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5日,今天乘飞机从温哥华转机西雅图来到美国的飞地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p> <p class="ql-block">在西雅图转机的时候,有机会观赏了机场里的雕塑展。</p> <p class="ql-block">转乘去阿拉斯加安克雷奇,飞机是架螺旋桨飞机。</p> <p class="ql-block">从飞机上看到的阿拉斯加雪山。</p> <p class="ql-block">安克雷奇是我们旅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它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中心、军事基地、重要港口,其英文名称Anchorage便有锚地的意思。这个地方看似偏远,但却是连通亚洲和北美的一个节点,很多洲际航班都需要在此中转加油。</p> <p class="ql-block">安克雷奇有三十多万人口,占阿拉斯加州40%,但安克雷奇并非阿拉斯加的州府。阿拉斯加真正的首府在朱诺,我的老同学就在那里工作生活。</p> <p class="ql-block">另外,安克雷奇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也是一座很受欢迎的旅游城市。这里高居北纬61度,是地道的北国冰封世界,有着极为震撼的原始冰川,地貌千奇百怪,波澜壮阔。并且,这里还有一定几率能看到神秘的北极光。</p> <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好朋友JIUNYANG在这里定居,来此之前已经跟她沟通过了,她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的帮助。如此壮丽的地方,还有朋友在,我们计划在此游玩8天!</p> 到达安克雷奇机场。 <p class="ql-block">机场里巨大的比目鱼标本,标注:世界纪录最大比目鱼,长9英尺5英寸,459磅,是由31岁的杰克·特拉吉斯于1996年6月11日钓上来的,地点在阿拉斯加州乌纳拉斯卡。</p> <p class="ql-block">安克雷奇的机场很现代。太阳暖暖的,没有感觉到阿拉斯加的冷。</p> <p class="ql-block">这个家伙乍一看不知道是啥,细细一看是个烟灰缸。老徐头席地而坐,过把烟瘾。</p> <p class="ql-block">我们打车到预定的市中心酒店。房间很整洁,也很暖和。</p> <p class="ql-block">安顿好了之后,先通知JIUNYANG我们到了。然后就前往市中心的游客中心,咨询一下我们随后几天在阿拉斯加的旅行安排。</p> <p class="ql-block">6月是阿拉斯加的夏季,也已经快进入阿拉斯加的极昼,所以现在是晚上8:00,看上去还像下午。</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老的游客信息中心,仿早期的阿拉斯加土著居民的老房子,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新的游客中心,工作人员快要下班了。老徐头简单的咨询了一下,我拿了一些旅游资料,详细的行程还得自己定。</p> 街上的观光车也休息了。 <p class="ql-block">在安克雷奇,有一项历史电车之旅旅游项目,是在小木屋游客中心前跳上安克雷奇电车,在长达一小时的电车观光过程中,可以参观地震公园,阿拉斯加铁路,历史街区,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基地,威彻斯特泻湖以及更多安克雷奇的城市景观。可惜今天我们来晚了。</p> <p class="ql-block">安克雷奇的市区尽管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但充满了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安格雷奇的商业区-第五大道(5th Avenue Mall)。起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模仿纽约的第五大道呢?</p> <p class="ql-block">5th Avenue Mall是市中心的购物天堂,各种品牌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OFFICE DEPOT大型的文具连锁店。</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大商场大商店都已经下班了。</p> <p class="ql-block">旁边的纪念品店和小商店还开着。我们给家庭成员每人买了一件有阿拉斯加标识的文化衫。</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和JIUNYANG夫妇及朋友老袁相见,感到格外的亲切。只要是我们的同学来阿拉斯加安克雷奇,都是JIUNYANG夫妇安排接待的。</p> <p class="ql-block">他们摆了一大桌子非常好吃的中国菜。我们从家里5月8号出来到今天6月5日已经是第二十九天了,这是在国外吃到的最正宗最地道的中餐。我们都吃撑了!光顾吃了,忘了给菜品拍照了。</p> <p class="ql-block">在饭桌上,他们给我们推荐了一些阿拉斯加应该去玩的地方。比如去惠蒂尔乘游轮看冰川;去西沃德看鲸鱼、冰川;去丹纳利看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去费尔班克斯看极光等等。</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提出需要租辆车自驾,老袁主动说:我有一辆车,可以借给你们用。有朋友真好!</p> <p class="ql-block">然后老袁问我们都带了哪些厚衣服?我们说,只带了一件冲锋衣。他说不行,虽然现在是安克雷奇的夏天,但气温也不太高。由于这里属于副北极气候,安克雷奇的任何一天,甚至整个季节的天气都是难以预料的。尤其你们还要去看冰川。明天早上你们去提车的时候到我的家里拿衣服吧。真是太感谢了!</p> 吃完饭,我们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好朋友夫妇都要上班,所以他们就陪不了我们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我们的自由行,哈。