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5日星期二,我们南疆游的第七天。昨晚又入住喀什的凯里亚德酒店,今早8点半用餐,9点钟集体乘车离开,开启整整一天的在喀什的行程。晚上,我们就要在喀什徕宁国际机场坐航班飞往乌鲁木齐,结束南疆之旅。</p> <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参观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玉石展示馆和国绒馆。了解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保卫和建设新疆中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单列的省部级特殊区划,总部驻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截至2019年底,总人口324.84万人。截至2023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14个师,设有若干个“师市合一”的直辖县级市,兵团司令部曾驻石河子市,后迁至乌鲁木齐市。</p><p class="ql-block">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所辖垦区内,依照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是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所属师、团场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行政区内,主要由兵团自上而下地实行统一领导和垂直管理。</p><p class="ql-block">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准军事实体”,设有军事机关和武装机构,沿用兵团、师、团、连等军队建制和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军队职务称谓,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兵团也称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集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国有大型企业。兵团的党、政、军、企四套领导机构与四项职能合为一体,在战略地位重要、团场集中连片、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垦区,设有若干个“师市合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若干个“团(场)镇合一”的建制镇,由兵团实行统一分级管理,“师和市”、“团(场)和镇”党政机构设置均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p><p class="ql-block">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产总值3696.58亿元,比上年增长6.9%。</p> <p class="ql-block">以下这些展览照片就摄自兵团的国绒馆。</p> <p class="ql-block">大家饶有兴趣地了解新疆长绒棉的独特优势。</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介绍驼绒知识。</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杨导安排我们品尝喀什特色美食:鸽子汤和鸽子面。</p> <p class="ql-block">馕是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吃饭完毕,我们乘车前往喀什古城。途中看到伟人的高大塑像,我透过车窗立即抓拍,效果真好,我非常满意。</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到了,我们一行6人在古城东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3.6平方千米,景区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尤木拉克协海尔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p><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历经2000多年的风霜雪雨,使喀什古城成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标本和切片,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古丝绸之路文化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是一座开放式旅游景区,也是维吾尔族居民的生活区,在这里集中展现了维吾尔族居民家庭生活、民族风情、传统手工艺、风味美食。</p><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古城景区被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喀什地区第2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9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网红打卡点:彩虹巷。</p> <p class="ql-block">另一网红打卡点:布袋巷。</p> <p class="ql-block">这座民居的墙上嵌着很多算盘,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的维吾尔族老人们。</p> <p class="ql-block">古城太大了,我们乘坐电瓶车也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古城的全貌,如果步行游览,时间根本不够用。结束古城的参观,我们在东门出古城门,过马路,去参观对面的喀什高台民居。</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现在已开发成旅游景区,游客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景区介绍。</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老城民居多以土木、砖木构成,是研究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的重要物证。</p><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的维吾尔旅汉子,他们手持乐器,游客可以付费点歌。</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一家特色小店:巴基斯坦手绘骆驼皮灯。</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文创小店。</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欢维吾尔族建筑的户外大门,颇具艺术美感。这些大门多为两扇门,庄重厚实,门上镶有、刻有图案花纹的铜质、铁质护板压条。吊装两个碗大的门环供上锁用。</p> <p class="ql-block">走到景区的最后一部分是维吾尔族民居遗址。</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民居有着浓厚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其风格特点的形成是喀什的特殊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并经过数百年历史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高台民居有样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民居院落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居民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布置都是根据具体条件的实际需要而定,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修建,高台民居里的院落住宅有平房、二层楼房、三层楼甚至有七层楼,崖上建有三层、崖下四层,从崖上、崖下都可上,宅主绝妙设计充分利用了地形,土崖上的三层可以从崖上出进,崖下四层即可从三层下到最底层,也可从最底一层沿上下互通的楼阶到达任何一层。</p><p class="ql-block">庭院有强烈的封闭性。既能满足维吾尔族人民家庭生活的要求,又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起到防风防雨的遮蔽作用。</p><p class="ql-block">简朴变化多端的外形。维吾尔族建筑组成建筑外墙凹凸线脚不多,墙面大方流畅,沿街外墙用土坯砌成,抹上麦草泥,数十年甚至百年依旧如故。也有用白石灰涂刷的。</p> <p class="ql-block">晚上7点半,大巴车就要把我们送到喀什徕宁国际机场。大家在古城附近买上喜欢的馕带上。</p> <p class="ql-block">昨天乌鲁木齐突降大雪,很多航班延误,我们的航班本来是昨晚11点15分起飞,延迟到今天夜里12点15分左右才起飞。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1点54分顺利降落乌鲁木齐机场。</p> <p class="ql-block">飞机快降落时,从空中看夜幕下的乌鲁木齐。</p> <p class="ql-block">雪还是很厚的。</p> <p class="ql-block">等完行李,深夜两点多我们才乘上接机大巴回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