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弟子

紫竹先生

<p class="ql-block">2019年,我60岁之际,招了最后一届研究生,其中有3个博士生,被称之为“关门弟子”。之后,我按照学校的政策,延聘至65,于去年5月正式退休。退休后,他们三个还未达到毕业要求。经于近一年的努力,这个月他们都顺利地通过了博士学位评审,昨天,他们都领到了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今天,我们相约,例行由导师陪他们拍校园毕业留念照。</p> <p class="ql-block">我们昨天就约好了,他们提前借好博士服,上午8:30到电院楼前集合。考虑到天气光照太强,又很热(今天最高32度!),我们尽量早点开始。</p> <p class="ql-block">但不巧的是,有一位同学昨天生病了,发烧拉肚子,未能按时赶到。</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电院5号楼开始。</p> <p class="ql-block">朱子健,2019级直博生。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他是我2018年6月去西安夏令营直博生面试时录取的。</p> <p class="ql-block">刘畅本硕都毕业于上海大学,是教育部第一届(2019级)全日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会很奇怪,交大每年博士招生基本指标平均只有0.7,你怎能一下招3个?!</p><p class="ql-block">这就必须得从得到刘畅说起。</p><p class="ql-block">因为是第一次系里招收全日制工程博士,按要求,导师必须有与企业的横向合作项目,且合作企业又必须在学校的企业名录里。</p><p class="ql-block">但学生是预先网上报名,并通过选拔考试合格的。刘畅当时面临一个尴尬问题,分配了名额的导师没有横向课题,且临时找不到合适的企业。于是,系里问我要不要?我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从而,他也成了我的关门弟子之一。</p> <p class="ql-block">校园巴士站</p> <p class="ql-block">电院招牌,即将成为历史。就在上个月,学校官网正式宣布,大电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一分为四,分别是:</p><p class="ql-block">电气工程学院</p><p class="ql-block">自动化与感知学院</p><p class="ql-block">计算机学院(含网络空间学院)</p><p class="ql-block">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p> <p class="ql-block">3月是研究生毕业季,学院做了一些毕业宣传、摆拍墙。</p> <p class="ql-block">我们属于电子工程系,含两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p><p class="ql-block">新的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还没看到标牌。该学院是以原电子工程系和微纳电子学系等单位合并而成的,增加集成电路一级学科。</p> <p class="ql-block">行政B楼</p> <p class="ql-block">行政A楼</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但这个圖,可不是图,是交大专用的。</p> <p class="ql-block">网络信息中心大楼</p> <p class="ql-block">校园里有很多著名校友或校长名字命名的路。如这叔同路,就是纪念李叔同先生(校友,校长)的。</p> <p class="ql-block">宣怀大道,纪念创始人盛宣怀先生。</p> <p class="ql-block">三月底,是海棠和樱花竞开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路过鹿园,还有一片油菜花</p> <p class="ql-block">孙博文到了。孙博文本硕都是交大船海工程专业的。2018年硕士毕业后找到我,希望转专业读信息工程专业的博士。那时我也没有名额,就让他等一年。</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2019年3月,研究生办告诉我,因为我之前有个直博生转硕,浪费了我一个博士指标,可以让我2019年补招一个。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恐怕孙博文同学这一年就要白等了!</p><p class="ql-block">于是,孙博文也成了我的关门弟子之一。这样,我就有了上面的三位关门弟子。</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全景地图,含东西校区。西校区198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东校区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交大前身南洋工学,1896年创建。校训“饮水思源”。</p> <p class="ql-block">碾子,象不象历史的车轮?</p> <p class="ql-block">创始人盛宣怀象</p> <p class="ql-block">交大的东门,叫“紫气东来”门,是以徐汇校区东门原型按1:1.46的比例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思源</p> <p class="ql-block">致远</p> <p class="ql-block">致远湖桥,即文治路</p> <p class="ql-block">电院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唐文治先生(校长)象</p> <p class="ql-block">近凯旋门的思源南路的樱花盛开(日本早樱,染井吉野)</p> <p class="ql-block">师母,今天的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五餐</p> <p class="ql-block">商络桥(校友捐)背后就是我们的办公室,实验室,电院5号楼。</p> <p class="ql-block">集成电路学院的牌子已经挂上了(原微电子学院,微纳电子学系)。</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东川路600号),交大毕业生必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回到实验室</p> <p class="ql-block">来到办公室,接受每个同学献花。</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驱车来到西校区思源门,菁菁堂</p> <p class="ql-block">思源门(东川路800号,交大闵行校区官方地址),也叫“拖鞋门”,入选国内高校“名门”之首!</p><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这并不是“拖鞋”,而是“87”,以纪念交大闵行校区创建于1987年!</p> <p class="ql-block">思源湖</p> <p class="ql-block">光明体育场前的樱花林,漂亮!</p> <p class="ql-block">思源湖边的程及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思源湖上的彩虹桥,背景是包玉刚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这只红嘴黑天鹅,怎么也象穿博士装的天鹅呢!</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前的饮水思源池</p> <p class="ql-block">第一餐饮大楼</p> <p class="ql-block">这片杉树林,也是一个网红打卡点。今天,地面上开的紫色诸葛草,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导师在前面导游</p><p class="ql-block">摄影师在后面抓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后记</b></p> <p class="ql-block">我每一届的毕业生毕业,都会陪他们拍照,作美篇。我觉得只有这一时刻,才是学生们读硕或读博几年中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刻;也是导师陪伴他(她)们的最后时刻和最不舍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下个月他们就要奔赴各自的新的工作岗位。朱子健去了北京的一个国家实验室,刘畅去清华一个实验室作博后,孙博文(初步意向)去深圳中国移动的研究中心。希望他们能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戮力奋斗,早日成家,事业家庭双丰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