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几年的“老漂”生活过下来,老居里的花花草草所剩无几,除去事先有人相中拿走了的,其余留下的,虽然有人帮忙料理,也只剩下了大小两盆吊兰和一盆对红。</p><p class="ql-block">吊兰健在并不奇怪,只是对红还年年在春节前坚持开花却在意料之外。</p><p class="ql-block">对红花又叫朱顶红,属于石蒜科孤挺花属,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花卉。对红开花的时候,如果营养得当,都会是一对对的开,花朵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得名对红。对红对于光照、土壤、营养和水分等生长条件并不像吊兰那么简单,但是它就是那样无条件地存活了下来,委实让我有点意外、有点感动。</p> <p class="ql-block">今年正月初九返回老居,对红正开得恣意张扬,一根根花剑挺立,几对硕大的红花煞是艳丽。正月二十过后,花朵相继凋谢,花剑不再坚挺,最后剩下肥硕悠长的绿叶。我以为今年的这场花季就这样结束了。</p><p class="ql-block">不然,奇迹发生。十几天前我闲懒之余目光停留在窗台的对红上,纠结着过了采暖期给它换不换土。突然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一个小东西从洋葱头一样的根茎里冒出来,混在众多叶片下部,小到让人怀疑它不是剑芽。经验让我选择相信这是新发出来的叶片。</p><p class="ql-block">几天后再去看,它的体态丰满了起来,从厚度看不是叶片,可也不像蓄势待发的花剑。</p><p class="ql-block">再过几日,它居然透出了淡淡的红晕,只是个头不见长,分明就是一个花蕾。我终于承认这是一对花正在孕育中。</p><p class="ql-block">这两天它绽放了。虽然花期晚了月余,且没有剑的托举,但它的颜色,它的姿态,丝毫不逊先声夺人的同盆花。无从得知从孕育到傲放它到底经历过什么,但是可以想见排挤中的坚韧、无望中的坚持都是它得以开放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破茧而出的对红,让我不由想起留在手机相册里的两朵花,它们分别拍存于几年前。深圳是座四季花园,在那里会见到无计其数的花,可让我过目不忘的花不多,引我深思的花更少。我在储存了三千多张照片的手机相册里翻找,在想放弃的时候找到了它们,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因为不吸引眼球的特质才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这是长在大学校园人行步道方砖缝隙里的一朵酢(cù) 浆草。</p><p class="ql-block">酢浆草含有草酸,因而被赋予一种强烈酸味。小时候在北方就看到过,也在小伙伴的怂恿下吃过它的茎叶,把它叫酸酸草。三片小叶的酢浆草多见,四片小叶的少见,虽然只是一种突变现象,但人们赋予它美好的意义,称之为“幸运草”,传说如果找到四片小叶的幸运草就能许愿成真。</p><p class="ql-block">可我拍下来的无论叶子还是花瓣都是五片,几次在“形色”上甄别,都说是酢浆草。就姑且叫它为酢浆草吧。而我的触动也并不是在于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名字。</p><p class="ql-block">“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是“形色”配图给出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句。从中不难想象那些长在路边田野里的酢浆草是如何的不起眼。但是它们正是在路人的踩踏下一次次的涅槃重生,生生不息几千年。</p><p class="ql-block">那么我看到的这株浆草,就更加的不起眼和不可思议,我看到它之后、又在它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寻觅,方圆几十米之内的人行方砖缝隙里再没有找到其它植物。妥妥的孤芳无伴、一支独秀。这该有多么的不容易啊!先不说它那么弱小的身躯是怎样从铺满沙石的砖缝里钻出来的,就是数不清的人踏来踩去、清洁工人大扫把轮番的挥来扫去也没有奈何它的盛开绽放。它该有怎样的睿智和勇气才配拥有这几分钟、几小时抑或一天的一展风华啊。之后几天我不忍再去走那条路,怕看不到它会失望。但是它却留在了相册里,长到了我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含羞草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外孙女三年级的时候,参与一个拓展教育的植物调查科研项目。休息日我陪她在居住的校区内寻找适合做版本的植物,于路边砂土地上看到几株不起眼的含羞草。</p><p class="ql-block">我并不熟识含羞草,汗颜地接受了孩子的介绍,并和她一起蹲下来观察。含羞草花如其名,真的很容易害羞,只能静静的远观,一丝不敢造次,用手机近距离拍照并不容易,几番折腾才选中这张照片。含羞草的叶片会因热和光的变化,声音的响动,外力触碰等发生化学反应,立即闭合下垂。含羞草的花语是害羞,而我更愿意理解它叶片的高度敏感闭合现象,不仅仅是自我保护的方式,更是一种隐忍避让,谦和有礼的礼貌行为,亦是一种经历风雨雷电洗礼侵残后成熟稳重的举止特征。什么时候该置身事外,什么时候要独善其身被它拿捏的是丝毫不差。</p> <p class="ql-block">既然一万种花有一万种开法。那人呢?是不是也有各式活法?</p><p class="ql-block">负固不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对红;活在当下、夹缝里求生存的酢浆草;见微知著、懂得退步抽身的含羞草,它们各自的开法都让我感动和愧憾。它们分别应该成为人在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所持有的生活态度。七十二年过去,感悟的虽然太晚,但是只要生命还在继续,就未为晚也。在老去的路上,就像含羞草一样知进退、明事理吧。</p><p class="ql-block">在网上经常看到下面这段意思相近,出处不同的话:如果你抑郁了,说明你活在过去;如果你焦虑了,说明你活在未来;如果你平静了,才说明你活在现在。</p><p class="ql-block">老都老了,还有什么所谓?生活的担子已经卸下,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爱与不爱已经看淡。那就把时间分给睡眠冥思,分给烹茶煮酒,分给书籍字画,分给闲逛运动,分给花鸟树木。自尊自强,方寸不乱。不事张扬,低调行事。独善其身,相机而行,用含羞草的开法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