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文学梦,从初中萌芽

二两月光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二两月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7332381</p><p class="ql-block">图片文字:二两月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房中,午后暖阳透过百叶窗,在满架书籍上洒下斑驳光影。我的指尖轻触书脊,熟悉触感瞬间打开记忆闸门,将我拉回那段懵懂又满是憧憬的初中时光——我的文学梦,正是从那时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记得1995年,12岁的我以全镇第三的成绩从村小迈进离家八里路的汤沟镇初级中学校门,懵懂的我课余时间就跟着同学们快乐地玩耍。可是课余时间太充裕了,玩都玩的嫌累了,歇着好无聊啊!能干啥呢?正当我托着下巴眨巴着无辜的眼睛在心底默默叹息的时候,我那五十多岁看似凶巴巴实则爱护我们至极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恨铁不成钢地“鄙视”着我们:“你们啊,就知道玩,我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什么书都看过了,我家里一整屋子的书我统统都看过。”是吗?我那时候除了童话故事外,还看过鲁迅的《狂人日记》呢,只是里面全部都是吃人,好可怕啊,一点都不好看!难道这世界上还有更好看的书吗?那天放学我倚仗着老师对我的偏爱,期期艾艾地跑去办公室找到语文老师,壮着胆子问能否借本书给我看看。于是第二天老师带来了三毛的《撒哈拉沙漠》。陈旧的封面散发出独特的气息,书名带着神秘的吸引力,一下子勾起我心底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p><p class="ql-block">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向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文学之门。书中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荷西对三毛真好啊,竟然陪着她去了艰苦的沙漠中,一起把简陋小屋装点成温馨诗意的家。三毛的父母也真好啊,时不时空运些好吃的给她。三毛和荷西开车去几百里外钓了整整一天的鱼,回去卖了一桶鱼的钱竟然去饭店点了一条鱼还不够,这样的故事情节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可是那份豁达随性又真是让我喜欢不已。三毛的那种在艰苦环境中仍能发现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观生活态度感染着我。在我懵懂的心灵深处种下乐观豁达的种子,让我学会从平凡日常寻找快乐,用积极心态面对困难,也让我渴盼着有一天我也能如她那般用笔去记录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随着阅读兴趣渐浓,我开始将目光投向经典名著。翻开《简·爱》,我仿佛跟随简·爱历经坎坷人生。她在思念罗切斯特先生时无意识中画出的先生画像被别人看到后惊呼“怎么有长得这么丑的人?”,她面对爱情挺直脊梁,不卑不亢追求灵魂的契合。那句“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她在差点儿答应了牧师表白的时候竟然听到了万里之外爱人的呼唤,那些情节都如惊雷般在我的内心轰然炸响,震落我对爱情懵懂的认知,重塑了我对爱情的理解:原来真正的爱情真的与外貌、财富、职业、年龄都没有关系,只是灵魂的平等对白。</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我走进四大名著的世界。《三国演义》曹操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桃园结义的生死与共,《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仗义豪情,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痛快,宋江的义薄云天,《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旅奇幻惊险,《红楼梦》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我统统囫囵吞枣地看着。这些广泛的阅读如同阳光雨露滋润播撒着我干涸贫瘠的心田,我分明感觉到心间种下的那颗文学的种子在喝足养料,日渐饱胀地想要钻出土壤似的。</p><p class="ql-block">此后,我又沉浸在唐诗宋词和现代诗歌的美好韵律中。在唐诗中,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豁达,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在宋词里,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苦低吟,在现代诗里,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优美韵律,席慕蓉《一颗开花的树》的一片深情,总会击中青春年少的我。文学的作用总是潜移默化的,我那时候并不知道我获得了成长,只是单纯的喜欢,喜欢美美地吟诵。</p> <p class="ql-block">吟诵如春风化雨滋润阅读的饥渴,从此颇爱写作。我那语文老师很是严厉,课下见他,我总会远而避之,撒腿逃之夭夭,可他说我敬若贤达圣旨。他让我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于是记日记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直到长大工作还依旧保持着。开心时的欢呼雀跃、烦恼时的辗转难眠、读完一本书后的思绪万千、课堂上突发的奇思妙想,甚至每一个梦境都被我如实写进日记。记得有一次我在日记里写下《十年之后的我们》,尽情描绘十年后大家的模样。写的时候徜徉在幻想的喜悦中,自己一个人激动不已,第二天课间,还把日记拿给好朋友看。朋友读着读着,激动得拍案叫绝,瞬间吸引周围同学围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分享对十年后的憧憬。有人立志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有人梦想当科学家改变世界,还有人希望成为奥运会世界冠军。我的日记,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美好涟漪,班级里掀起了一股畅想狂潮,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写出了各自各种版本风格《十年后的我们》,写作带给我们大家的快乐正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呢。</p> <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在作文上对我的鼓励也很重要,我那时候爱写也爱被夸,最喜欢老师一边在班级示范朗读我的作文一边夸几句。 记得上初二的一天,老师让我自己读那篇《我的太太》。我的太太在世时很疼爱我。忘不了她带着我一趟趟去她的菜园里浇水除草的快乐;忘不了寒冬的被窝里,她枯瘦的手拽着我冰凉的小脚贴着她的心窝里想要捂热我的温暖;忘不了她心疼我父母不在身边,开小卖部的奶奶舍不得给我糖吃,于是经常在睡前悄悄地从枕头下掏出藏着快要融化的糖饼子塞给我吃的甜蜜……当我在班级朗读这篇文章时,往昔与太太相处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来,我的声音不由自主哽咽,泪水在眼眶打转。同学们一片寂静,沉浸在我的故事里。读完后,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泪眼婆娑的我分明看到很多同学也趴在桌上双眼泛红。那一刻,文学传递情感的强大力量触动着我的心灵,<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分明听见那文学梦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看见她伸着懒腰懒洋洋萌芽张望好奇的脸蛋。</span></p> <p class="ql-block">看的书多了,经过了老师的多次表扬同学的认可,我心底创作的小宇宙开始越积越大。小学时的纯真岁月,像老电影般时常在我脑海放映。终于,初三的某一天,我提起笔,想把那些珍贵回忆写下来。一动笔竟然兴致勃勃写满两本关于小学生活的长篇回忆性文章。我的几个好朋友就成了我最初的几个铁粉,争着抢着预约着看我的大作呢,菊花最幽默,竟然笑着拿张皱巴巴的纸递给我说:“来来来,给我签个名,长大了,你成大作家了,我拿着这张签名纸去卖大价钱”,她边说我就边哈哈哈地和她笑作一团。嬉笑间,悄然触动心灵的创作萌芽随春风入心田,滋润创作甘泉文脉让我与文学梦一路生花。</p><p class="ql-block">如今人到中年,淹没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我,何其有幸走近美篇【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美友圈,在青春圈家人们的鼓励之下,竟然能够怀揣文学梦,拾笔写文,让黯淡的生活赫然有了光彩。追根溯源,那文学梦正是萌芽于12岁开始的初中生活。愿能以天为“笔”,以地为“宣”,继续书写现在乃至未来精彩的文篇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