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平御险 浅水深防

杨家老兵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履平御险 浅水深防</b></p><p class="ql-block">“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p><p class="ql-block">“莫喜无危道,虽平更陷人。” </p><p class="ql-block">晚唐诗人杜荀鹤和僧修睦的诗句,把平与险的辩证关系讲得甚是透彻,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所谓平,本意是指水面无涟无漪,地面无坡无沟,物体不歪不斜。此外,还有多种含义。本文仅取平同险的相对之义,用来形容人们的生活或事业顺利通达,所处的社会环境平稳安定,看似“鶯歌燕舞”,无惊无险。</p> <p class="ql-block">人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渡船,渡过了无数个激流险滩、险石暗礁,却在水面如镜的开阔水面沉舟翻船;有人行车,顺利通过了崎岖山间小道, 却在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车毁人亡;有人抗得过重病恶疾,却因小小伤风感冒而丧身断命。人们也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在枪林弹雨、腥风血雨中堪称英雄好汉,却在声色犬马的“温柔之乡”败下阵来;有人在举步维艰的创业之初成为叱咤风云的改革闯将,却在功成名就之后被时代淘汰;有人在金钱、美色诱惑前毫不动心,却在个人的不良嗜好、习惯沉迷中身败名裂。</p> <p class="ql-block">究其个中因由,是人们在困境、险境、恶境之中谨慎小心,格外警惕,而在顺境、佳境之中往往容易怠心懈志,忘乎所以。其实,古人早就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许多经验:“困极生奋,乐极生悲”, “安危相易,福祸相生”,“平不肆险,安不忘 危”。在目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热火朝天,腐朽思想文化和“酒绿灯红”的香风臭气也严重侵 袭,我们要高度警惕,百倍戒备,不能见喜忘忧, 顺境忘险,而只能是履平防险,浅水深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是要“无病早防”</b></p><p class="ql-block">在医学上,无病早防是一个大原则。定期的身体检查,经常的健身活动,注射预防针,服用免疫药,都属于无病早防的有效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 更要贯彻“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方针。这是因为,人生没有后悔药可买,如果有的话,那代价实在太大了。君常见,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当戴上冰冷的手铐、被关进寒森的大牢时,当被押赴刑场即将告别人世时,大都发出过“悔不欲生”、“追悔莫及”的哀嚎。</p><p class="ql-block">由此观之,在欲海横流、险象丛生的世界里,任何人都不能自打包票、自我陶醉,即使是过去从“香风”“糖弹”中闯荡过来幸免于难者,也不例外。人们无法逃脱歪风邪气侵袭的客观环境,要抵御种种诱惑,就必须不间断地进行学习改造,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确实做到“见危于无形,防祸于未 萌”</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二是要“人病我防”</b></p><p class="ql-block">“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两种教员, 一种是正面教员,一种是反面教员。每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正面教员的激励,也离不开反面教员的警策。况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反面教员对人们的教育更有触目、惊魂、清心的作用。因而,在思想道德修养中,既要“见贤思齐”,向德性高尚的先进人物学习,又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从犯错误或犯罪者身上吸取教训,严加防范,以做到“人病我防”。有的同志用心剖析违法犯罪者的典型案例,研究他们失足的主要原因和蜕变的思想轨迹, 并引为鉴戒,省己律身,这不失为“人病我防”的一种好方法。</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是要“小病大防”</b></p><p class="ql-block">见微知著,小病大防,这是古今志士仁人修身养性终成大器的共同经验。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总督郭秀,在任吴江县令时曾一度迷恋游玩山水,有时断案草率,还有小的贪污行为。当受到上司指责后, 他翻然悔悟,改过自新。他让人用清水把县衙内和自己居处洗刷一新,以示洗心革面的决心。从此, 他廉洁清正,勤谨从政,深得民心,不久官升御史、总督,成为康熙年间廉明刚正的贞士名臣。在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涯中,也都曾有过闻过即改、小题大作的感人事例。陈毅同志曾把“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 息”17个字作为自己的砚铭,终生警示自己。实践证明,“小病大防”既要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敏感性,又要有改错于初萌的坚强决心和毅力。</p> <p class="ql-block">履平御险,方能履险如夷,行稳致远。苏东坡在《晁错论》里有段警世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牢记“平”与“险”的辩证关系,做到慎险又慎平,善于从“治平无事”中看到“不测之忧”。特别是在顺风得势时不忘危, 在平稳安定中不忘险,时刻保持警戒之心和修心之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中,避免不经意间陷入危险的境地,在新世纪的新征程中,履险如夷,砥砺前行,行稳致远,进而有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