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纪念西昌解放75周年!

老山雅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6日,62军后代到西昌烈士陵园祭拜为解放西昌的革命先烈们,西昌纪念碑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洁白无瑕的建筑体展现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气息,这座以白色大理石为基座的建筑,在阳光下闪耀着纯净而庄重的光芒。顶部上红色五角星形装饰物点缀其间,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碑身正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字迹深邃有力,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p><p class="ql-block"> 在西昌这片土地上承载了无数英雄的事迹,也见证了他们为自由与和平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后代每一次驻足凝望,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段文字的阅读,都让人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对英烈的敬意始终如一,它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铭记过去,并激励未来。</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一个时代的记录者。站在这样的场景前,后代们不禁肃然起敬,内心涌动着对先辈们的无限崇敬和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深深自豪感。这里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辉煌记忆,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肩负起属于自己的使命。 正是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何谓“铭记”。在这片静谧的空间里,时间仿佛停止,唯有对先辈们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在空气中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样的纪念活动,我们不仅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践行先辈们的遗志,共同谱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雅安后代敬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成都后代敬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西昌后代敬献花圈。</p> <p class="ql-block">和周培成烈士的儿子晋康哥在墓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烈士后代黄清华,向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女儿伍呷博士,讲述他父亲牺牲的经过。</p><p class="ql-block"> 黄学明,山西省阳泉县人,185师554团侦察排长,1950年11月17日在凉山州冕宁县境内剿匪时被土匪乱刀砍死牺牲。黄清华1948年12月出生,父亲牺牲时,才一岁多,一辈子没见过父亲的面,黄清华参加此次活动,希望找到父亲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西昌解放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西昌解放雕塑</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28日,由成都逃往海南岛的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胡宗南返回西康省(今分属四川、西藏)西昌,与西昌警备司令贺国光纠集由四川逃出的国民党军第27、第56、第2、第124军等残部及西昌警备司令部所属1个多师共约3万人,盘踞西昌地区,企图建立“游击根据地”。1950年3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暨第二野战军以第14、第15、第62军各一部共13个团的兵力发起西昌战役。第14军和滇桂黔边纵队各一部于3月20日分别由禄丰、宾川北进,渡金沙江,猛追八昼夜,在宾川、邓川(今属洱源)一带歼灭由西昌地区南逃的第124军残部。第62军另一部于3月17日由雅安西进,至24日,解放泸定、康定,歼第127军残部。26日,第62军一部由温江进抵越_(今越西)、冕宁地区,第15军一部由曲靖逼近西昌地区,对西昌形成南北夹击之势。27日,胡宗南、贺国光仓皇乘飞机逃跑,守军纷纷溃逃。第27、第56军残部逃向西昌以北小相岭山区。人民解放军第62、第15军随即对其实施合击,在彝、汉族群众的帮助下,至4月5日,全歼被围困在小相岭山区的国民党军,毙原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四川第1路游击总指挥唐式遵等。此役,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解放了西昌地区和巧家、华坪、康定、泸定等18座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至此完成了大陆的最后一仗!</p> <p class="ql-block">庆祝西昌解放75周年文艺演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