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渡口

蝶恋花66

<p class="ql-block">作者/朗读者/摄影:蝶恋花66</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284192</p><p class="ql-block"><br></p> 最近迷上了徐文兵老师讲的《黄帝内经》,每天都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认真听认真记,然后去细细领会,用听得如痴如醉来形容好像也不为过。<div>  跟着邓特伟老师学了几年经络疏通了,其实邓主任讲的经络循行完全是依据《黄帝内经》灵枢篇内容来的,曾经下了几次决心要把十二经络的“是动则病”、“经络循行”部分背诵下来,可至今也没付诸行动。这些年传统文化在回归,讲《黄帝内经》的人也很多,喜欢听谁讲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缘分。</div> 我承认我确实有分享欲,一本好书、一部电影、一个景点、甚至什么东西怎么吃好吃,只要是我认为好的,都喜欢跟身边人分享。我觉得分享不是显摆,而是在寻求共鸣,渴望遇到知音;分享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觉得你需要。<div>  能否通过分享遇到知音,这是未知的,但是好友之间,通过对一本书的交流确实比在一起吃一顿大餐更容易增进感情,能称得上“友”,起码有相通之处,如果能达到志同道合,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好友”了。这样的人,可遇而不可求;另外,我认为你需要而希望你也去怎么样,这确实是我的不对,甚至还会让对方有种被绑架的感觉,这确实不好。</div> 人这一生走到那条路上,表面看是缘分使然,其实是各有天命。跟性格、认知、环境、因果都有关系,无关好坏、对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我的观点是,自己选的路,如果意识到错了,那就及时纠偏、止损,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换赛道,重新选择。如果没有机会重新选择,那就一如既往,跪着也要走完,只是要懂得享受过程,否则的话,相当于自虐。 对于旁观者来说,可以告知此路不通,或者这条路荆棘丛生,还有一条好走的阳关路。但决定权不在旁观者手中,如果生拉硬拽,那人家躺平了呢?!所以有那么一句话:医不扣门、道不贱卖、师不顺路、法不轻传。对很多人来说,作为旁观者,只是看着、观着,至多提醒一下,就好了,南墙,你尽管让他撞,能撞醒就醒了,醒不了,也没有办法。<div>  人生各有渡口,六祖对五祖说:迷时师渡,悟了自渡。人生,归根到底,还得靠自渡。自渡,要有自渡的本事,所以,说到底,还是要向内求。真正强大的人,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关关难过关关过,所有的困难都是试金石、都是幻象,那么就成为金子,到哪都发光;打破幻象,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你,有这个魄力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