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十年:滨海新区从大火到大火(4)

锦衣夜行

<p class="ql-block"><b>10. 雪泥爪印--天津港812大爆炸</b></p><p class="ql-block">2015年8月12日深夜,天津港一场大火大爆炸,再次将天津和滨海新区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p><p class="ql-block">当天白天,我正带队在天津市政采中心帮助工作。晚上就住在了市里,睡觉时电话静音。早起一看手机,有众多的未接电话和信息,这时才知道昨晚滨海新区发生大爆炸。</p><p class="ql-block">大爆炸的其他情况大家可以去看相关报导,这里说一点大家不知道的事情。9月下旬,812大爆炸的善后工作进入到室内财产赔偿阶段,这事主要由新区财政局牵头。先是由相关评估机构对业主室内财产损失进行评估,如果业主对评估结果认可,就可以与滨海新区财务管理中心签订赔偿协议,由财务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赔偿款支付到业主账户。</p><p class="ql-block">赔偿协议本应该由财务中心法人与业主签订。当时,我虽然已经负责新区政府采购中心的工作,但人事关系还在新区财务管理中心,任职是高级经济师。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财政局领导经研究,决定在赔偿协议末尾的中心法人处使用我的名字。虽然我对此举并不理解,但事急从权,也就没提什么异议。就这样,在所有的812大爆炸室内财产赔偿协议上,中心法人处用的全是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当时,财政局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分组下到受损社区现场办公,接待咨询、签署协议。我也不例外,带领政采中心人员在社区现场解答群众询问,办理协议签署事宜。大部分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还是理解和支持的,但也有部分群众对室内财产赔偿方案不满意,就有人对着我们喊:你们给我把财务中心的这个负责人叫来,我要当面问他问题。我虽然就在现场,也只能尴尬苦笑。既不能真的去叫中心的负责人来,更不敢承认协议上的那个名字就是我。</p><p class="ql-block">宋代苏轼曾写过一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p><p class="ql-block">现在,812大爆炸已经过去了10年,当年的相关人员也已经各赴东西。当年协议上的那个名字,不过是雪泥指爪,因为一个偶然的情况留下印记,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