</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6日,今天我们计划去恵蒂尔(WHITTIER)小镇参观,并乘游轮去看冰川。(游记见美篇《2014年5、6月美加游(二十)阿拉斯加篇♦惠蒂尔小镇及冰川游轮一日游》)。</p><p class="ql-block">早上10点,我们来到老袁住的地方-WEIDNER公寓,借了他的车和棉衣。老徐头一再表示,想给他一些酬谢,均被老袁拒绝了!</p><p class="ql-block">说句实在的,老袁算是朋友的朋友,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把刚刚开了1700英里的新车无偿借给我们!让我们在阿拉斯加自驾使用!太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老袁选的车牌号码还挺吉利的,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意愿。</p> <p class="ql-block">啥也不说了。只有感谢感谢再感谢!来日方长!我们出发去惠蒂尔小镇,老袁就去上班了。</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7~8日,我们去苏厄德(SEWARD)小镇两日游。(游记见《2014年5、6月美加游(二十一)阿拉斯加篇♦苏厄德两日游(上)》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5、6月美加游(二十二)阿拉斯加篇♦苏厄德两日游(下)》)</span>。</p> <p class="ql-block">8日晚我们从西沃德回来,请老袁在安克雷奇最好的西餐厅吃晚饭,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旅行这件事儿,一路上除了玩之外,可能就是吃吃吃了,如果能吃上自己心仪的美食,那整个旅途的心情就会是更美的了。</p> <p class="ql-block">记录一个小插曲:我们点了酒水后,一位服务员走过来要看我们的身份证明,为什么?老袁说,美国的最低饮酒年龄为 21 周岁。酒类供应商必须要求看起来年龄小于 21 周岁的购买者出示身份证明。我们看起来有那么年轻吗?如果不给她看她就不给我们酒喝,于是我们把护照交给她看,她看了后一边摇头一边笑地走了。一会儿就把酒端上来了,哈。</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9日,上午我们去安克雷奇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安克雷奇有众多艺术馆和博物馆,根据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了安克雷奇博物馆(Anchorage Museum)。它是阿拉斯加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包括北极研究中心、历史美术馆、艺术馆以及天文馆。</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安克雷奇博物馆是以公私合伙方式创立的,其目的为了庆祝购买阿拉斯加一百周年。博物馆1968年对外开放,展出了60幅阿拉斯加画,从民间借出的2500件历史文物。此后,馆藏不断增加。博物馆的官方名称为“RasmusonCenter的安克雷奇博物馆”。该博物馆在2010年5月完成了1亿美元的扩建及完善项目。</p> <p class="ql-block">老徐头对参观博物馆不大感兴趣。于是我去参观,他在外面等我。</p> <p class="ql-block">安克雷奇博物馆是阿拉斯加历史的缩影。博物馆的票价是15美元一人,购票后会提供一张地图,方便游客游览。</p><p class="ql-block">一层则像是一个科技馆,有很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游人在玩乐中学习,增长见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层则是阿拉斯加风景的画展,尤其是丹那利国家公园的雪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层和四层主要展示了爱斯基摩民族的生活。</span>记录了当地的历史发展和风土人情,展示了爱斯基摩人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衣服和用具。</p> <p class="ql-block">这幅在北极冰床上憨睡的北极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这幅油画,展现北美第一高峰、海拔6193米的阿拉斯加山脉主峰麦金利山,它靠近北极,每年都有许多攀登爱好者登顶。</p> <p class="ql-block">爱斯基摩人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衣服和用具。</p> <p class="ql-block">展馆的室外也有雕塑,这些都是拟人化的,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一处昏暗的角落里还有1964年的大地震展览,地震时刻停摆的钟及工字钢的扭曲撕裂实物都默默地竖立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由来</p><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在1867年以前属于沙皇俄国的领土,与俄国本土隔着白令海,相距遥远,难以全面防卫。</p> <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英国的实力强大,沙皇俄国担心阿拉斯加被英国攻占夺走,进而威胁俄国在该地的贸易,又可将阿拉斯加当做跳板进攻俄国本土东部。于是1867年3月29日,美俄双方同意以720万美元(含手续费20万)成交。沙俄将阿拉斯加这片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以每英亩(约4000平方米)2美分的价格贱卖给了美国。这是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且价格最低的一笔交易,后来的俄国人每想起这桩买卖,肠子都要悔青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拉斯加这片广阔土地,由于纬度很高,气候寒冷,早期并没有多少人居住。