄奥尼索斯之屋"以西,培拉考古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这件雕像被认为是反映亚历山大与森林之神潘神相结合的产物。雕像右臂举起,右腿前伸,由此推测原来完整雕像应该手持某种物品。雕像的姿势和向上卷起的头发带有古希腊雕塑家留西波斯塑造的亚历山大雕像的特征,头上有个装饰,可以看到中间有两个小角,还有山羊的耳朵,专家认为这说明该雕像是亚历山大被描绘为潘神的形象。对于潘神的崇拜在古代的培拉较为普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确信无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当时,全世界没有哪一个族群、哪一个城市或哪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没有听到过亚历山大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In my own view there was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no race of men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no city in those days , no single man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whom the name of Alexander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had not reached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卷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