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掠影(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Jin Si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圣地亚哥OLO酒店用餐后,大巴送我们到阿图罗·梅里诺·贝尼特斯准将国际机场(Comodoro Arturo Merino Benitez International Airport), 它于2024年12月19日,获颁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评定为4 F级,因其在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航班飞往国家与地区数量最多的航空公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飞行约3小时,我们于2月2日上午10点到达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当地导游在机场接上我们去就餐。首都埃塞伊萨(Ezeiza)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意为“好空气”,始建于16世纪。 位于拉普拉塔河南岸、南美洲东南部、河对岸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市区为一条从西南方流向港口的里亚丘埃洛河及环城公路环抱,同附近的22个卫星城镇组成大布宜诺斯艾利斯会区,有1300万人口,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是拉美第三大都会区。南半球最大的城市之一、大西洋岸重要港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有五个主要繁华区,中午12点多,导游带领我们步行来到七月九日大道的国会广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月九日大道(AV.9DEJULIO)”,简称“七九大道”,因纪念阿根廷1816年7月9日独立而命名。长4.6公里,宽148米,共有18车道。车道被两条隔离带平均隔离,每段各往返6车道。是世界上最宽的大道。每个十字路口都有红绿灯包括行人红绿灯,无论是车辆行驶还是行人穿过,都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会大厦位于国会广场西端,主体有4层,以白色大理石装饰墙面,带雕饰的希腊式立柱环绕整个建筑。大厦正中高高耸起一座穹顶塔楼,塔身半腰处,一辆青铜四架马车凌空欲飞,最高处是直径20米的青铜穹顶。由意大利人和比利时人设计,具有浓厚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国会大厦始建于1898年,1906年初步落成并启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国会大厦以一街相隔是独立纪念碑,一尊象征阿根廷共和国的雕塑:一名亭亭玉立的妇女手持一束橄榄枝,面前一名少男赶着一群马,马群站立在一处寓意拉普拉塔河及其支流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的水边。纪念碑前侧是一组音乐灯光喷泉,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走近歌伦布大剧院即科隆大剧院。它是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剧院于1889年始建,由名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塔布里尼设计,1908年建成。科隆大剧院在街头浓密的月桂树的掩映下,既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建筑风格,又具有德国建筑宏伟坚固和法国建筑装饰优美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费项目探戈表演并不在这家剧院上演,因此我们也遗憾地与科隆剧院的黄金吊顶、水晶灯和彩壁失之交臂,仅仅围着外墙欣赏一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大剧院被认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歌剧院,20年的时间直到1908年才建成。而彼时,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这座富有文艺复兴时代结构风格的剧院能容纳2500人,举办过世界上富有盛名的歌唱家和指挥家的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是一座专门上演歌剧、芭蕾舞剧和交响乐的高水平剧院。大音乐家托斯卡尼尼、鲁宾斯坦、梅纽因、肯普夫,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萨瑟林以及许多优秀的乐团、芭蕾舞团等都在剧院演出过。剧院也培养了像里利亚娜·贝尔费奥雷、胡利奥·博卡等驰名世界的舞蹈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在大巴上听着导游讲解,继续沿七九大道行驶,到达五月广场。</p><p class="ql-block"> 在世人称为“南美巴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早是十七世纪耶稣会的建筑,后以“五月革命”(即1810年5月阿根廷人民发起的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斗争)命名。著名的五月广场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月广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心脏。广场中心矗立着13 米高的金字塔尖型纪念碑,是为纪念在1810 年五月革命中献身的爱国志士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初,这座纪念碑的基座为两层,碑顶装饰着花瓶。1856 年,阿根廷著名画家、建筑师普利里蒂阿诺·普列伊顿加以改建,塔尖上竖起一座自由女神塑像。纪念碑四周有绿茸平整的草坪、四季怒放的花卉、清澈晶莹的喷泉和往来啄食的群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基座上堆积着许多外形各异大小不同的石头,上面写着五颜六色的名字,导游说这是当地人以此纪念三年前新冠病毒夺走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月广场东侧一座西班牙式玫瑰色建筑物,这就是被称为玫瑰宫的政府宫。政府宫地面两层是总统府,二楼朝广场有一阳台,是总统演讲的地方。地下一层是博物馆,陈列总统雕像。政府宫正门前是五月革命领导者之一、国旗创制人贝尔格拉诺将军骑在骏马上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导游讲了一则趣闻:</p><p class="ql-block"> 前总统庇隆夫人埃薇塔曾在此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电影“埃薇塔” 中那段由美国歌星麦当娜主唱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也是获得特批,在这阳台上拍摄的。如今这首歌已经传遍了世界,但是这部电影却从没有在阿根廷上演过,因为阿根廷人不喜欢他们备受尊敬的国母,被一个“名声不佳”的美国歌星演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月广场另一侧有一座建于18 世纪的白色小楼,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早的市议会,1810 年五月革命的发源地,如今是市议会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五月广场向西有一条30 米宽、1 公里长的五月大街,具有罗马和希腊建筑特点的绿色尖圆屋顶的议会大厦就在这条街的深处。我们便是刚从那里过来。广场中心有一座纪念1813 年制宪大会和1816 年议会的两议会纪念碑,均为首都雕塑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月广场的西北面是具有200 多年历史的大教堂。这座大教堂的墙壁上有一个熊熊燃烧着的火炬,这就是有名的“阿根廷火焰”,是1950年为纪念圣马丁逝世100 周年开始点燃至今。火焰下面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体。向他们致敬吧!”墓旁立着圣马丁纪念碑,碑上有许多纪念五月革命的雕塑,铭刻着圣马丁的名言和独立战争中英雄们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教座堂建于16世纪初,后多次出资重建,故由多种建筑风格混合而成,有18世纪的走道和圆顶,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立面。其内部保留了18世纪珍贵的雕塑和祭台装饰,以及丰富的新文艺复兴和新巴洛克装饰。教堂内有拉丁美洲民族英雄圣马丁陵墓,礼兵持枪守护,严庄肃穆。我们入内瞻仰圣马丁铜雕卧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罗洛宫高达22层是很吸引人眼球的建筑之一,由意大利的建筑师Mario Palanti设计,并由面料界大亨LuisBarolo投资建造。1923年完工时是当年布宜诺斯艾利斯最高的建筑。独特的设计受到但丁(Dante)的作品《神曲》(Divine Comedy)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大楼高100米,每一米代表神曲的一个篇章;大楼22层,每层代表一个段落,分为炼狱和天堂。顶层是一个灯塔楼,可以360度欣赏整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该城道路的障碍物都是状如炮弹的地钉。导游告诉我们这是马岛战争的遗留物。既警示人们不忘记战争,又变废为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方尖碑在南美各大城市都有见过,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也是该市的地标,它位于科连特斯大道和七月九日大道交汇处的共和国广场,为庆祝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400年,于1936年设计建造,碑高67.5米,其基座面积为49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方便游客观看,政府在街角建起一个约70米的平台,可平视碑上的小窗口。平台外是一间警务室,给人以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年由于市民反对这个工程,1939年几乎被全部拆毁。如今它已成为布市不可替代的标志性建筑。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醒目地矗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导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6点左右,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下榻的酒店,尽管有游泳池和健身房,我们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