后来</span>随着金矿及石油的发现,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斯加的战略及经济更加凸显其地位的重要性。1959年美国将阿拉斯加升格为第49个州,也是远离美国本土且面积最大的州。因此安克雷奇的历史不长,是一座近现代才兴起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现在安克雷奇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加上周边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而渐渐发展成为当今一座令人瞩目的城市。我猜想,现在的俄罗斯人一定更后悔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克雷奇博物馆参观结束,让我对阿拉斯加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旅行</span>在许多时候是在世界的各个博物馆中度过,的确收获很大,虽然很难记住所有的细节,但通过照片的记录可以保存下记忆。观看时那种探索、好奇和学习的精气神,也让我感到我还没有老!</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要飞去美国的最北端点巴罗。还有些时间,我们就在市区及海边转转。</p> 安克雷奇老市政厅。 联邦大厦 街边的别墅民宅。 餐馆 安克雷奇的消防队 第四大道市场 政府大楼。 <p class="ql-block">海边有个小公园,里面竖立着JamesCook的雕像,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库克船长。</p><p class="ql-block">看介绍:库克生前进行过三次有名的航海,最后一次就是在阿拉斯加的勘探。尽管最终他没有找到从北极通往大西洋的航道,但他绘制了阿拉斯加几乎全部的南部和西部海岸线。现在从安克雷奇通向太平洋的海湾Cookinlet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乘飞机前往美国的最北端巴罗角,明天再飞回来。(游记见《2014年5、6月美加游(二十三)阿拉斯加篇♦探秘巴罗 北冰洋小镇的奇妙体验》)。</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10日,从巴罗角回来,我们再次与老袁相聚。</p> <p class="ql-block">这次选择了一家名叫“龙宫”的中餐馆吃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自助餐非常丰富,海鲜特别好吃,光顾吃了,又忘了拍照,哈。</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11-12日,我们自驾丹纳利国家公园两日游。(游记见美篇《2014年5、6月美加游(二十四)阿拉斯加篇♦游丹纳利国家公园 探秘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5、6月美加游(二十五)阿拉斯加篇♦</span>淘金小镇陶缇娜印象 美加游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13日,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安克雷奇回国了。今晚在辽宁老乡开的饭店,答谢JIUNYANG夫妇及老袁。</p> <p class="ql-block">辽宁老乡在此开的是日本料理,很受欢迎。他们的菜肴做的很精美,真是色香味俱全。</p> <p class="ql-block">我们举杯向老朋友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这几天来对我们的帮助,特别感谢老袁,无偿的把车借给我们,使我们的旅行便捷顺畅。热切地希望他们回国的时候到大连一聚!</p> <p class="ql-block">大家合影留念,记住这难忘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饭后,辽宁老乡的老板两口提议带我们去钓鲑鱼。</p> <p class="ql-block">阿拉斯加的帝王蟹、鲑鱼和驯鹿肉是其三大特色美食。而鲑鱼则是一道标志性的美食。辽宁老乡告诉我们,鲑鱼就是三文鱼,在阿拉斯加的河流和海洋中广泛分布,每年夏季8月份,它们会从太平洋回游到阿拉斯加的河流中产卵。那时就会有许多摄影团前来拍棕熊吃鱼的场景。另外,他们都有钓鱼证,否则钓鱼非法。</p> 老徐头前来一试身手。 <p class="ql-block">平静的河面上,有一群小野鸭在游弋。</p> <p class="ql-block">钓鱼可是个费工夫的活。天太冷了,钓了一会儿没钓着,我们就撤退了。</p> 河边的桥头饭店还未打烊。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13日晚,我们登上了从安克雷奇经温哥华中转飞北京的航班。</p><p class="ql-block">再见啦,阿拉斯加!再见啦,亲爱的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14日,回到中国大连,孩子们为我们准备好了接风的面条,感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p> <p class="ql-block">老徐头对本次美加游旅行的总结:一对老夫妻,两个被包客,历时38天,从赤道南到北极圈,行程5万5千公里!从北到南穿越加勒比海;从南向北纵惯北美大陆;由东到西横跨加拿大本土!享受了加勒比游轮的奢华、阿拉斯加冻土带自驾的愉悦、尼亚加拉瀑布和麦金利山的壮观、多伦多学生公寓的简陋!参观了美国国会和哈佛、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极难得(非法)地吃到了鲸鱼肉!行程中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得到了很多朋友和陌生人的帮助!找机会报答吧!回来了、有点累!休息、恢复体力、准备下一次出行!非洲、南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