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祖庙 凝固在屋檐上的岭南文化

戎马生涯1280671

<p class="ql-block">去广州佛山游览,祖庙是一定要去拜祭的。佛山祖庙,又名“北帝庙”“灵应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路21号,供奉道教真武玄天上帝。</p> <p class="ql-block">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是中原人南迁到岭南时所带来的北帝崇拜的产物,明正统年间因护佑乡民免遭洪水而获英宗敕封,从此成为珠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精神图腾。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p> <p class="ql-block">我和爱人在游览完开平赤坎古镇后,连夜驾车抵达佛山。第二天清晨,岭南的晨雾还未散尽,我们来到了佛山祖庙的朱漆大门前。门楣上"敕封灵应祠"五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流转着微芒,仿佛在诉说这座千年古庙与皇权的隐秘对话。</p> <p class="ql-block">祖庙收门票,20元/位。进入祖庙大门,三重院落次第展开,我立即被一种铺天盖地的艺术震撼攫住。镬耳山墙勾勒出起伏的天际线,碧色琉璃瓦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但最摄人心魄的,是那些攀附在建筑肌理上的万千雕塑。</p> <p class="ql-block">它们像一群被时光凝固的精灵,在屋脊、檐角、照壁间演绎着永不落幕的岭南故事。在这里我寻觅到了“南风古灶”烧制的诸多精华作品。这些陶瓷制品铸成了祖庙鲜明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正殿屋脊的陶塑群像堪称视觉奇观。长达三十余米的脊饰上,224个人物构成《姜子牙封神》的恢宏叙事。武将的铠甲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金属质感,文官袍服上的暗纹清晰可辨,哪吒脚下的风火轮似乎随时会腾空而起。</p> <p class="ql-block">广府陶塑大师文如壁的精湛技艺,让每一寸陶土都获得了呼吸。转身望向廊檐下的砖雕《李元霸伏龙驹》,骏马腾跃的肌肉线条在青砖上完美呈现,须发毕现的胡人驯马师眉眼间还带着塞外的风霜。</p> <p class="ql-block">在庆真楼的灰塑《八仙过海》前,我惊觉传统工艺的奇幻想象。何仙姑的衣袂用蚌壳粉混合糯米浆塑出飘举之势,韩湘子的洞箫孔窍间似乎随时会流淌出清音。这些用蚬壳灰、稻草、红糖等寻常材料造就的艺术,在岭南潮湿的空气中倔强挺立了百年。</p> <p class="ql-block">当目光落在三门上的贴金木雕《薛刚反唐》时,金箔覆盖的战场仿佛被夕阳点燃,刀光剑影在门扇开合间流转着血色残阳。</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行在祖庙雕梁画栋间,触摸到了岭南文化的基因密码。戏台藻井的二十八星宿木雕暗合天地轮回,锦香池的龟蛇石雕呼应着北帝玄武的信仰。那些骑在屋脊上的鳌鱼,不仅是避雷的智慧,更是广府人"独占鳌头"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三雕两塑构筑的视觉史诗里,包藏着宗族社会的伦理纲常、市井百姓的悲欢离合,以及海洋文明特有的冒险气质。所塑造的各种故事人物、鸟兽花卉等,大都构思新奇,刻画细致。</p> <p class="ql-block">祖庙规模比较大,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米,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景点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里面还有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孔庙、博物馆等等地方可供游览,布局规整庄严,疏密有致。</p> <p class="ql-block">祖庙整座建筑多用木石材料,斗拱梁架全用坚实的木料接榫构成,殿堂屋脊以石湾陶塑(瓦脊公仔)装饰,四周墙壁镶有大量砖雕、灰雕,殿内摆设有木雕、石雕、铁铸、铜铸、锡铸艺术品,采用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与圆雕的手法相结合制作,堪称一座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佛山祖庙是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岭南建筑艺术之宫”。是一个集政权、族权、神权为一体的庙宇,与佛山的历史紧密相关。祖庙还熔古代佛山经济、文化、宗教、民间艺术于一炉,展现着工商、科举、民俗、粤剧、武术五大文化主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体会到,这座占地3500平方米的建筑群,实则是部用雕塑写就的立体地方志。拜访祖庙,不仅能观赏到众多的艺术珍品,更能体验厚重的岭南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几个小时的游览,我们走出祖庙大门,回望祖庙飞檐上的诸多雕塑,它们依然守望着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那些被能工巧匠注入泥土的灵魂,仍在讲述着岭南永不褪色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谢谢观赏</b></p>